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康复科-脑梗塞病人的护理查房

康复科-脑梗塞病人的护理查房


②向病人解释所患疾病的性质、预后、治疗方案及目的,消除其紧张情
绪,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编辑课件
14
健康宣教
1、遵医嘱按时、正确服药,不可私自停药或增减药量。尤其是有高 血压的患者要坚持服药,控制血压,避免血压波动。 2、生活起居要有规律,克服不良嗜好,保证睡眠。在日常生活中 ,要注意不用力排便,避免便秘。不熬夜、不要用力过猛,例如: 大幅度体位变化的动作、起床、起坐或低头系鞋带、弯腰找东西等 ,动作一定要轻慢。 3、对肢体偏瘫患者,要告知家属:⑴避免患者过分依赖,应增强 其自我照顾的能力和信心。⑵避免使用热水袋,以防烫伤。因偏瘫 肢体感觉较迟钝,使用热水袋容易烫伤,烫伤了也感觉不动。⑶应 穿防滑鞋,注意防跌倒、摔倒、滑到。⑷如厕时避免用力过猛,要 耐心排便,缓慢蹲下、缓慢起身,防体位性低血压。 4、合理饮食,多吃芹菜、山楂、香蕉、海带、鱼、豆类。控制体 重。 5、鼓励患者作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适当参加体育锻炼。 6、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大喜大悲。 7、告知偏瘫患者保持床上、椅上的正确体位摆放及正常运动模式 的重要性。应坚持肢体功能训练。
编辑课件
15
出院指导
• ①指导患者出院后注意休息,指导病人低盐、低 脂、丰富维生素饮食。 饮食要有规律,切忌暴饮 暴食或过分饥饿。增加营养,增强体质。
• ②出院后继续坚持肢体功能锻炼。 • ③坚持按时服药,定时监测血压,巩固疗效。 • ④注意保持皮肤清洁,注意安全,防止跌倒。 • ⑤定期复诊。
编辑课件
• 5、血液稀释疗法:目的是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和补充血容量不足,常用药物 有低分子右旋糖苷和706代血浆等。
• 6、脑细胞保护剂:(1)钙离子拮抗剂:阻止细胞内钙超载、防止血管痉挛、增加血 流量。常用药物有尼莫地平、吡拉西坦、奥拉西坦、小牛血注射液。(2)胞二磷胆碱 :具有稳定细胞膜、促醒的作用。(3)其它:维生素E、维生素C和甘露醇也具有抗氧 化和自由基清除的作用。
编辑课件
18
脑卒中后开始康复的时机?
• 现在一般认为:脑卒中患者在病情稳定48-72小时后。(在卒中单元)即可开始主动性 的康复处理。缺血性脑卒中可早一些,出 血性脑卒中可稍晚一些,一般在一周内( 5—7天)开始,不拖过两周(防止出现 “ 废用”)。
编辑课件
19
康复训练的具体方法
1.良肢位的摆放 2.维持和扩大关节活动度 3.翻身起坐训练 4.坐位平衡训练 5.站立和行走训练 6.改善错误的运动模式,恢复正常的运动模式
编辑课件
3
临床表现
• 1、起病突然,常于安静休息或睡眠时发病。起病在数小 时或1~2天内达到高峰。
• 2、头痛、眩晕、耳鸣、半身不遂,可以是单个肢体或一 侧肢体,可以是上肢比下肢重或下肢比上肢重,并出现吞 咽困难,言语不清,恶心、呕吐等多种情况,严重者很快 昏迷不醒。
编辑课件
4
脑梗塞的发病先兆
• 1、头晕、头痛突然加重或由间断性头痛变为持续性剧烈头痛。一般 认为头痛、头晕多为缺血性脑梗塞的先兆,而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 则多为出血性脑梗塞的先兆。
• 2、短暂性视力障碍:表现为视物模糊,或视野缺损,看东西不完整 ,这种现象多在一小时内自行恢复,是较早的脑梗塞预报信号。
• 3、语言与精神改变:指发音困难、失语,写字困难;个性突然改变 ,沉默寡言、表情淡漠或急躁多语、烦躁不安,或出现短暂的判断或 智力障碍,嗜睡。

