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舟山多普勒天气雷达原理与业务应用试题

舟山多普勒天气雷达原理与业务应用试题

多普勒天气雷达原理与业务应用试题1、新一代天气雷达主要有哪三个部分组成? 答:雷达数据采集(RDA )、雷达产品生成(RPG )和主用户处理器(PUP )。

2、雷达数据采集(Radar Data Acquisition )简称RDA ,有哪几部分构成? 答:发射机、天线、接收机和信号处理器。

3、主用户处理器(Principal User Processor )简称PUP ,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获取、存储和显示产品。

4、新一代天气雷达第一级数据是由接收机输出的模拟数据,第二级数据是由信号处理器产生的最高时空精度的高分辨率数据,称为 基数据 ;第三级数据是由RPG 生成的数据,称为 产品数据 。

5、新一代天气雷达有哪4种常用体扫模式?强对流天气过程中最好使用何种扫描模式?新一代天气雷达有VCP11、VCP21、VCP31、VCP32四种常用体扫模式。

强对流天气过程中最好使用VCP11体扫模式。

6、雷达气象方程为ii kdr t r rr h G P P 单位体积∑⎰=-σψπθφλ02.0222210.)2(ln 1024,其中G 表示 天线增益 ,λ表示 雷达波长 , σ表示 粒子的后向散射截面 。

7、在瑞利散射条件下,单位体积单位体积∑∑=6245||ii Dk λπσ,定义反射率因子单位体积∑=6i DZ ,则雷达气象方程可表示为C P r Z r 2= ,其中2223||)2(ln 1024K h G P C t λθφπ=。

在不满足瑞利散射条件下,雷达气象方程要表示为同一形式CP r Z re 2=,则e Z 称为 等效反射率因子 。

8、反射率因子和回波功率的表示形式分别定义为 0lg10Z Z dBZ ⋅=(10=Z 36/m mm )和minlg 10P PdB r⋅=,将雷达气象方程CP r Z r2=变换为minmin lg 10lg10lg 20lg 10P CP P r Z r -+=,即A r dB dBZ -+=lg 20,其中r lg 20为 距离订正项,minlg10P CA =是只与 雷达性能 有关的常数。

9、当天线仰角0度时,波束路径曲率dhdnK -=,即为大气折射指数n 随高度h 的递减变化率。

地球与波束路径的相对曲率为K RK m -=1,若把m K 看作地球表面曲率,雷达波束可以看作是直线传播,则所对应的半径dhdn RR K R mm +==11为 等效地球半径 。

10、已知标准大气折射曲率15104--⨯=-=km dhdnK ,地球半径km R 6370=,请计算等效地球半径m R 。

解:等效地球半径km dhdn RR K R mm 8500104637016370115≈⨯⨯-=+==- 答:标准大气的等效地球半径为8500公里。

11、曲率15107.15--⨯>km K ,等效地球半径0<m R ,波束路径在地球表面与某层大气之间,依靠地面的反射向前传播,这种大气折射称为 超折射 。

12、电磁波在雷达脉冲重复周期内传播的最大距离的1/2,称为 最大不模糊距离 ,即计算公式CT r 21max =,或 PFTC r ⨯=2max 其中C 为 电磁波传播速度 ,T 为 脉冲重复周期 ,PFT 为 脉冲重复频率 。

13、当雷达脉冲重复频率PFT 为250次/秒,已知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为5103⨯公里,请计算雷达的脉冲重复周期T 和最大不模糊距离m ax r 。

解:秒3105.225011-⨯===PFT T (公里)600250210325max =⨯⨯=⨯=PFT C r答:雷达的脉冲重复周期T 为3105.2-⨯秒和最大不模糊距离m ax r 为600公里。

14、当目标物位于最大不模糊距离m ax r 以外时,雷达错误地把它当作同一方向的最大不模糊距离m ax r 以内的某个位置,称之为 距离折叠 。

15、最大不模糊距离m ax r 为300公里,一个位于距雷达360公里处的目标物会发生距离折叠,请计算雷达会错误地把它当作同一方向距雷达多少的位置上。

解:该雷达在电磁波每传播2x300=600公里发出一个脉冲,360公里处的目标物返回到达雷达时传播了2x360=720公里,这时雷达已经发出了下一个脉冲,并且传播了120公里,雷达就会错误地把它当成是刚发出的脉冲在120/2=60公里处目标物所返回的。

答:雷达会错误地把360公里处的目标物当作同一方向距雷达60公里的位置上。

16、当接受者与能量源处于相对运动状态时,能量到达接受者时的频率变化称为 多普勒效应 ,其多普勒频移λrdop V f 2-=,其中r V 为运动的相对速度(离开为正),λ为电磁波波长。

17、一个雷达波长10cm ,当目标物向着雷达运动的速度为25m/s 时的多普勒频移dop f 为多少?解:多普勒频移)(5001010)25(222Hz V f rdop =⨯-⨯-=-=-λ答:多普勒频移dop f 为500赫兹,约为原来频率的%107.15-⨯。

18、由于多普勒频移dop f 很小,一般为约为原来频率的%1025-⨯,雷达很难准确测定其频移dop f ,但可以通过测量相继返回的脉冲对之间的 相位差 来确定目标物的径向速度,因为相位差λπλπϕλπϕϕϕϕrrr r ∆=+-∆++=-=∆4)22()(220012,所以目标物的径向速度πϕλ4PRFPRF r V r ⨯∆=∆=,其中r ∆为粒子径向移动距离,有正负(离开雷达为正,向着雷达为负),故相位差必须πϕπ≤∆≤-。

