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医综合-生理学-7

西医综合-生理学-7

西医综合-生理学-7一、A型题(总题数:13,分数:32.50)1.机体的内环境是指(分数:2.50)A.体液B.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D.血液细胞外液(分布在细胞外体液)是细胞在体内直接所处的环境,故称之为内环境,以区别于整个机体所处的外环境。

体液为体内的液体的总称,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血液由血浆与血细胞构成,血浆只是细胞外液的一部分。

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少量淋巴液和脑脊液等。

2.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是(分数:2.50)A.组织液B.血浆√C.淋巴D.脑脊液血浆与血细胞一起构成血液,在心血管系统内不停地循环,并不断地发生各种物质交换,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

3.大量出汗后快速大量饮用白开水,其最主要的危害是(分数:2.50)A.迅速扩充循环血量B.导致尿量明显增多C.稀释胃肠道消化液D.使水和电解质紊乱√大量出汗,人体失水大于失去钠离子,细胞外液呈现高渗性脱水。

大量饮用白开水等于大量补充低渗液,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改变。

题目主要考查水与电解质的关系问题。

而且题目问及主要危害,ABC选项只表现了饮水后机体的变化,只有D选项出现紊乱这一危害表现。

4.细胞内液与组织液具有相同的(分数:2.50)A.Na+浓度B.K+浓度C.胶体渗透压D.总渗透压√渗透压指溶质分子通过半透膜的一种吸水力量,其大小取决于溶质颗粒数目的多少,而与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半径等特性无关。

血浆的渗透压是由血浆中无机盐和小分子有机物形成的晶体渗透压,以及血浆蛋白质(主要为清蛋白)形成的胶体渗透压共同组成的。

血浆的渗透压功能:晶体渗透压维持细胞内外的水平衡。

胶体渗透压维持血管内外的水平衡。

细胞外液晶体物质浓度的变化会影响细胞内液的量(临床上常用的等渗溶液为0.85%NaCl,5%葡萄糖溶液),血浆蛋白含量的变化会影响组织液的量,而不影响细胞内液的量。

细胞外Na +浓度高,而细胞内K +浓度高。

但细胞内外的总渗透压是相等的,否则细胞就会破裂或者萎缩。

5.下列哪项是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途径(分数:2.50)A.正反馈调节B.负反馈调节√C.神经调节D.体液调节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恒定并非固定不变,而是一种动态平衡。

维持各种生理功能活动的稳态主要依靠体内的负反馈控制系统。

人体生理功能调节中最主要的形式是神经调节。

6.关于反射,下述哪项是错误的(分数:2.50)A.是机体在神经中枢参与下发生的反应B.可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两种C.机体通过反射,对外界环境变化作出规律性应答D.没有大脑,就不能发生反射√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的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是指在出生后无需训练就具有的反射,如防御反射、食物反射、性反射等。

这类反射能使机体初步适应环境,对个体生存与种系生存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它的建立可无需大脑皮层的参与。

条件反射是指在出生后通过训练而形成的反射。

它可以建立,也能消退。

条件反射的建立扩大了机体的反应范围,当生活环境改变时条件反射也跟着改变。

因此,条件反射较非条件反射有更大的灵活性,更适应复杂变化的生存环境。

7.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分数:2.50)A.反射√B.适应C.反应D.负反馈调节神经调节是通过反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是人体生理功能调节中最主要的形式。

反射是指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应答。

8.躯体运动神经属于(分数:2.50)A.传入神经B.中枢C.传出神经√D.效应器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构成。

运动神经支配躯体(效应器)运动,因此是传出神经。

9.轻触眼球角膜引起眨眼动作的调节属于(分数:2.50)A.神经调节√B.神经-体液调节C.局部体液调节D.自身调节轻触眼球角膜引起眨眼动作即角膜反射,角膜反射为神经调节。

10.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比,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分数:2.50)A.神经调节发生快B.神经调节作用时间短C.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应√D.神经调节起主导作用神经调节的基本特点:作用迅速、局限、准确、维持时间短。

体液调节的基本特点:作用缓慢、广泛、持久。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不是反应。

11.大量饮清水后约半小时尿量开始增多,这一调节属于(分数:2.50)A.神经调节B.自身调节C.旁分泌调节D.神经分泌调节√大量饮清水后,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减弱,引起视上核、室旁核合成和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

由于抗利尿激素可作用于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使肾对水重吸收增加,因此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可使尿量增多。

由于这种激素是由神经细胞所分泌,因而称为神经分泌调节。

12.关于体液调节,下述哪项是错误的(分数:2.50)A.体液调节不受神经系统的控制√B.通过化学物质来实现C.激素所作用的细胞称为激素的靶细胞D.体液调节不一定都是全身性的体液调节是指体内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包括远距分泌、旁分泌和神经分泌。

13.回心血量增加使心肌收缩加强属于(分数:2.50)A.正反馈调节B.负反馈调节C.自身调节√D.神经-体液调节按Frank-Starling定律,回心血量增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加→心室前负荷增加→心肌收缩加强,此为心肌细胞的异长自身调节。