编辑课件
5
脑梗塞的发病先兆
• 4、躯体感觉与运动异常:如发作性单侧肢体麻木或无力、手握物体 失落,原因不明的晕倒或跌倒,单侧面瘫,持续时间花24小时以内。 追访观察,此类现象发生后3~5年,约有半数以上的人发生缺血性脑 梗塞。
16
护理评价
患者经治疗及护理,已解决的护理问题有:
1、生活自理能力较前有所提高,可自行穿衣、入厕、 吃饭、洗漱,生活自理能评分:90分。
2、肢体活动有所改善,左侧上肢肌力4级,左下肢 肌力4级,可完成一般生活活动,如:行走、上下 楼梯等,平衡功能评分:13分。手指精细活动稍 差,只能完成一般抓握运动。如:拿毛巾、扶水 杯。手功能评分:辅助手A。
编辑课件
10
护理评估——辅助检查
• 头颅CT:多发性脑梗塞 右侧丘脑区、双侧基底节区、可见班片状低
密度影,密度均匀,脑中线结构居中。
编辑课件
11
护理诊断
1、生活自理能力缺陷:与左侧肢体无力有关 2、肢体活动障碍:与左侧肢体无力有关 3、焦虑/恐惧:与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4、有肢体废用综合征的危险 :与左侧肢体无力有关 5、知识的缺乏:缺乏相关疾病知识
②指导病人穿衣时先穿患侧,后穿健侧,脱衣时先脱健侧,后脱患侧。 建议病人穿较宽松柔软的衣服,使穿脱方便和穿着舒服。
③ 协助病人洗脸、刷牙、漱口、梳头。 洗澡时需有家属或陪护人员在 场,给予适当的帮助。
2、康复护理 : 在病情稳定后及早进行康复锻炼,说明功能锻炼的重要
性。例如:1〉被动功能锻炼
2〉保持患肢功能位置
编辑课件
12
护理目标
• 1、病人卧床期间感到清洁舒适,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 2、病人能进行自理活动,如梳头、洗脸、入厕、穿衣等 • 3、病人基本恢复到原来的日常生活自理水平。
编辑课件
13
护理措施
1、协助病人完成自理护理:
①将病人经常使用的物品放在易拿取的地方,以方便病人随时取用。呼 叫器放在病人手边,听到铃声立即予以答复。 鼓励病人独立完成生 活自理活动,以增进病人自我照顾的能力和信心。
• 3、抗血小板药物:(1)阿司匹林:是经济、实惠、安全及最常规的抗血小板预防用药 ,最低有效剂量为50mg或75mg/天。急性期可增加剂量至300mg/天。用药过程不需要 血液学方面的检测。肠溶阿司匹林可明显降低副作用。 (2)氯吡格雷:75mg/天
• 4、降纤治疗:作用是增加纤溶系统活性和抑制血栓形成,常用药物有降纤酶、尿激酶 。急性期发病6小时内使用。用药过程中应检测纤维蛋白原等。
3〉主动功能练习
3、心理护理:病人因突发肢体功能障碍,生活不能自理,常产生自卑消 极的心理,甚至是性格改变,这会使血压升高加重病情。 护士多与 病人接触交流,了解其心理动态情绪,鼓励家属多探视;与精神和心 理的支持。
4、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有关疾病知识:
① 嘱病人按时服用降血压药,监测血压,控制原发病。
编辑课件
9
护理评估——体查
• 患者体温36.5℃、脉搏:94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55/88mmHg • 神志清,精神可,言语流利,应答合理,双眼球各方向运动充分,无
眼震,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毫米,对光反射灵敏,指鼻试验 欠稳准,双侧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左侧肢体肌力4级,右侧肢体 肌力5级,四肢肌张力正常,双侧病理征阴性,颈部无抵抗感,克氏 征阴性。给予安全评估:防压疮评估:22分,防跌倒评分:25分。平 衡功能评定:12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70分,手功能评定:辅助手 C。
