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低段口算能力的培养

小学低段口算能力的培养

小学低段口算能力的培养
《数学课程标准》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指出:重视口算。

口算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更显其重要地位。

因为它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又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在新课程的理念下进行低年级的口算教学,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呢?
一、加强直观演示,强化算理教学。

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的形式主要是从感知实物过渡到表象运算。

结合学校有利的多媒体条件,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动手、动脑、动口,用不同的感官接受新知识,再通过智力活力整理逻辑,以达到提高口算的能力的目的。

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演示,小棒操作,图片拼贴等直观演示手段,让学生通过直观演示,强化理解口算方法的算理,逐步提高口算能力。

如在讲授《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这节课的内容时,根据一年级20以内进位加的已学知识,有效的结合进位加的学习特点,就可以让学生结合情境图自己进行探索,通过小组探讨全班交流,课件展示小组汇报的各种方法,并通过学生摆弄学具,在操作中体会过程。

也让学生感受到算法的多样化。

二、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练习
(一)坚持每天的专项训练
坚持用5分钟时间进行口算基本训练。

这种口算训练形式,要求学生合理选择算法,在短时间内正确地计算出结果。

坚持天天练、就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训练时,可选用以下的形式:
1、运用口算簿。

指定时间,让学生在口算簿上算题,这种速算
的形式,效果比较显著。

2、运用口算卡视算。

3、听算练习。

口头念题,让学生在算术本上写得数。

念完题,报得数。

这种练习形式难度大些,需要学生认真听,积极地思考,迅速地计算,耳、脑、手、口并用。

在专项口算中经常调换口算形式,将视算和听算相互结合起来,交替使用,可以提高学生口算的兴趣,使他们的学习心理始终保持着渴求积极状态。

(二)开展丰富有趣的游戏活动
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结合学生的特点设计一些小游戏小活动,让他们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学习。

如:
1、充满趣味的“挑战台”
2、典型错例的“小诊所”
3、自我选题的“小超市”
家、校结合的教育才真正是走向了成功教育。

家长在家中也有意的进行训练。

如,在饭前、饭后闲谈的时间中,请家长抽出几分钟的时间,与孩子对答式的口算练习,再配合适当的奖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

这就需要家长给以创设应用口算的机会。

如,在孩子跟父母外出购物时,让他帮助家长口算用的钱数,以进一步激发、培养孩子学习口算的兴趣。

总之,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针对学生的特点,采用丰富的教学形式,因材施教,引导学生自主探寻口算技巧,方法,培养学生在学
习数学的过程中养成寻求最佳捷径的思维习惯,而对于10、20以内的口算训练,一定要不断强化,加强孩子的真正的口头上的计算训练。

慢慢提高孩子的口算能力。

钢铁路小学马爱萍 2012年9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