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业技术员2016年终工作总结

农业技术员2016年终工作总结

农业技术员 2016 年终工作总结 篇一:农技站 2016 年工作总结与计划 2016 年农技中心工作计划 2016 年度镇农技中心工作重点要紧紧围绕农业局签订的农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和镇政府 签订的《农村公益性服务合同》总体工作部署,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 政策,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社会主义新农 村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在具体工作措施上,坚持 “抓科 技入户提高服务质量,抓典型示范提高技术水平,抓综防监控提高生产安全,抓项目建设拓宽 工作思路,抓科学管理提高机制活力”的工作方法,积极履行职责,敬业为农,团结协作,出 色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一、工作目标 农技推广工作紧扣“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一个主题,抓好“病虫情报”、“农技 推广”二个有关生产环节技术措施的宣传告知,建设一个镇级粮食高产示范片,实施测土配方 施肥,落实准确测报、综合防治手段确保无公害生产,示范应用杀虫灯、粘虫板、防虫网、遮 阳网、 喷滴灌等几项物理设施技术。

力争全镇粮食种植面积达到 26000 亩, 产量 4450 吨以上; 油料总产 500 吨以上;蔬菜种植面积 4000 亩,产量达 4000 吨,柑橘 14000 亩,产量达 12500 吨。

二、工作重点和措施 1、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素质。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开展农业科技入户工作, 农技人员每人联系农业科技示范户 10 户,联系一个示范基地村,扎扎实实地帮助农户解决生 产中的实际技术问题,提高种植水平,增加农户收入。

结合科技入户工作开展以阳光工程培训 为主的各种技术培训和现场会,全年计划 15 场次,受训农户达 2500 人次以上,对本单位农技 人员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加强知识更新和素质提高。

2、加强技术研究,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

积极开展适用技术的试验示范和 推广应用, 围绕高产、 高效和生态安全, 着力提升我镇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016 年重点抓好良种供应、节本增效轻型栽培技术、高产高效栽培模式技术、标准化生产技 术、病虫害综防技术、秸秆还田技术、测土配方施肥、作物生长调节剂应用、柑桔留树保鲜九 大实用技术的推广运用。

3、加强示范基地建设,提高示范效果和推动农业技术。

以点带面,搞好示范片建设是农 业技术推广应用的主要模式之一。

计划在百羊寨村和石创建玉米高产示范田 800 亩。

4、加强病虫预测预报,提高农作物病虫草综合防治水平。

植物保护工作是对农作物正常 生长的一种保护和降灾增产手段,技术上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 (1)搞好农作物病虫害的准确预测预报,完善农作物病虫害预警体系建设。

(2)进一步推广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

大力推广“频振式杀虫灯、粘虫板、捕食螨”以及生物农药等无公害防治技术,争取应用面积 1500 亩以上。

积极引进筛选试验示范高效低 毒低残留的农药(包括生物农药),推广应用农作物综合防治技术、化学除草、减量增效降污 染等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病虫害的为害和农业源污染。

(3)推广农村安全灭鼠技术,达到“确保安全、增加数量、提高效果”。

全年应用科学灭 鼠药剂 15 公斤左右,灭鼠面积 3500 亩以上,并做到人畜安全。

(4)宣传和树立“绿色植保、公共植保”意识。

在病虫害防治上除做好无公害技术推广应 用外, 针对这几年冬季荒田、 季节性抛荒等造成的杂草较多, 有利害虫寄生特点, 在农村荒田、 荒草比较集中地域采取统一药剂除草,减少害虫寄主,有效控制农田病虫害的大发生。

(5)农田喷雾机械的更新换代。

生产上防治病虫害,许多农户仍应用 20 世纪 70 年代延 用下来的传统工农-16 型背负式喷雾器,“跑、冒、滴、漏”现象普遍,防治效果较差,而且影 响施药者健康,浪费农药,污染环境,引发药害事故,造成农产品农残超标。

因此我们将结合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逐步对其进行更新换代,重点推广使用机动喷雾器和电动喷雾器, 使之在全镇普及率达 95%以上。

5、加强农村能源和后续服务体系建设。

我镇已建沼气池覆盖 8 个村、1030 口,为此要 更进一步完善村级沼气池服务网点,逐步规范农村能源后续服务体系建设,确保我镇已建沼气 池不闲置,农民可放心长期使用;并全面完、村 50 口沼气池新建和整改任务;同时计划在、、 村推广使用生物质火炉 1000 台。

6、加大新型农机具示范推广应用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工作力度。

全年计划实现农机具购置 补贴任务 40 万元以上。

7、协助测土配方施肥工作,进一步巩固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成果。

开展相关技术培训达 2000 人次以上,示范信息上墙 10 个村,建设配方施肥样板田 2500 亩,引导并推广应用配方 肥 600 吨以上。

8、协助抓好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检查、市场整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农机安全监理工 作。

以此确保我镇农资市场净化、农业生产安全、全年无农用车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9、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通过内部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促进工 作的正常化、规范化运行,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加强信息报导和技术档案建 设,宣传农业新技术和农业新事物,扩大社会认知度。

提高农技服务质量,认真落实岗位责任 制,签订服务合同,严格考核兑现,充分发挥部门综合效益。

10、认真完成县农业局和镇政府交办的其他中心工作任务。

新的一年里,我们将在镇政府和农业局各部门的领导和关怀下,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全 身心地投入到农技推广工作中去,争创佳绩。