脑梗塞病人的护理查房
康复科
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霞
编辑课件
1
程序
疾病介绍 汇报病例 护理诊断 护理目标 护理措施 健康教育 出院指导 相关知识
编辑课件
2
脑梗塞的概述
脑梗塞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 内膜损伤使脑动脉管腔狭窄,进而因多种因素使 局部血栓形成,使动脉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导 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神经功能障碍 的一种脑血管病。
因其能促进患侧肌张力出现,又需要积极采用,
编辑课件
26
下肢的运动
➢桥式运动 ➢踝关节运动 ➢躯干运动
编辑课件
27
编辑课件
28
编辑课件
29
编辑课件
30
翻身
➢避免拖、拉、拽等动作 ➢应嘱患者用健手托住患侧的肘部, ➢健腿插入患腿的下方 ➢在躯干转向一侧的同时,家属的双手分别
放于患者的肩和臀部,帮助患者向健侧或 患侧翻身。
• • 5、一过性黑檬:指正常人突然出现眼前发黑,看不见物体,数秒或
数分钟即恢复常态,既没有恶心、头晕,也无任何意识障碍。这是因 视网膜短暂性缺血所致,提示颅内血液动力学改变或微小血栓暂时性 堵塞视网膜动脉,为脑血管病的最早报警信号。
编辑课件
6
辅助检查
• 脑CT:脑CT检查显示脑梗塞病灶的大小和部位准确率 66.5%~89.2%,显示初期脑出血的准确率100%。因此,早 期CT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排除脑出血等病变。这是十分 重要的,发病早期脑出血与脑血栓形成的治疗有截然不同 的地方。当脑梗塞发病在24小时内,或梗塞灶小于8毫米 ,或病变在脑干和小脑处,脑CT检查往往不能提供正确诊 断。必要时应在短期内复查,以免延误治疗。
• 7、中医中药:中药有复方丹参、川穹嗪等,活血化瘀治疗。
• 8、康复治疗:是治疗脑血管病最主要的方法,一般在发病后3~7天便天始进行系统、 规范及个体化的康复治疗。
编辑课件
8
护理评估——病史
患者李桂兰,女,58岁,小学文化,家庭主妇。主诉:左 侧肢体无力1天,以“脑梗塞”于2018年02月14日收住我科。 现病史:患者家属代诉:患者于1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肢体活动无 力,行走乏力,向前倾倒,上肢力稍弱,无头晕及头痛,无恶心及呕 吐,无言语不清,无饮水呛咳及吞咽困难,无意识障碍及大小便失禁 ,无心慌及胸闷,无发热及咳嗽、咳痰,未予重视,症状较前稍有加 重,遂来我院就诊,患者平素饮食睡觉尚可,二便未见明显异常。 行头颅MRI示:多发脑梗塞。 既往史:有高血压10年余,具体不详,未予系统 诊治。有糖尿病5年, 皮下注射甘舒霖30R治疗,控制不佳。无药物食物过敏史。
编辑课件
22
(一)仰卧位
• 1.头部放在高度适当的枕头上,面部朝向患侧。 2.患侧肩关节下方垫一个枕头,使肩胛骨向前突。 3.上肢的关节伸展并置于枕头上,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展。 4.患侧臀部下方垫一个枕头,使骨盆前突,防止髋关节屈曲、外旋。 5.下肢大腿及小腿中部各放一沙袋,防止髋关节外展、外旋。 6.穿丁字鞋或在足底垫一枕头,防止踝关节出现跖屈、内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