当πϕ=∆时,有4max PRFV ⨯=λ,这时的m ax V 称为 最大不模糊速度 。

当粒子径向移动速度超过m ax V 时,必定会发生 速度模糊 。

19、一个波长为10厘米,脉冲重复频率为400次/秒的雷达,其最大不模糊速度m ax V 为多少?最大不模糊距离m ax r 为多少? 解:秒)米/(104400101042max =⨯⨯=⨯=-PRFV λ(公里)375400210325max=⨯⨯=⨯=PFT C r 答:其最大不模糊速度m ax V 为10米/秒,最大不模糊距离m ax r 为375公里。

仰角(度) 0.50 1.45 2.40 3.35 4.30 6.00 9.90 14.6 19.5 取样方式CS/CDCS/CDBBBBCDXCDXCDX21、.下图表示为γ中尺度(2—20公里)的基本速度图,雷达位于图的下方,红色表示反射粒子离开雷达的速度,绿色表示向着雷达的速度,请回答流场的辐合/辐散和气旋/反气旋式特征,并画出流场示意图。

答:纯辐散流畅,示意图如下。

22、下图表示为γ中尺度(2—20公里)的基本速度图,雷达位于图的下方,红色表示反射粒子离开雷达的速度,绿色表示向着雷达的速度,请回答流场的辐合/辐散和气旋/反气旋式特征,并画出流场示意图。

答:纯辐合流畅,示意图如下。

23、下图表示为γ中尺度(2—20公里)的基本速度图,雷达位于图的下方,红色表示反射粒子离开雷达的速度,绿色表示向着雷达的速度,请回答流场的辐合/辐散和气旋/反气旋式特征,并画出流场示意图。

答:纯反气旋式流畅,示意图如下。

24、.下图表示为γ中尺度(2—20公里)的基本速度图,雷达位于图的下方,红色表示反射粒子离开雷达的速度,绿色表示向着雷达的速度,请回答流场的辐合/辐散和气旋/反气旋式特征,并画出流场示意图。

答:纯气旋式流畅,示意图如下。

25、下图表示为γ中尺度(2—20公里)的基本速度图,雷达位于图的下方,红色表示反射粒子离开雷达的速度,绿色表示向着雷达的速度,请回答流场的辐合/辐散和气旋/反气旋式特征,并画出流场示意图。

答:反气旋式辐散流畅,示意图如下。

26、下图表示为γ中尺度(2—20公里)的基本速度图,雷达位于图的下方,红色表示反射粒子离开雷达的速度,绿色表示向着雷达的速度,请回答流场的辐合/辐散和气旋/反气旋式特征,并画出流场示意图。

答:反气旋式辐合流畅,示意图如下。

27、下图表示为γ中尺度(2—20公里)的基本速度图,雷达位于图的下方,红色表示反射粒子离开雷达的速度,绿色表示向着雷达的速度,请回答流场的辐合/辐散和气旋/反气旋式特征,并画出流场示意图。

答:气旋式辐散流畅,示意图如下。

28、下图表示为γ中尺度(2—20公里)的基本速度图,雷达位于图的下方,红色表示反射粒子离开雷达的速度,绿色表示向着雷达的速度,请回答流场的辐合/辐散和气旋/反气旋式特征,并画出流场示意图。

答:气旋式辐合流畅,示意图如下。

29、下图为水平均匀风场情况下的雷达径向速度示意图,虚线表示风速向着雷达,实线表示风速离开雷达,请选择垂直风廓线风向风速随高度分布类型组合。

风向,风速。

风速类型:(a) (b) (c) (d)风向类型:(a) (b) (c)答:风向 a ,风速 a 。

30、下图为水平均匀风场情况下的雷达径向速度示意图,虚线表示风速向着雷达,实线表示风速离开雷达,请选择垂直风廓线风向风速随高度分布类型组合。

风向,风速。

风速类型:(a) (b) (c) (d)风向类型:(a) (b) (c)答:风向 b ,风速 c 。

31、下图为水平均匀风场情况下的雷达径向速度示意图,虚线表示风速向着雷达,实线表示风速离开雷达,请选择垂直风廓线风向风速随高度分布类型组合。

风向,风速。

风速类型:(a) (b) (c) (d)风向类型:(a) (b) (c)答:风向 b ,风速 d 。

32、下图为水平均匀风场情况下的雷达径向速度示意图,虚线表示风速向着雷达,实线表示风速离开雷达,请选择垂直风廓线风向风速随高度分布类型组合。

风向,风速。

风速类型:(a) (b) (c) (d)风向类型:(a) (b) (c)答:风向 c ,风速 c 。

33、下图为水平均匀风场情况下的雷达径向速度示意图,虚线表示风速向着雷达,实线表示风速离开雷达,请选择垂直风廓线风向风速随高度分布类型组合。

风向,风速。

风速类型:(a) (b) (c) (d)风向类型:(a) (b) (c)答:风向 c ,风速 d 。

34、下图为水平均匀风场情况下的雷达径向速度示意图,虚线表示风速向着雷达,实线表示风速离开雷达,请选择垂直风廓线风向风速随高度分布类型组合。

风向,风速。

风速类型:(a) (b) (c) (d)风向类型:(a) (b) (c)答:风向 a ,风速 c 。

35、下图为水平均匀风场情况下的雷达径向速度示意图,虚线表示风速向着雷达,实线表示风速离开雷达,请选择垂直风廓线风向风速随高度分布类型组合。

风向,风速。

风速类型:(a) (b) (c) (d)风向类型:(a) (b) (c)答:风向 b ,风速 b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