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06国道(北京段)高速公路设计(0001)

106国道(北京段)高速公路设计(0001)

106国道(北京段)高速公路设计106国道(北京段)高速公路设计戴时云朱琛黎章成(北京市公路局公路设计研究院)106国道是北京经开封通往广州的国道干线公路,其北京段又称京开路,位于北京市南部。

路线北南走向,经过北京市丰台区和大兴县,起点为北京市南三环玉泉营立交,终点为京冀界固安大桥。

全长42~149公里,其中我院承担K18+000~K42+149.74段设计。

现况旧路为1985年改建,玉泉营立交~黄村为四幅路,黄村以南为单幅路,交通量已达15000辆/日以上,交通拥堵严重。

现况路线线形基本满足高速公路要求,改建旧路可少占地、少拆迁,总体上比另辟新线有效、经济。

将旧路改建为高速公路需在主路两侧设辅路,供地方交通和非机动车使用。

公路所经地区为平原,处在永定河冲积扇的中部,属暖湿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少雨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干燥寒冷,夏季最高温度42℃,冬季最低温度-20℃,冰冻深度60~85厘米,地下水位较深。

K18+000~K42+14974段土质以低液限粉土为主,局部分布粉土质砂。

106国道是国家规划的干线公路,与北京市的三环、四环、公路一环、公路二环相交,是北京市规划路网的一部分,已纳入首都地区总体规划之中。

106国道(北京段)高速公路的建成,对于促进北京市南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进一步提高北京市的辐射能力和对外开放水平,彻底解决沿线交通拥堵状况,都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社会影响。

106国道(北京段)高速公路设计具有以下特点:1、技术标准采用适当。

2、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前提下,进行优化设计,立交及结构选型合理,既适用又经济。

3、利用钢渣做原材料有利于环保。

4、辅路外移,保留绿化带,美化环境。

一、设计依据1、根据交通部关于《106国道线玉泉营至固安大桥公路初步设计的批复》及其附件《106国道线玉泉营至固安大桥公路初步设计审核意见》。

设计概、预算编制原则执行交通部公路工程概、预算编制办法及概算定额。

设计概算直接工程费金额为52亿元,预算直接工程费为4.01亿元。

预算直接工程费低于概算直接工程费12000万元(不包括收费、监控、通信系统),相差较大的部分在路基、路面及排水工程上,这主要是降低路基高度、立交进一步优化及有效利用旧路的结果。

三、设计要点1、总体设计总体设计是综合考虑建设规模、设计标准以及环境保护等问题,并在征求地方政府、环保及水利等部门意见的前提下作出的。

(1)交通量。

依据“工可报告”所做交通量预测,2000年年平均日交通量25592辆/日,根据北京市已建成的高速公路的经验,主路占70%,辅路占30%。

(2)道路功能和技术标准的总体运用。

本段为平原地区,主路按高速公路标准设计,与河北交接处按一级公路设计,辅路按三级公路标准设计。

主路补强地段道路排水采用横坡分散排水。

根据地方交通量的大小,辅路宽度分别采用85米和7米。

在不过多增加工程量的条件下,平纵线形尽可能采用了较高的技术标准,以提高道路的服务水平和运营效益。

(3)综合考虑拆迁、占地,又考虑居民出行方便和易于使用,在居民多、房屋密集的村镇一般选用主路上跨,在桥头引道合适位置设置通道,这样一座跨线桥与两座通道合在一起,使沿线地方交通和居民出行非常方便。

在居民少的村庄,采用支路上跨,减少主路的起伏,尽量降低工程造价。

本设计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原初步设计由七处主路上跨、五处支路上跨,优化为五处主路上跨、七处支路上跨。

(4)旧路改建重点在于有效利用旧路,处理好新旧路基之间、新旧路面结构之间的各种技术问题,做到技术合理经济可行。

(5)榆垡镇为三幅路,路线标准为一级公路,1996年修建,路况良好,其与河北省固安大桥相接的断面为二幅路,而河北省近期无建设计划。

利用榆垡段现有旧路,再过渡到二幅路,最终与河北省相接,待河北省改建为高速公路时,北京段再改建为高速公路,以节省近期资金。

2、路线设计(1)平面设计旧路路线基本上满足高速公路要求。

另外设计过程中注意体现经济、适用、美观的设计思想。

根据《京开公路初步设计》以及交通部对《初步设计》的批复,路线起点位于玉泉营立交,终点为河北省固安大桥,全长42.149公里。

我院设计路段线位由北向南,起点位于大兴县大庄村,经过北藏村、西庄、西中堡村、庞各庄镇、前薛营、东黑垡、西黑垡、东黄垡、大辛庄、辛立村、榆垡镇、东胡林,终点与河北省固安大桥相接,全长24.149公里。

依照施工组织计划,主辅路分期施工,两侧辅路单独设计。

另外辅路线形还受控于主路的走向,以及大庄村南电站、国家粮食储备仓库、沿线各立交、沿线两侧绿化带、榆垡镇规划等。

K18+000~K35+624段为高速公路,共设平曲线11处,平均每公里交点0.624个。

平曲线累计长度8331.34米,占路线全长的47.27%。

平曲线最小半径1700米。

K35+624~K42+149.74段为一级公路,共设平曲线3处,平均每公里交点0.460个。

平曲线累计长度1864.08米,占路线全长的28.56%。

平曲线最小半径700米。

在设计过程中,通过三维透视,结合纵断面对平曲线最小半径1700米处进行上下行行车效果检验,确认虽然平面受建筑物控制而布设较小半径曲线,但路线服务等级并未因此降低。

