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贸专业介绍

国贸专业介绍

国际贸易专业介绍概述:本专业培养能比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一、专业基本情况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训练,具有理论分析和实务操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能运用计量、统计、会计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贸易政策;◆了解中国的经济政策和法规;◆了解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动态;◆能够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能利用计算机从事涉外经济工作。

3、主干学科经济学4、主要课程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国际结算、商检与报关实务。

5、实践教学包括社会调查和专业实习等,一般安排6周。

6、修业时间2年。

二、专业综合介绍我们逛商场时,会发现许多来自国外的商品,雀巢、可口可乐、柯达已成为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品牌;国外的货架上也越来越多地摆上“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的商品。

这在国门打开以后已渐渐为我们所习惯。

这种国际商品交换的现象,是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科的研究对象之一。

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科研究的内容,与我们今天的经济生活联系紧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国际经济与贸易是由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理论与实务组成的综合性学科。

她主要研究国际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

以国际分工、国际商品交换、国际劳务和国际资本流动为主要研究对象。

今天,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区域化集团化的加强,各国间经济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给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科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研究领域。

现在,国际经济与贸易在国家的经济发展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与国际经济的全面接轨,越来越需要大批涉外经济专门人才。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那些有志于从事对外经济贸易领域研究和实务工作的同学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和发展空间。

那么在报考该专业时,同学们应注意些什么问题呢?首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具有涉外性质,对外语水平要求较高,无论是专业理论学习还是从事相关实务的实践活动,外语水平至关重要。

因此,报考该专业的学生应该对外语有一定的兴趣。

其次,由于国际经济与贸易属于经济类学科,不仅涉及市场学、国际金融学、商品学的理论知识,还要运用统计、数学和几何等学科的知识,一定的数学水平是学好该专业的重要因素,尤其对那些有志于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研究的同学来说更是如此。

如果你对对外贸易工作很感兴趣,乐意从事对外贸易方面的管理、咨询、政策或理论研究等工作,那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你的最佳选择。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要求学生认真学习和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具有较宽的知识面,能够掌握国际经济、对外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企业管理等领域的基本理论和业务知识,熟悉我国对外经济法规政策,了解我国和世界主要国家的国情,善于分析国际商情动态,能够熟练使用外语(听、说、读、写、译)和计算机,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及处理人际关系能力。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范围较广、就业率较高。

尤其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进一步看好。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毕业生适合在各类涉外企业、事业单位和银行金融机构从事国际贸易、国际合作、国际金融与投资等领域的调研咨询、政策分析、业务操作及涉外经济管理等工作,也能够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从事政策研究、教学科研工作。

三、专业教育发展状况国际贸易作为一门专业学科,是随着国际贸易实践的发展而逐步建立并日趋完善的,而国际贸易的实践又是随人类社会生产力与科学技术、社会分工的发展进程而演进的,所以归根结底,国际贸易专业也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

就其涉及领域而言,国际贸易与经济学、金融、运输、保险、营销、统计、法律、管理等多门学科有非常紧密的联系。

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市场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遍确立,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已超越了有形商品贸易的界限。

国际投资的日趋发展,使国际贸易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深刻地改变,这使得国际贸易作为一门学科,就必须要容纳更多的专业科目,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进程中,吸收实践发展所必需的知识与信息,在课程的设置上更充分地体现发展的需要。

就其主干课程的内容上,国际贸易专业主要包含两大部分:一是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二是国际贸易实务。

国际贸易作为一门专业课程走进课堂,并不是很久远的事情,至今也只有几十年的历史,但对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研究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现在流行的经济学都是西方经济学,这也是由于西方诸国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最早,发展最充分的缘故,理论的土壤是实践,充分发展的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促进了经济学的形成与完善,而国际贸易理论也正是伴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和工业革命的演进而被提出并完善的。

亚当·斯密,这位18世纪的英国经济学家,被誉为“经济学之父”,就是由他首先提出了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问题“为什么要进行国际贸易”并作出了至今仍无人能推翻的解答“绝对优势原理”。

他的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理的研究》至今仍是经济学界的宝典,对200多年以后的今天,仍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他的这一理论又经另一位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以完善,形成相对优势理论,从而标志着国际贸易核心理论的建立,后世的诸多经济学家也只是对这一理论作一些修修补补的工作,没有任何根本性的突破。

