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结工艺技术管理考试复习题一、填空题1铁矿石粉矿进厂条件大于8 mm粒级v 10%。
2、铁矿石块矿进厂条件小于8 mm粒级和大于45mm粒级v 10%。
3、原料烧结作业区原料产品质量内控标准中,碱度R波动超出土0.10时,产品质量出格。
4、原料烧结作业区原料产品质量内控标准,筛分指数(V 5mm > 10%寸,产品质量岀格。
5、烧结机利用系数是衡量烧结机生产效率的指标。
6、台时产量指标体现烧结机生产能力的大小,它与烧结机有效面积的大小有关。
7、火车输入的高炉用焦炭先贮存于焦炭贮仓,再进入焦炭堆场堆存。
烧结用固体燃料先贮存于焦炭贮仓,再进入燃料仓,烧结用生石灰由汽车直接运输到烧结。
8、烧结用固体燃料先贮存于焦炭贮仓,再进入燃料仓;烧结用生石灰由汽车直接运输到烧结。
9、取料量力求均匀、稳定,防止错取、混取。
10、二次料场有两个料条,一个混匀,一个取料,交替使用。
11、四辊破碎机的进料粒度越小,破碎效果越好,产量也较高。
12、原料场固体燃料的加工采用带预先筛分的两路破碎流程和不带预__________程。
13、内供、外供系统在组织生产时应做到勤检查,勤联系,保证系统高效运转,严格执行作业区、生产管理部指令,按要求精心组织,认真作业。
14、两种以上物料共用的胶带启动前要检查有无遗料,若有溃料要向中控室报告,并根据中控室的安排处理。
15、为保证下料量偏差在波动允许范围内,配料皮带电子秤每月必须检定一次。
16、正常生产时,按时称料,每次称料为3盘以上:每变一次配比或上料公斤数时,要连续称料达到标准为止,做到不断流、不跑流。
17、当烧结矿碱度出现异常时,要分析找出原因,调整铁料和熔剂配比,调整配比要考虑“滞后现象”,采取“打过头,再回头”的方法,同时要注意TFe与R互有影响。
18、新原料从配比变更至产生冷返矿、成品化学分析的滞后时间按当前上料量根据烧结机、环冷机机速确定。
19、预配料换堆期间操作坚持一台机用新料(小料量),一台机用旧料(大料量)原则过渡8小时-12小时以上,以减小烧结矿质量波动。
20、燃料配量应根据混合料在烧结机尾断面红层和燃烧情况进行调整,应满足烧结矿转鼓指数、筛分指数、FeO含量达到规定的要求。
21、氨法脱硫工艺中洗涤塔内洗涤循环浆液主要成分为氨水。
22、氨法脱硫工艺中脱硫塔内吸收循环浆液逆流接触产生化学反应脱除SO。
23、三体系管理方针:品质为先,顾客为本;遵守法规,全员预防;持续改进,和谐发展。
24、烧结矿合格品要求:TFe<± 1.0, R <± 0.10,转鼓指数》71,指标要求》97。
二、选择题(本题为不定项选择)1、DQL1000/1000 • 30堆取料机主要技术性能中的取料能力为(A)A 1000t/h ; B、1250t/h ; C、1500t/h ; D 2000t/h。
2、DQL1000/1000 • 30堆取料机主要技术性能中的堆料能力为(A)A 1000t/h ; B、1250t/h ; C、1500t/h ; D 2000t/h。
3、预混匀工艺流程主要内容有(ABCDA、进料;B预配料;C料场预混匀作业;D取料。
4、反击式锤式破碎机的优点有(ABCDA、破碎比大,效率高;B产品粒度均匀,过粉碎少;C适应性强;D板锤和反击板的磨损较大。
5、每次变更预混粉堆前均须经过准确计算,计算项目包括(ABCDA、配料比;B、TFe;C、CaQD、SQ2。
6、上料、缓料应先与(ABCD)联系,并按顺序开停各圆盘,保证搭头准确。
A、冷返矿;B、一次水;C、二次水;D、混合料矿槽。
