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科学上册-1.4《科学测量》教案-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上册-1.4《科学测量》教案-浙教版

最新2020-2021学年秋季七年级科学上册
科学测量
引入
提问:什么是温度?
师:对于这个问题,你们一下子很难回答。

那我们先来感受下温度。

小活动:
让一位学生先把手浸入冷水的烧杯中,说下自己的感觉,再把手浸入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中,再说下自己的感觉。

预设:冷的,冰的。

提问:什么是温度?
预设:温度就是能够表示有多热,有多冷。

物体的冷热程度。

再请一位同学感受下冷水,确认是冷的,再感受下冰水混合物,确认是冰冷的。

(稍微停留一段时间。

再把手放到冷水中,让他说说感受。

预设:水是热的。

原来那杯冷水,为什么你说它是热的呢?这到底是冷还是热?
师:仅凭感觉来判断温度的高低是不可靠。

师:那么我们必须借助工具。

什么工具?温度计。

新课
一、认识温度计
出示温度计
师:温度计的原理是什么?它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先来认识下温度计,看看它有哪些结构。

(按照顺序,出示玻璃泡、玻璃管、液柱、刻度)
(板书)结构:玻璃泡、玻璃管、刻度
老师把温度计放入冰水中,让学生观察酒精柱的变化。

(观察到下降)
提问:里面酒精的体积发生了变化吗?
预设:体积变小了。

师:如果,我把温度计放到一杯热水中,里面酒精的体积会发生什么变化?
预设:体积变大了。

提问:那温度计的原理是什么?
预设:热胀冷缩。

(板书)物质的热胀冷缩。

师:我们可以根据液柱上升的高度就能知道温度的高低,液柱高一点说明温度高一点,液柱低一点说明温度低一点。

那这样能不能测量温度的高低?
预设:还无法测量。

师:回忆一下,在长度测量时,我们把1米规定为一个公认的标准,其它的长度都和1米这段长度在进行比较。

在温度测量时,我们把1℃规定为一个公认的标准。

师:但是公认的标准不能随便规定,要有一定的科学性,一定的稳定性,最好找到一个永远也不会变的标准。

(老师把温度计放入冰水混合物的烧杯中)
师:科学家们做实验时候,把一支玻璃管放到冰水混合物中,他们发现只要冰和水同时存在,无论外界温度如何变化,玻璃管里的液面既不上升也不下降。

无论是谁,都是这个结果。

这是不是很奇特?这个温度就是比较稳定的。

在玻璃管上就找到了一个固定点。

科学家们又把这支玻璃管放到沸水中,只要水在沸腾,他们发现无论外界温度如何变化,玻璃管的液面就是既不上升也不下降。

这是不是也很奇特?这个温度又是比较稳定的。

在玻璃管上又找到了一个固定的点。

师:这一段温度,是不是不变的?
师:科学家为了简便也为了直观,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的温度定位0,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100,在这之间划分了100个等份,每个等份就规定是1℃。

师:只要里面的液体膨胀,每上升一小格,就表示温度就上升……(1℃)?液体一收缩每下降一小格,就表示温度下降……(1℃)。

师:那么我们平时说的我们今天温度29℃又是指什么意思呢?
师:其实很简单,就是比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高了29℃,也就是在温度计里的液体能够膨胀这些体积。

PPT认识下液体温度计
【活动一】观察温度计
按照表单上的要求填写。

师:比较两支温度计,你发现了什么?
1、体温计测量的范围要小,酒精温度计要大。

2、体温计测量的要精确,酒精温度计要差些。

师:测量时,我们可以拿一支体温计去测一杯热水吗?
二、正确使用温度计
自学P24
学生先说,老师后归纳,再练习。

【活动二】使用温度计
1、测气温
2、测水温每组上一位同学来取水。

3、测体温学生先演示,让学生指出问题,再老师指出问题,解释,最后学生操作,结束后汇报。

看看根据数据是否有错误。

三、其它几种温度计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