自身调节还包括甲状腺碘的活化和聚碘,毛细血管局部代谢产物调节等。

二、B型题(总题数:5,分数:50.00)∙ A.5%∙ B.15%∙ C.20%∙ D.40%∙ E.60%(分数:12.50)(1).正常人体细胞内液约占体重的(分数:2.50)A.B.C.D. √E.(2).正常人体细胞外液约占体重的(分数:2.50)A.B.C. √D.E.(3).正常人体血浆约占体重的(分数:2.50)A. √B.C.D.E.(4).正常人体的体液约占体重的(分数:2.50)B.C.D.E. √(5).正常人体组织液约占体重的(分数:2.50)A.B. √C.D.E.正常成年人的体液量约占体重的60%,其中约2/3分布于细胞内称细胞内液,其余约1/3分布于细胞外称细胞外液。

细胞外液中约3/4分布于细胞间隙内称组织间液,其余约1/4为血浆。

∙ A.机体的内环境∙ B.机体的外环境∙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不是(分数:7.50)(1).血浆属于(分数:2.50)A. √B.C.D.(2).细胞内液属于(分数:2.50)A.B.C.D. √(3).胃肠道内的液体(分数:2.50)A.B. √C.D.构成细胞生活环境的细胞外液称为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液、脑脊液等。

从内环境的定义可知,细胞内液既不属于内环境,也不属于外环境。

胃肠道、膀胱内液体,可认为是与外界相通的,是机体的外环境。

∙ A.感受器∙ B.传入神经∙ C.中枢∙ D.传出神经∙ E.效应器(分数:12.50)(1).皮肤黏膜的游离神经末梢属于(分数:2.50)A. √B.D.E.(2).迷走神经内的副交感纤维属于(分数:2.50)A.B.C.D. √E.(3).窦神经在压力感受性反射中属于(分数:2.50)A.B. √C.D.E.(4).骨骼肌、平滑肌和腺体属于(分数:2.50)A.B.C.D.E. √(5).躯体运动神经属于(分数:2.50)A.B.C.D. √E.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及效应器组成。

感受器是指接受某种刺激的特殊装置,传入神经是从感受器到中枢的神经通路,相当于所有的感觉神经,自主神经大部分属于传出神经,但大动脉神经、颈动脉窦神经、迷走神经的肺部分支等若干神经是传入神经。

中枢即神经中枢的简称,指位于脑和脊髓灰质内的调节某一特定功能的神经元群。

传出神经是从中枢到效应器的神经通路,包括自主神经和运动神经。

迷走神经内的副交感纤维属于传出神经,为常考点。

∙ A.快速、精确而短暂∙ B.快速、粗糙而广泛∙ C.缓慢、持久而弥散∙ D.缓慢、迟钝而局限∙ E.相对局限和不灵敏(分数:7.50)(1).神经调节的一般特点是(分数:2.50)A. √B.C.D.E.(2).体液调节的一般特点是(分数:2.50)A.B.C. √D.E.(3).自身调节的一般特点是(分数:2.50)A.B.C.D.E. √三大调节各自的特点。

一般认为,神经调节比较迅速、精确而短暂,而体液调节则相对缓慢、持久而弥散;自身调节的幅度和范围都较小,相对局限和不灵敏,但在生理功能调节中仍具有一定意义。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两者都是∙ D.两者均否(1).参与光照视网膜引起瞳孔缩小的调节是(分数:2.50)A. √B.C.D.(2).小动脉灌注压升高时口径缩小从而控制血流量的调节是(分数:2.50)A.B.C.D. √(3).参与胃液分泌的调节是(分数:2.50)A.B.C. √D.(4).参与育龄期妇女月经周期的调节是(分数:2.50)A.B. √C.D.(1)光照视网膜引起瞳孔缩小是单纯的神经反射,瞳孔对光反射通路为:视网膜→视神经→视交叉→视束→中脑顶盖前区→Edingger-Westphal核→动眼神经→睫状神经→瞳孔括约肌。

(2)小动脉灌注压升高时口径缩小从而控制血流量的调节是自身调节。

(3)进食后,胃液的分泌开始增多。

其分泌的调节可按刺激部位的不同,人为地分为头期、胃期和肠期三个时期,实际上这三个时期几乎是同时开始,互相重叠的,它们都受神经和体液因素的双重调节。

(4)卵巢的周期性活动受下丘脑-腺垂体的调节,而卵巢分泌激素的周期性变化又使子宫内膜发生周期性变化,同时对下丘脑-腺垂体进行反馈调节。

因此参与育龄期妇女月经周期的调节是体液调节。

三、X型题(总题数:8,分数:17.50)14.细胞外液包括(分数:2.50)A.组织液√B.血浆√C.脑脊液√D.淋巴√分布于细胞周围的液体称为细胞外液,包括组织液,血浆及少量的淋巴和脑脊液等。

15.下列关于稳态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分数:2.50)A.维持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B.稳态是机体的各种调节机制维持的一种动态平衡状态√C.负反馈调节时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途径√D.稳态的调定点是固定不变的调定点是指自动控制系统所设定的一个工作点,使受控部分的活动只能在这个设定的工作点附近的一个狭小范围内变动。

调定点并非永恒不变,而是在一定情况下可发生变动,如发热时体温升高。

因此D项错误。

16.下列哪些器官活动与维持内环境稳态有关(分数:2.50)A.肺的呼吸√B.肾的排泄√C.胃肠消化吸收√D.血液循环√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温度、pH、渗透压和各种液体成分等的相对恒定状态。

肺的呼吸、肾的排泄、胃肠消化吸收及血液循环均参与了稳态的维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