此外,国际贸易理论部分还包括国际分工、国际价值、跨国公司理论、幼稚产业保护论、外贸乘数理论等,这些理论的核心也都是说明进行国际贸易的好处,当一种经济现象出现以后,为使其成为合理,以满足部分或大部分人利益的需要,就必须随之出现一种理论来从某个或某几个方面去证明其正确性,从而以这种理论为理由,对国家政策施加影响,以便政府制定的政策,颁布的法令有利于这部分或大部分人的经济活动,使其从中获利。

国际贸易因其交易范围的特殊性,一个主权国家与另一个主权国家在贸易中分享利益,在这一定的利益情况下,利益的分配是此落彼涨的,所以每个交易的国家都力图将自己的利益扩大到最大,充分运用自己控制的国家机器来达到这一目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国贸理论与国家政策联系如此紧密的原因。

由此,一个国家的政府或施政者们信奉什么样的国际贸易理论将直接决定其所实行的对外贸易政策,从而也影响到这一国家经济发展的进步程度,当然也反过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国家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与专业的水平,据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国现在的国际贸易教程带有浓厚的西方经济学色彩。

国际贸易的另一部分是国际贸易实务,主要是介绍在国际贸易的业务实践中应用的贸易术语,遵守的贸易惯例,国际贸易合同的签定,国际货物运输及保险条款的拟定,国际贸易商品价格的确定,国际货款如何收付,以及多种贸易方式的选择。

这一部分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所涉及的领域也非常的广泛,授课的主要特点则是讲授与实践相结合,在案例的分析中灵活掌握各种规则与惯例,所遇到的各种问题都要由相关的专业课程进行深化和补充,由此构建出国际贸易专业的知识结构,同时提高理论水平与实际操作的能力,形成从理论到实践,又从实践到理论的学习过程。

国际贸易专业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

其古老在于它产生的基础——国际贸易实践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其年轻则因为随着实践的发展,它作为一门学科被不断地完善或发展,旧的知识被淘汰,新的内容又填充进来,它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而时刻进步着的。

所以经济时代的到来,为国际贸易打开了一扇更宽广的门。

面对资本的全球性流动,生产的重新布局,跨国公司的日益强大,人才与生产资料的自由分配,以及互联网的广泛应用,虚拟贸易的出现,各种无形商品的日益增值。

国际贸易就目前的专业发展水平而言,还不能将这种种变化尽数解答并与之融合,而正因如此,这门专业才愈加被更多的人所关注,新课题的出现,正是这门学科具有无限生命力的象征。

国际贸易在中国仍是一门比较年轻的学科,改革开放的实践迫切需要这门学科的完善并更好的与世界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研究接轨,无论是对于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还是对于日益成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国际贸易的专业研究,以及培养出何等素质的外贸人才,都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四、专业就业状况及趋势一条通往罗马的大道——国际贸易作为一门专门学科,从设立至今并没有多长的历史,但国际贸易实践活动却已延续了几百年。

最初的国际贸易从业者都是由从事国内贸易的商人转化而来的,他们在国家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将商品远送到另一国卖出,再从那里买进有利可图的商品运回国内,或是在本国以外的两个不同的国家间从事商品的贩运。

此时的国际贸易商人并不需具备非常高的素质,人的素质还远不如资本因素、运输业发展水平及各国市场发育等因素那么重要,私有物品神圣不可侵犯的法律保障使他们尽心尽力地照顾自己的商品、船只等财产,只要再有足够的冒险精神,取得统治当局的法律保障,他就可以成为一名国际贸易商人。

随着国际贸易在地域上、交易形式及交易对象等方面的日益扩大和增加,从事国际方面买卖的人员也进行着逐步的分工与专业化,对从业人员知识及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尤其是代理制的出现与引进,国际资本市场的日益完善,以及通讯方式的进步,都在方方面面影响着国际贸易的内容和形式,从发盘、换盘、接收到合同订立;从备货、装运、保险到单证的签发、办理通关手续、商品的检验、直至货款的收付、仲裁及争议的解决,都是由各个不同的人员分工操作。

环节的程序化使人员的业务素质可以迅速提高,但同时业务的整体性又要求每个人都要充分了解各个环节的特征及信息,以便做出准确的判断,及时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工作。

而以上所说的是外贸工作中最基础、最具体的一部分,只有这些业务的操作能力是远远不够的,作为一个优秀的或者说合格的国际贸易从业人员,他所要从事的远不止这些最初级的工作。

从目前的就业情形来看,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所面对的是一个非常广阔的择业空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