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音障碍
构音器官评定
方法:安静状态下观察及通过指示或模仿,做粗 大运动,评价以下项目:
部位: 形态:确认构音器官的形态是否异常偏位及异常运动。 程度: 判断异常是属于中枢性、周围性或失调性。 运动速度:确认单纯运动或反复运动,是否有速度低下 或节律变化。 运动范围有否限制,协调运动控制是否低下。 运动的力: 运动的精巧性、正确性、圆滑性。
三、发音训练
(一)发音启动 呼气时嘴个圆发“H”音口形,然后发“A”后发“HA”音。 发摩擦音口形,发“S……U”。 局部按摩和放松动作;打呵欠动作。 弛缓型伴喉内收肌瘫痪可做: 双手握拳,举至胸水平,然后双臂突然向下摆动,同时呼气,从口腔排除气体。 双手将胸壁按住,呼气时向内推并从口腔排除气体。 双臂举至肩水平,肘部屈曲,双手十指交叉,然后突然用力将手分开,同时呼气(用嘴)。 可深吸一口气,在呼气时咳嗽,然后逐渐把咳嗽变为发元素。 (二)持续发音 1.一口气尽可能长时间得发元音,用秒表记录持续发音时间,最好能够达到15~~20秒。 2.由一口气发单元音逐步过度到发两个或按个元音。 (三)音量控制 1.指导病人持续发“M”音。 2.“M”音与元音“AIU”等元音一起发,逐渐缩短“M”音,延长元音。 3.如发M音有困难,可发N音。 4.朗读声母为“M”的字、词、词组、语句。 5.保持松弛体位,婶呼气后数1——20,音量尽量大。 6.音量由小到大,然后由大到小,或音量一大一小交替,或者发元音时音量逐渐改变。
构音障碍的分类
2、器质性构音障碍 常见原因:
(1)先天性唇腭裂 (2)先天性面裂 (3)巨舌症 (4)齿列咬合异常 (5)外伤致构音器官形态及机能异常 (6)神经疾患致构音器官麻痹 (7)先天性腭咽闭合不全
构音障碍的分类
3、功能性构音障碍 指错误构音呈固定状态,但找不到作为 构音障碍的原因。即构音器官无形态异常 和运动机能异常,听力在正常水平,语言 发育已达到4岁以上水平,则构音已固定化。 原因不明,可能与语音的听觉接受、辨 别、认知因素获得性构音动作技能的运动 因素与语言发育有关的因素有关。 大部分病例提高构音训练可以完全治愈。
调音
在说话时通过声门以上各个器官的协调运 动产生语音的过程称为调音。 调音器官:双唇、硬腭、软腭、咽、舌、 下颌、鼻腔。
构音障碍的分类
1、运动性构音障碍 定义:指由于神经病变、与言语有关肌肉 的麻痹,收缩力减弱和运动不协调所致的 言语障碍。 类型:痉挛型构音障碍、弛缓型构音障碍、 失调型构音障碍、运动过强型构音障碍、运 动过弱型构音障碍、混合型构音障碍
语调训练
语调不仅是声带振动的神经生理变化,而且也是说话者转达情绪和感情的方 式。 练习元音的升调与降调 示范,让其模仿 简单陈述句,命令句的语调(降调) 疑问句用升调 七、非言语交流方法的训练 图画板、词板、句子板
轻到中度构音障碍的治疗
康复生理途径:1、呼吸2、喉3、腭和腭咽 区4、舌体5、舌尖6、唇7、下颌运动 1、构音改善的训练:舌唇运动训练、发音 的训练、减慢言语速度、辨音训练、利用 患者的视觉途径。 2、克服鼻音化的训练:推撑疗法、引导气 流法、使用腭托 3、克服费力音的训练
轻到中度构音障碍的治疗
4、克服气息音的训练 推撑疗法、[ama]、注射硅 5、语调训练 音阶、可视语言音量训练器 6、音量训练 呼吸训练、声控玩具
重度构音障碍
1、手法 (1)呼吸 (2)舌训练 (3)唇训练 2、增强或替换交流系统 图片板、词板和句子结构板
二、构音障碍的评定
(一)构音器官检查 目的:通过构音器官的形态及粗大运动检查来 确定构音器官是否存在器质性异常或运动性 异常。可结合临床医学、实验室检查、言语 ——语言评价才能诊断。 范围:肺、喉、面部、口部肌肉、硬腭、腭咽 机制、舌、下颌、反射。 用具:压舌板、电筒、长棉棒、指套、秒表、叩 诊锤、鼻息镜等。
二、发声
1、呼吸运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呼吸器官:肺、支气管、气管、胸廓、横膈、腹肌
2、说话时的呼吸
条件: (1)呼气时要有一定压力; (2)呼气压要能维持一定时间; (3)能适当控制呼气压水平 呼气保持:说话时,由于呼吸肌的运动使呼气压保持在必要的水平。
3、喉 软骨、肌肉、关节
第一节 言语产生的机制
一、大脑的控制和调节 肌肉肌腱的 大脑皮层思维 听觉反馈 意识性反馈 过程引起 肌肉肌腱的 意识性反馈 来自肌肉肌腱 对呼吸肌、发声、构音 肌肉肌腱的 的非意识性反馈 肌一系列的神经指令 非意识性反馈 神经指令 时间上重叠 呼吸 互相影响 发声 神经指令 时间上重叠 发音 互相影响 言语
一、松弛训练