篇二:2015 年农业总结及 2016 年计划 2015 年 农业总结及 2016 年计划 2015 年二道河农场农业生产工作全面完成农垦总局及建三江管理局要求的各项任务,完 成了《2015 年二道河农场质量效益农业实施方案》中制定的目标。

总播面积 54.3 万亩,其中 水稻 51.19 万亩,粮食总产 29.8 万吨。

农业总产值 10 亿元,农业人均收入 3.5 万元。

一、2015 年生产工作总结 1、从 12 年到 15 年几年的气象条件比对 从表中看出 15 年是前凉后热的总的趋势, 结果是分蘖不足或晚, 所以整体的生育期置后,另外霜冻出现的晚,收获期后移,就此收获损失大。

2、15 年的品种多、乱、杂有越区的品种和品系,存在重大危险,由于 15 年天气特殊, 没有表现出来。

3、秧田的成苗率低不足 60%,标准是 80%以上。

4、今年插后遇到低温死苗较多,因此本田保苗率很低也不足 60%,标准是 85%以上。

5、由于茎数不足,天气不好降水多,今年没有实施控蘖。

6、鞘腐病、纹枯病有增加的趋势。

田间结果如下: 7、萤蔺与慈姑危害面积增大,成为 16 年主防杂草。

8、农业技术更新 全场设立标准叶龄跟踪点 35 处,每个技术员一处,根据不同品种,由农业副主任合理安 排跟踪点的分布及田间统计工作,按时统一上报到农业科,掌握全场的水稻生育进程,根据田 间长势结合天气预报及时调控农艺措施。

由于今年特殊的天气原因, 将农业措施做了以下调整。

①狠抓育秧标准。

提升置床质量,农场定制了标准的平地耙子 14 件,定量上土器 280 件。

提升了置床平度,保证了育秧盘土厚度达到标准。

②严抓插秧质量。

调整插秧规格以 30cm×10cm 或者 30cm×12cm 为主,每穴保证基本苗 数 6-8 株。

根据今年插秧后天气恶劣的实际情况,及时下达《关于做好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 0521》,将通知发放到每个种植户的手中,全年下发类似农艺措施通知 7 次,共计下发 6800 余份。

③严抓田间管理。

结合 2014 年底的池埂取直工作,经历三次验收工作,将农场二抚路沿 线及科技示范带沿线的池埂进行了系统的取直及部分农田改造。

共计取直池埂 1100 余条,大 规模整理地块 5 块,格田扩大改造 2000 亩地左右。

重点本田“四净”管理,全年进行了三次验 收,促使管理标 准达到“五个一样”。

9、技术培训 全年培训以农业生产需求为根本, 室外现场会与室内培训会相结合, 并以“基层农技推广”、 “高产创建”、“农产品质量追溯”等项目为契机,对全场所有种植户及技术人员进行培训。

培训 率达到 90%以上,全年培训技术人员和种植户的培训会 7 次,培训技术人员 12 次,共计培训 5500 人次。

10、新建高速路治理 农场高度重视高速路两侧的标准提升,特别指定一个农业副主任负责该项目进行治理。

从 10 月 21 日开始,目前还在进行中。

筑埂工作使用旋耕机车、筑埂机车 48 台次。

挖掘机最 多时 9 台车同时工作,共整理耕地面积 9000 余亩。

11、高产创建 今年农场继续承担农业部的高产创建项目。

该项目今年农垦总局下发了《2015 年黑龙江 省农垦总局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和高产创建项目实施方案》第一次提出绿色增产模式攻关。

我场的实施单位是第四管理区 10000 亩地的 30 个种植户, 第六管理区 10000 亩地的 35 个种植 户。

核心区第四管理区 100 亩地。

年终经专家组测产,核心区最高单产 902kg/亩,两个万亩片 的平均产量是 718.45kg/亩、714.15kg/亩。

完成了管理局年初时制定的目标。

12、“三减一控”管理局提出“三减一控”措施,即减肥、减药、减除草 剂,控制灌水。

农场涉及该措施的技术有,侧深施肥项目,实施面积 2600 亩,使用高效 农药降低使用量的 3000 亩, 实施节水灌溉项目的单位 100000 亩。

具体使用效果还在摸索阶段, 没有明显的差别。

13、农产品质量追溯 按时完成农产品质量追溯 2015 年的工作任务,由于农场稻米加工单位的自身原因,今年 追溯项目的追溯目标从“商品”改成“原粮”。

14、防病工作(预测预报系统) 制定了《2015 年二道河农场稻瘟病防治预案》、《二道河农场防病航化方案》等方案, 方案中对今年具体的防治配方和防治策略都进行了重新的调整,用于防御各类水稻病虫害。

防 治纹枯病、稻瘟病等病害面积 35.83 万亩。

预报预测,方案要求在各管理区布置稻瘟病预测预报点 7 个,测报员 7 人,叶龄跟踪点 35 个(每个技术员一个),做到覆盖全场,随时监测、随时上报,同时制作叶龄跟踪点标牌 35 个。

在今年稻瘟病防治各时期,除了对全场农技人员及种植户进行稻瘟病防治技术室内培 训外, 农业科技术人员走到田间地头对管理区技术人员及农户进行现场指导, 对技术掌握不牢、 不正确的情况进行了及时的纠正。

发放稻瘟病防治明白卡、防治技术手册等共计 5000 余份, 推进培训工作落到实处,确保每个农户都能扎实的掌握正确的防病技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