(2)纵断面设计路线纵断面设计主要控制点:起点与前段设计相接、大庄村南电站之高压传输线路、沿线各立交之要求最高或最低标高、辛立村天堂河桥、榆垡镇大街标高、河北省固安大桥。

辅路纵断面设计除受上述各要素控制外,另需要顾及各出入口高程、与两侧相交道路的高程及主路间的高差等。

根据《京开公路初步设计》以及交通部对《初步设计》的批复,并按以上各要点,依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进行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运用三维透视反复检验修改设计结果,以达到满意效果。

全线最小坡长459米,竖曲线占路线总长的41%,平均每公里变坡1.34次。

路线最大纵坡:高速公路段1.47%,一级公路段1.27%。

凸型竖曲线最小半径:高速公路段20000米,一级公路段30000米。

凹型竖曲线最小半径:高速公路段15000米,一级公路段20000米。

3、路基、路面及排水、(1)路基横断面本段为K18+000~K42+14974,其中K18+000~K35+900段按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计算行车速度为120公里/小时,主路两侧分别设置辅路,辅路路线按三级公路标准设计,计算行车速度为60公里/小时。

K35+900~ K42+14974段按一级公路标准设计,计算行车速度为100公里/小时。

高速公路路基全宽28米。

单向车道宽2×3.75米,中央分隔带宽3.0米,左侧路缘带宽0.75米。

硬路肩宽325米,土路肩宽1.0米。

路拱横坡度:路缘带、行车道及硬路肩2%,土路肩3%。

中央分隔带采用向内1∶6的浅碟式断面,带内绿化。

辅路路基宽8.5(7)米,路面宽7(6)米,两侧土路肩宽0.75(05)米。

路拱横坡度:路面及右侧土路肩为向右 1.5%、2.5%,左侧土路肩向左2.5%。

一级公路路基全宽37米。

其中主路宽17米,辅路宽7米。

主路横断面为:两上两下四条车道,每条车道宽3.75米,另有四条0.5米的路缘带。

辅路路面宽6米,土路肩宽1米。

隔离带宽3米。

路拱横坡度:主路路面、路缘带2%,辅路路面1.5%,土路肩2.5% 。

(2)路基、路面排水设计指标:主路路面和路肩表面排水设计降雨重限期为5年,路界内坡面排水设计降雨重限期为15年。

总体上将主路雨水通过道路纵、横坡及路肩上设置的拦水缘石汇集,通过导水槽或急流槽导入主路外侧的边沟内。

辅路排水则直接通过道路横坡排入其外侧边沟内。

一级公路超高路段中央分隔带内排水:超高一侧的路面雨水通过中央分隔带开口,导入另一侧主路。

一级公路辅路边沟为土边沟,主路路面雨水通过导水槽排到辅路路面上,再通过辅路路肩设置的拦水缘石汇集,通过急流槽排入土边沟。

(3)路基防护本段路基防护有四种形式:路基边坡植草防护、六棱花饰防护、扶臂挡墙和砂浆砌片(料)石挡墙防护。

四种防护形式适用条件为:路基边坡高度小于3米时,采用植草防护;大于3米时,路基先放坡3米,然后采用浆砌片石挡墙收缩坡脚,以达到减少拆迁的目的。

3米放坡地段采用六棱花饰防护加植草皮。

由于庞各庄北分离式立交范围内受拆迁占地所限,路基两侧均采用扶臂挡墙防护。

(4)路面设计①设计标准高速公路路面设计年限为15年,辅路路面按二级公路路面设计,设计年限12年。

一级公路为与河北交接地段,因河北段近期没有建设计划,路面暂按设计年限10年考虑。

②累计作用轴次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主路19751057次,辅路6205160次。

设计弯沉值:主路20.8(1/100mm),辅路28.9(1/100mm)。

③路面结构组合设计高速公路路面结构如下:面层:表面层为4厘米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16 4.5%SBS改性。

中面层5厘米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I。

底面层7厘米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30II。

基层:38厘米二灰砂砾,七天无侧限抗压强度≥0.8MPa。

底基层:40厘米天然砂砾。

总厚:94厘米。

收费站路面结构如下:面层:25厘米钢筋混凝土。

基层:30厘米二灰钢渣,七天无侧限抗压强度≥0.8MPa。

总厚:55厘米。

辅路路面结构如下:面层:上层3厘米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0I;下层5厘米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I。

基层:34厘米二灰钢渣,七天无侧限抗压强度≥0.8MPa。

底基层:30厘米天然砂砾。

总厚:72厘米。

一级公路路面结构如下:面层:表面层4厘米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I。

底面层8厘米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I。

基层:38厘米二灰砂砾,七天无侧限抗压强度≥0.8MPa。

底基层:32厘米天然砂砾。

总厚:82厘米。

分离式立交及匝道路面结构如下:面层:上层2厘米沥青石屑,下层4厘米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I。

基层:32厘米二灰钢渣,七天无侧限抗压强度≥0.8MPa。

底基层:20厘米天然砂砾。

总厚:58厘米。

4、桥梁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选择桥梁结构形式,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轻巧美观,施工方便。

(1)简洁明快的跨线、跨河桥-简支梁、板桥桥梁设计本着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美观适用的原则,尽可能做到标准化、系列化,和利于工厂化施工。

结合平原区地形特点和水文地质条件,桥梁结构多采用预应力混凝土T梁、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

桥梁下部结构多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

①预制安装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该种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工厂化预制,工期短,造价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分离式立交支线上跨桥中。

本设计根据所跨越的106国道主、辅道路宽度的要求,跨径布置选择为4×25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