手和上肢的放松 将注意力集中在上肢和手,同时要继续感到双脚、双腿、臀部、腹部 和胸背部的松弛。 紧握拳,然后持续几秒后放松,反复数次。 双上肢向前举到肩水平,保持3秒,然后放下,反复数次。 将上述动作结合起来做,在平举上肢时握拳并保持3秒钟,后放下双 臂,双手松开反复数次。 提醒病人注意紧张感和放松感的对比,如果手的感紧张可平稳地抖动 手腕,直到放松。 肩、颈、头的放松 双肩 头向前下,后仰、转头 治疗师手扶 皱眉、皱额 紧闭双唇,放松 下颌上下移动,旋转 皱脸
构音障碍
构音障碍的定义
构音障碍是指由于构音器官先天性和后天 性的结构异常,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所致 的发音障碍以及虽不存在任何结构、神经、 肌肉、听力障碍所致的言语障碍。 主要 表现可能为完全不能说话、发生异常、构 音异常、音调和音量异常和吐字不清。
主要内容 言语产生的机制 构音障碍的评定 构音障碍的治疗
构音器官检查记录表
见表3—7 构音器官的检查 I 呼吸(肺) II 喉功能 III 面部 IV 口部既然检查 V 硬腭 VI 腭咽机制 VII 舌 VIII 下颌(咀嚼肌) IX 反射
(三)构音检查
概念:构音检查是以普通话语音为标准结合类 似运动对患者的各个言语水平及其运动障碍进 行系统评价。 房间及设施要求 安静、通风、隔音及吸音好 一张训练台、两把无扶手椅 可对坐或侧面坐 检查用具 单词图卡50张、录音机、记录表、压舌板、卫 生纸、消毒纱布、吸管
检查范围及方法 构音类似运动检查
15个代表性,[f] (f), [p] (b), [p’] (p), [m] (m), [s] (s) ,[x] (x), [s] (sh), [z] (r), [t](d), [t’] (t) ,[n] (n), [l] (l), [k](g), [k’] (k), [x] (h). 结果分析 错音 错音条件 错误方式 发声方法 错法 被刺激性 [k] [a] [0] 结合时 [t] + + + 构音类似运动 错误类型 + 齿龈化、臵换 总结 词头 词头以外 (1)[t] [t’] [k] [k’] 正常 省略歪曲 [p] [p’] [f] 尚可 省略 (2)[ts] [ts] [s] [ts] [ts’] [s] 硬腭化 臵换
六.语言的节奏训练
语言的节奏是有音色、音量、音高、音长四个要素构成的,其中任何一个要 在一定时间内有规律地交替出现就可形成节奏。 音色 音量 音高 音长 押韵 重音 平压和语调 速度和停顿
重音与节奏训练
呼吸控制可使重音和轻音显示出差异,从而产生语言的节奏特征。 为了促进节奏的控制可让病人朗读诗歌。 利用生物反馈技术,把声音信号变为视觉信号可加强病人对自己语言的调节。 强调重音由说话人决定。 日常会话中重音的辨认。
三、发音训练
(四)音高控制 1.扩大音高范围,指导病人唱音阶。 2.当病人的音高建立后,可进行“滑移”训练,它是语调训练 的前提。 3.病人模仿治疗师做下列练习。 (五)鼻音控制 鼻音过重是指发音时,鼻腔共鸣的量过多,通常由于软腭、腭 咽肌无力或不协调造成。 深吸气,鼓腮,维持数秒,然后呼出。 使用直径不同的标杆,放在口中吹气。 练习发双唇音、舌后音等。 练习发摩擦音。 唇、鼻辅音交替练习。
检查范围及方法
会话 可通过询问患者姓名、年龄、职业、发病情况观察是否可以说、音量、音调 变化、是否清楚、气息音、粗糙声、鼻音化、震颤等,一般5分钟即可,需录 音。 单词检查 50 个单词图片 应用国际音标 患者自述,不能者复述引出 记录方法: 正确 臵换 省略 歪曲 无法判断 复述引出 鼻音化 四声调错误要在单词上面或角上注明。 (3)音节复述检查 140个音节,常用 目的:在病人复述时观察发音点的同时注意患者的异常构音运动,发现患 者的构音特点规律。 (4)文章水平检查 通过在限定连续的言语活动中,观察患者的音调、音量、韵律、呼吸运动。
四、口面与发音器官训练
(一)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 肌肉收缩力量、时间、运动范围、运动速度和准确性与方向对产生正常言语 是至关重要的。 运动性言语的各方面,包括呼吸、发音、共鸣、发音动作和语调。 发音动作要求颌、唇、舌、腭的功能正常。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 感觉刺激 冰、软毛刷 压力、牵拉与抵抗 压力:骸舌肌、舌骨 牵拉:轻击收缩的肌肉 抵抗:指对运动施加一个相反方向的力量,以加强这一运动 (二)发音器官训练 首先,集中训练运动力量、范围和运动的准确性,随后再进行速度、重复和 交替运动训练,这些运动产生争取的、清晰的发音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