7、点火温度高低通过控制煤气、空气流量及预热后煤气、空气的温度来调整,空气与煤气比例一般为2: 1,空气不足时火焰呈(B)A、蓝黑色;B、淡蓝色;C、暗红色;D、亮黄色。
8、混合料含碳过低时,其主要表现为(BD)A、机尾烧结矿断面冒出蓝色火苗,红层增厚,由于过熔而出现薄壁大气孔。
B机尾断面红层减薄,颜色暗红,气孔小,烧结矿发酥夹生料,强度不好。
C、主管负压升高,终点后移或机尾烧不透,废气温度逐渐下降。
烧结矿FeO升高。
D压差增大,终点前移,废气温度逐渐升高。
烧结矿FeO偏低。
9、点火温度高低通过控制煤气、空气流量及预热后煤气、空气的温度来调整,空气与煤气比例一般为2: 1,比例适当时,点火表面呈(D)A、蓝黑色;B、淡蓝色;C、暗红色;D、亮黄色。
10、正确控制点火负压和主管负压,减少有害漏风,充分利用抽风机能力达到较高的生产率是真空制度的重点。
11、混合料水份过大的主要表现为(A)A、料层自动变薄,给料圆辊有湿印,点火后料层表面翻黑色,机尾断面呈暗红并有湿泥层,严重时点不着火。
B料层自动变厚,点火炉往外喷火焰,并有小火星,严重时点不着火。
C机尾断面出现“花脸”D机尾断面红层厚度约占1/3〜2/5,气孔均匀,无“花脸”,无生料,灰尘少。
12、风箱和主管负压突然升高表明料层增厚或透气性变坏,可能由(ABCD引起。
A混合料水份过大或过小;B混合料含碳过高或粒度变细;C压料过紧;D料层表面过熔。
13、料层透气性变坏,会使主管负压升高,压差减小,终点后移,废气温度逐渐下降。
引起料层透气性变坏因素有(ABCDEA水大;B水小;C碳高;D碳低;E、混合料粒度过细。
14、生产过程中发现下列情况应紧急停TDLS2690椭圆等厚振动筛。
(ABCDA、运转中筛箱突然发生剧烈振动、异常响声或筛箱出现横摆。
B传动轴脱落,或双电机中某一台损坏,造成单机运行。
C振动器抱死,筛子压死。
D筛板断裂、脱落。
15、发现下列情况应及时停环冷机(ABCDA、环冷机打滑压死。
B卸料漏斗堵料。
C台车变形,运转时影响正常搭头引起卡住或在卸料曲轨处掉道。
D密封罩下沉或挂钩脱落卡住台车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台车脱轨。
E、冷却环下托轮有两个以上不能托住冷却环,冷却环发生偏斜。
16、烧结原料对燃料要求(ABD)A、固定碳高;B、灰分低;C、挥发分高;D、硫分低。
17、烧结点火应满足如下要求(ABC)A、有足够的点火温度;B、有一定的保温保持时间;C、适宜的点火真空度;D、有一定的电火炉温度18、配料的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采取的配料方法,目前配料方法有(ABC)A、容积配料法;B、质量配料法;C、按化学成分配料法;D、连续式配料法。
19、混合料水份的目测判断(二混以后)水份适宜的表征有(B)A、料中球少粉状料多,手捏不易成团,松手自动散开呈粉状。
B料中球少并呈团状(更大时则成泥),手捏成团,松手不散,指压易出指印,有反光。
C料中大量呈球状,手捏成团,松手不散,指压裂开,大多散成小料球,有一定反光。
D、料中大量呈球状,手捏不易成团,松手自动散开呈粉状。
20、提高混合料温度的主要方法有(ABCD)A、返矿预热;B、生石灰预热;C、蒸汽预热;D、热空气或热废气预热。
21、《进厂原料管理办法》中对S、P、As和Pb的要求分别是(ABDC)(要求顺序正确)A、w 0.2%;B、w 0.25%;C、w 0.015 ;D、w 0.07%。
三、判断题(对的打“ V,错的打“ 乂”1、发现空气压力低于1.5kPa不能维持生产时,应停烧结机系统,立即关闭煤气阀,同时停止配料室上料。
