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物理中考模拟试题(四)命题人:迟庆峰注意事项:1.试题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I卷是选择题,II卷是非选择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务必将试题密封线内及答题卡上面的项目填涂清楚。
所有答案都必须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有10个小题,共20分。
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对的每小题得2分,多选、不选、错选均不得分)1.最早通过实验测量出大气压强大小的科学家是()A.牛顿 B.格里克(马德堡市市长) C.托里拆利 D.阿基米德2.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说明液体可以传声B.“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音调来识别开门者C.考场附近禁止鸣笛是为了阻断噪声传播D.医生用听诊器检查病人身体,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3.如图拖车拉着小汽车从事故现场到达汽修厂(B 点),全程中路程与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12m/s B.事故现场到汽修厂的距离是 9kmC.OA 段的平均速度大于 OB 段的平均速度D.小汽车 OA 段受到的拉力大于其在 OB 段受到的拉力4.下列四种情景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墙上的“手影” B.错位的“钢笔” C.镜中的“我” D.变大的“字” 5.歼20飞机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隐身战斗机。
当歼20加速上升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飞机动能减小 B.飞行重力势能不变C.飞机的机械能守恒 D.飞机的机械能增加6.下列工具属于省力杠杆的是()A.瓶盖起子 B.笤帚 C.筷子D.船桨7.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在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特点实验,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整个过程中,温度从水传递给海波B.整个过程中,温度越高,海波含有的热量越多C.海波熔化过程中,不再吸收热量,内能不变,温度不变D.海波熔化过程中,一直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温度不变8.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试电笔判断哪条导线是火线时,手要按住笔尾金属体B.家庭电路中各个用电器都是串联的C.所有家用电器的外壳都需要接地D.若空气开关“跳闸”,一定是电路中出现了短路9.电磁炉在使用过程中为避免因温度过高而烧坏线圈,其用来加热的电磁发热体R 工作时,线圈温度若超过安全温度,起降温作用的风扇开始工作;若电磁发热体停止工作,风扇还会继续工作一段时间,直到线圈温度降到安全温度时才停止工作.若S2为温控开关,下列各图中符合电路设计要求的是()10.如图所示,是创新小组设计的汽车油量显示仪的电路原理图,其中电源电压恒为6V,定值电阻R0为5Ω ,油量表实质是量程为0~3V 的电压表.R 为压敏电阻,其阻值与油箱中油量的关系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油量V/L 0 10 20 30 40 50压敏电阻R/Ω25 20 15 10 5 2.5A.油箱油量增多时,压敏电阻R 的阻值变大B.油量表示数最大时,油箱中的油量为50LC.油箱中油量减少时,电路的总功率变大D.油箱中的油量为20L 时,R0两端的电压为1.5V二、多项选择题(本题有个5小题,共20分。
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正确的,选对的每小题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11.如图所示是动圈式话筒构造示意图.当你对着话筒说话时,产生的声音使膜片带动线圈一起振动,能产生随着声音的变化而变化的电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此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B.线圈中产生的电流的方向不变C.线圈中产生的电流随声音响度的变化而变化D.线圈中产生电流的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12.海盗船是同学们非常喜欢的游乐项目,启动时海盗船在电机作用下越摆越高,结束过程中电机关闭,海盗船渐渐停下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开始时,上升过程中增加的重力势能等于减小的动能B.海盗船每次上升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受力平衡C.结束过程中,下降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和内能D.结束过程中,海盗船机械能不守恒13.小虎模拟电梯超载自动报警系统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电源电压恒定不变,R0为定值电阻,用杯中水量调节压敏电阻受到压力的大小,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越大,其阻值越小,压敏电阻 Rx 受到的压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实现自动报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杯中水量增多时,电磁铁磁性会增强B.通电螺线管的上端为 S 极C.若想增大电梯的超载报警值,可增大 R0的阻值D.电磁铁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来工作的14.用两个相同的加热装置对甲、乙两种固态物质加热,如图是它们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都是晶体 B.甲的熔点高于乙的熔点C.2min 时,甲吸收的热量多D.乙的比热容液态时比固态时大15.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 A、B 两方形物块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用 F1=25N 的水平力作用在 B 物块上,A、B 处于静止状态;若用 F2=40N 的水平力按如图乙所示作用在 A 物块上,A、B 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 A 物块受到桌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 25N,方向水平向左B.甲图中 B 物块对 A 物块的摩擦力大小为 25N,方向水平向左C.乙图中 A 物块受到桌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 40N,方向水平向左D.乙图中 B 物块不受摩擦力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三、作图题(本题有2个小题,共5 分)16.(2 分)如图所示,一物体静止在斜面上,请画出物体所受重力和物体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17.(3 分)如图所示为一发光点 S 发出的两条光线,请分别作出这两条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光线,并确定出发光点 S 经凸透镜后所成像 S'的位置.第16题图第17题图四、科普阅读题(本题有1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解答问题。
