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ICU院感

ICU院感

• 5、接触病人或操作前后均要洗手。
• 6、接触病人污染物或疑似污染时应戴 手套操作,操作后立即摘除手套,严 禁戴任何手套接触非污染区域和物品。
• 7、每天用消毒液(500mg/L含氯溶液) 擦地。各室墩布分开,有标记。
• 8、每日清洁床单位,换下的脏被服不 随地乱丢,严禁在病室内清点被服。
• 9、每日擦床旁桌,一桌一布,用后消 毒液(500mg/L含氯溶液)浸泡,清洗晾 干
• 外源性:病原微生物来自病人体外
–已感染的病人及带菌者 –环境储源:ICU的环境或液体可成为
某些病原微生物存活并繁殖的场所
传播途径
空气传播
• 定义:病原微生物经由悬浮在空气 中的微粒。
• 分为:飞沫型、菌尘型、医源型
接触传播
• 直接接触传播:病人或医务人员直接 (不经媒介)与感染源接触而获得感 染。
• 间接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媒介物 (如污染的手及器械等)传给易感者。
• 侵入性操作:是医院中特有的传播方 式,较常见
+
物品
直接感染
间接感染
血液/体液传播
• 血液、血液制品、输液制品在采用、 制作、包装、运输、保存、输注等 操作过程中遭污染而造成感染
科室设置
• ICU应设在相对独立的区域 • ICU的床位设置,有个隔离病房 • 设洗手设备和物品 • 室内有良好通风设备,有条件安装层
流空气净化装置。 • 配置静脉高营养配制室、消毒室
进入ICU的规定
1. 进入病房后按规定着装,离开病房时更换 便装。工作区域划分规范,明确清洁区、 污染区及半污染区。
2. 进ICU时必须带口罩帽子和换鞋(软 底鞋)
3. 软底鞋每天用含有效率500mg/L消毒
• 4、医务人员无菌操作时,必须严格执 行无菌操作规程。
• 13、呼吸机管道每周更换1~2次,有明显分 泌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螺纹管冷凝水及 时倾倒,湿化器添加水使用无菌用水,每 天更换;
• 14、在病人转出、死亡后对病人单位进行 终末消毒,用500mg/L含氯溶液擦拭,长期 住院病人每周擦拭1次病床
传染病病人消毒隔离
• 1、病人安置单人房间,就地隔离。——除 特护、医生必须检查、处置外,其他人包 括医务人员不得进入。穿隔离衣进病室, 一次一件或在病室门口正确悬挂。
探视人员的管理
• 1、限制探视时间,病房探视时间每天30分 钟
• 2、每位患者每次只能有一位家属探视,进入 ICU前必须在工作人员指导下更换隔离衣、 戴鞋套、洗手或消毒,如遇到抢救或操作时, 则停止家属探视,待患者病情允许时,家属方 可探视
• 3、探视人员不可调节或触摸各种仪器设备; 不要打手机,以免干扰监护仪信号;不要谈论 有碍患者健康的事宜;请勿在病床上坐卧;请 勿在病房吸烟、来回走动、大声喧哗以便 保持病房整洁安静;
• 2、操作时戴双层橡胶手套。正规操作,尤 其抽血、静脉输液等有创操作。
• 3、病房尽量配备一次性物品,重复使用的 医疗器械及其他用品相对固定,各种器械、 抢救监护设备、隔离衣等,不得与他人共 用。
• 4、单位隔离:一切物品要放在病人室内处理:分 泌物、排泄物用含氯溶液1000mg/L溶液混合搅 拌,浸泡30分钟后倒入杂用室的池内;针头、输 液管路、敷料放在屋内的盒子里,外套黄色医用 垃圾袋,双层结扎;注明隔离;被服、隔离衣放 在黄色医用垃圾袋,双层结扎,注明隔离。
重症监护病房怎么样预防院感
重症监护室
ICU医节
ICU病人的易感性
–病情危重,免疫功能下降 –侵入性诊疗技术的应用 –长期大量应用抗生素 –饥饿、低蛋白饮食和静脉高营养
感染源
• 内源性:微生物来自病人体内或体 表的正常菌群或条件致病菌,包括 外来的定植菌
• 5、医疗器械消毒处理:严格按<消毒技术规范> 进行操作。
• 6、病人出院、转科、死亡后、病人用过的被单、 床单、枕套等必须全部更换,经消毒后再清洗; 病人污染的环境必须作终末消毒处理。
• 7、医护人员防护: • (1)医务人员应穿戴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
(手套、口罩等) ,必须时穿隔离衣,套 鞋套。 • (2)离开病房时,严格洗手,并使用手消 毒剂。 • (3)严格探视制度。 • (4)非该病区工作人员需进入时,应经该 病区医务人员许可,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 度。
• 10、合理使用冰箱,物品放置有序,有定 期清洁,无私人物品。
• 11、专人专用物品包括下列各项:监护仪, 呼吸机,引流管、 引流瓶、吸痰管、呼吸 机管道、吸氧管、雾化吸入螺旋管、面罩、 听诊器、便盆、量尿杯、暖壶、止血带、 餐具等。
• 12、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必须应用不同颜 色的垃圾袋严格分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