(V2、二次混合的主要作用是对一次水作少量的补充、调整,使混合料在筒体内经过滚动、磨擦形成大量坚实的小球。
二次混合后的水份指标应控制在 6.0〜7.5 %。
(马3、发现点不着火或者点燃后又熄灭时,应立即关闭烧嘴的空煤气阀门,按“点火前的准备”程序详细检查,找出原因并排除后,再按“点火操作顺序”重新点火。
(V4、点火温度太低,料层表面欠熔,呈生料颜色,表层烧结矿强度差,返矿量增加,成品率降低。
(V5、点火温度太高,会引起料层表面过分熔化起硬壳,透气性变坏,烧结过程减慢,产量降低。
(V6、烧结系统全部启动正常后,启动电子皮带秤和配料圆盘上料,同时通知冷返矿、生石灰、一二次混合机及混合料、铺底料矿槽、烧结机等岗位进入生产操作状态。
(V7、烧结作业区采用TDLS椭圆等厚冷矿振动筛对烧结矿进行两次筛分。
(X)8、发现煤气低压不能维持生产时,应停烧结机系统进行烘炉,同时停止配料室上料。
若煤气压力低于 4 kPa或断煤气时,立即关闭煤气阀,停点火风机止火,打开煤气放散阀,8分钟后通知抽风机关废气阀,最后关闭烧结机电源开关并将调速电位器置零位。
(V9、经常检查环冷机冷却效果,台车宽度上布料应均匀,入口、出口下料应正常。
发现冷却不好应及时向中控室反映或与烧结机岗位联系,调整环冷机操作和烧结机速度。
(X10、为减少烧结矿粉末,满足高炉需要,烧结矿出厂前必须经过整粒系统进行筛分。
(V11、烧结燃料最适宜的粒度是0.5〜3.0mm。
(V12、预配料化学分析样每日早班取一次,熔剂、燃料理化分析样每班取一次,特殊情况下加取特别样。
(X13、在混合料水、碳、粒度组成、料温等因素波动明显时,一般应固定料层厚度,通过增减机速,控制烧结终点在13#风箱位置。
(X14、停电时,立即关闭煤气阀切断煤气,将点火炉烧嘴的煤气和空气阀门关严,打开煤气放散阀,最后关闭烧结机电源开关并将调速电位器置零位。
(W15、新原料从配比变更至产生冷返矿、成品化学分析的滞后时间,按当前上料量,根据烧结机、环冷机机速确定。
(力16、点火完毕后,关闭烧结平台煤气支管放散管阀门,上料生产,点火温度正常后,关闭点火炉煤气放散管阀门。
(X)17、当机速调整未超出1.0 ~ 1.5 m /min范围仍不能控制烧结终点在13#风箱位置时,可适当增减料层厚度。
(X18、为了提高烧结矿强度,增加燃料配比,燃料配比越高,烧结矿强度越好。
(X)19、一、二次混合加水原则上一混不加或尽量少加,二混一次加够,充分利用二次混合机制粒造球的效果。
(X20、根据料层透气性,一般控制炉膛负压在0〜30Pa,压料深度在0〜20mm (V)21、同一烧结机一天内产生5批废品或连续产生4批废品,属于二级质量事故。
(V)四、简答题1、如何目测判断矿粉的水分?答:矿粉经手握成团有指痕,但不粘手,料球均匀,表面反光,这时水分在7%〜8%;若料握成团抖动不散,粘手,这时矿粉的水分大于10% ;若料握不成团经轻微抖动即散,表面不反光,这时的水分小于6%。
2、简述烧结矿FeO生产的机理?答:烧结在还原性气氛强的情况下,也就是配碳很高的情况下,C和CO容易与高价铁的氧化物反应,生成FeO。
FeO在烧结过程中不是单独存在的,它可以形成少量的浮氏体Fe x O,大部分FeO与SiO2和CaO在燃烧带的高温下形成铁橄榄石和钙铁橄榄石[CaO x FeO2-x SiO?(x=0.25〜1.5)]。
此种矿物具有较高的强度,但还原性较差,因此烧结矿要求降低FeO,关键在于控制反应气氛(氧化性气氛)和燃烧带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