电磁波的海洋电磁波是个大家族(如下图所示),通常用于广播电视、卫星通信和移动电话的那一部分叫做无线电波.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有各种各样的天线,他们有的是发射电磁波的,有的是接收电磁波的,我们生活在电磁波的海洋中.电磁波除了用于通信外,还有很多别的应用.比如我们生活中常见到的微波炉,就是用电磁波来加热食品的.微波炉内有很强的电磁波,它的波长很短,所以叫做微波.食物的分子在微波的作用下剧烈振动,使得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由于电磁波可以深入食物内部,所以用电磁炉烧饭时食物的内部和外部几乎同时变熟,省时、省电;红外线是电磁波的一种,红外线测距仪就是通过发射红外线测量距离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电磁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吗?把一个移动电话放在真空罩中,并给这个移动电话打电话.放在真空罩中的移动电话可以收到真空罩外传给它的电磁波而发出声音,这说明电磁波在真空中也可以传播.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所以宇航员在月球上用电磁波来通信.真空中电磁波的波速为 c,其数值大约为 30 万千米每秒.电磁波的速度是不是看起来很熟悉呢?它也是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对不对?这是因为可见光就是电磁波的一种,所有电磁波的传播速度都是相同的.(1)下列家中使用的电器中,应用电磁波的有()A.电熨斗 B.电冰箱 C.洗衣机 D.微波炉(2)如图所示,降落在月球背面的嫦娥四号登月探测器,借助鹊桥中继卫星向地球传送信息.利用的是()A.次声波B.无线电波C.红外线D.超声波(3)关于电磁波与信息技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电磁波只能用于通信 B.手机既能发射电磁波也能接收电磁波C.电磁波的应用对人类有利无害 D.卫星通信不需要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4)红外线测距仪对准某一目标发出一束红外线,经目标反射后红外线返回仪器,测得红外线往返时间为 2.8×10-4ms,目标与仪器之间的距离是(5)太阳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其中最先到达地球的是A.红光 B.绿光 C.蓝光 D.一同到达五、实验题(本题有4个小题,共24分)19.(5 分)如图所示,小义用透明玻璃板、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在水平桌面上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其目的是(2)在实验过程中,小义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物体B,都无法与物体A 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3)调整后,当物体 B 与物体 A 的像完全重合时,分别记录下A、B 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物体A 的到平面镜的距离是(4)移去物体B,在物体 B 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
(5)实验时将物体A逐渐靠近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0.(5 分)老师要求同学们用身边的物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1)小顺找到的器材有:电子秤、海绵、两个相同的矿泉水瓶、刻度尺及一大杯水。
他利用电子秤测量,将两个瓶子装入相同质量的水,如图甲所示,分别正立和倒立放在海绵上,其目的是控制,改变。
该实验可得出结论:。
以下实例中增大压力作用效果的有。
(选填字母)A.骆驼长着大大的脚掌 B.书包要用宽的背带C.汽车限重 D.啄木鸟有个坚硬而细长的喙(2)小芃找到的器材有:海绵、一块质地均匀的方形木块和刻度尺。
实验时小芃将木块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乙所示,测量发现泡沫的凹陷程度相同,他由此得出错误的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受力面积无关。
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问题是。
21.(8 分)小华在“探究小灯泡的亮度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所用电源电压恒为3V,小灯泡上标有“2.5V”字样。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端(填“左”或“右”)。
闭合开关后,发现灯泡不亮,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电流表和电压表均完好无损,若电路中仅有一处故障,这个故障可能是(3)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小华进行了4 次测量,并将有关数据及现象记录在表格中.在第1 次实验中小灯泡不亮的原因是:。
(4)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电压U/V电流I/A实际电功率P/W小灯泡亮度1 0.5 0.12 0.06 不亮2 1.5 0.20 0.30 偏暗3 2.5 0.30 正常4 2.8 0.32 0.90 更亮(5)实验结论:同一小灯泡,其两端的电压越大,它的实际功率越大,灯泡也就越,(选填“亮”或“暗”).(6)小华还发现实验记录也可以用来计算灯丝的电阻,但每次计算出灯丝的电阻却不一样,请你对此做出一种可能的解释:。
22.(6 分)一根细线拴着一个重物,把重物拿到一定高度,释放后重物可以把细线拉断;如果在细线上端拴一段橡皮筋,再从同样的高度释放该重物,细线就不会被拉断,这是种典型的“缓冲”现象.此现象说明图b 中细线的拉力较小;若第一次细线从刚好拉直到它断开的时间为t1;第二次细线从刚好拉直到物体下落到最低点的时间为t2,测得t1<t2.兴趣小组的同学猜想:导致第二次力变小的原因可能是力作用时间的长短.为了进一步探究这种现象,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一个实验:先后三次让同一个同学骑同一辆自行车,从斜坡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每次到达坡底进入同一水路面时用大小不同的力捏刹车,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试验次数捏刹车的用力情况在水平面上滑行时间1 较小的力40s2 较大的力17s3 更大的力4s(1)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质量和速度相同的情况下,要使物体停下来作用时间越长,作用力就越(填“大”或“小”)(2)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例如人从高处跳到地面上时,膝盖会无意识的弯一下,这是通过而减小地面对人的冲击力.(3)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缓冲知识的是 ( )A .自行车坐垫上装减震弹簧B .跳远时跳到沙坑里C .装修时用橡胶锤敲打地砖而不用铁锤D .用撬棒撬石头六、计算题(本题有4个小题,共 2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