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初中语文《望岳》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部编版初中语文《望岳》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望岳》教案和教学反思
一、探讨诗歌学习的要点
1、理解题意
2、了解作者及背景
3、疏通句意
4、朗读诗歌
5、赏析词句
6、把握诗歌的情感
二、题目解说
1、“望”是远远地看。

“岳”是指高大的山,本文指泰山。

2、五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3、泰山简介:
泰山,古称东岳,又名岱山、岱岳、岱宗、泰岳、为五岳之首。

泰山拔起于齐鲁丘陵之上,长达二百公里。

主峰突兀,山势险峻,峰峦层叠。

形成“一览众山小”和“群峰拱岱”的高旷气势。

泰山多松柏,更显其庄严巍峨葱郁;又多溪泉,故而不乏灵秀与缠绵。

缥缈变幻的云雾则使它凭添了几分神秘与深奥。

旭日东升”、“晚霞西照”、“黄河金带”、“云海玉盘”为泰山四大奇观。

而登泰山观日出,是古今游人最感兴趣的事。

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名人宗师,都对泰山仰慕备至。

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传为佳话,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成千古绝唱。

历代赞颂泰山的诗词、歌赋多达一千余首。

三、作者简介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诗中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

他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篇似一面镜子,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因此,他的诗歌被公认为“诗史”。

他本人也被看做一带代宗师,被尊为“诗圣”。

四、朗读诗歌
1、提问:朗读诗歌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学生思考作答。

2、学生齐读,老师点评。

五、结合注解,口译课文。

六、把握课文内容
1、本诗围绕哪个字来描绘泰山的?
2、课堂小组交流:
①每句诗都在写“望”吗?
②分别是一种怎样的望(望的角度)?
③诗人都望到了泰山什么景色?特点?
3、学生完成《作业本》课堂导学,任务二。

七、名句赏析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两句诗的字面意思是什么?传达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2、补充:杜甫的创作历程和写作背景
八、课堂小结:
全诗围绕“望”字,由远而近,由大到小,由望岳到想像勇攀顶峰的情景。

体现了
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九、课后拓展
有关“泰山”的诗句、成语、俗语有哪一些?
十、作业布置:1、背诵默写全诗; 2、收集并阅读杜甫其它创作时期的诗歌。

教学反思
上课前做到了认真备课,教学内容由学生课堂生成。

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朗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情感,课堂上基本完成教学任务,重视落实了语文作业本课堂导学任务二。

上课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即使认真备课,上课实施中总有些不足:1、教学内容略多,时间上略仓促。

教训:教学内容要少而精,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

2、当堂没有完成背诵的学习任务。

教训:注意上课的教训节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