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纪昌学射

纪昌学射

纪昌学射教学目标:1.学会写“昌”字,与“冒”的区别,会写“妻、刺、绑”3字。

2.积累并理解与“眼力”有关的词:睁、眨、注视、聚精会神地盯,并能再写几例。

从字里行间体会刻苦的意义。

3.读懂《纪昌学射》寓意,并读纪昌与飞卫有丰满的认识。

教学过程:1.说寓言。

1)先前我们学过很多寓言,你能想起来吗?2)“寓言”是带着哲理的小故事,书店有种书叫《小故事,大道理》,说的就是寓言。

2.识课题。

1)纪昌学射。

■课题里藏着一个人的名字。

谁?(纪昌)■课题里藏这一件事情。

(学射)。

谁能连起来说说“纪昌学射”的意思?■注意“昌”字的书写,两个扁扁的“日”,可不能写成“冒”。

2)质疑课题为什么?怎样学?向谁写?结果?师:先解答你们第一个问题礼、乐、射、御、书、数师: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现在你知道她为什么要学射箭了吗?这是古代学校教育的必学科目之一。

其他的问题你们从文中就能找到答案。

3.读课文。

读两遍。

第一遍大声读,读准确了;第二遍轻轻读。

边读边想:寓言讲了些什么?要告诉我们什么?4.读书交流。

师:这篇课文只有两个生字,出示:虱子妻子指名读师:两个字都是轻声,翘舌音也很准。

见过虱子吗?师:怎样的?打个比方让大家知道它很小。

(像芝麻、逗号)它可不是个好东西,要吸血,经常不洗头的同学要小心了。

师:谁再来读一遍第二个词语。

妻子的妻是要求会写的,我们先来看看古代这个妻字怎么写?(出示小篆体——妻)师:像牛头一样的是扫帚,像又一样的是一只右手,古代的人认为,女孩子成为了别人的妻子就要拿起扫帚,干家务。

这个妻就是这么造出来的。

一起再来一遍,看老师写一遍,请你在书上写一遍。

1)课文有两个人物很重要:一个是纪昌,还有一个是谁?(飞卫)你知道他们关系吗?读课文第一段: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

有个叫纪昌的人,想学习射箭,就去向飞卫请教。

2)交流解疑,小结课文内容。

现在我们清楚了:有一名射箭能手叫什么?(飞卫)。

有一个很想学射箭的人叫什么?(纪昌)。

飞卫师傅教纪昌徒弟什么呢?(练眼力)。

结果呢?(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3)你觉得纪昌是一个怎样的人?4)质疑。

故事就这么简单。

你想问什么?纪昌学射,师傅为什么教他练眼力?纪昌为什么能成为“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纪昌与飞卫,谁的本领更高?……5.研究“眼力”。

发现两段文字的写法飞卫向纪昌提要求的句子谁来读?指名读这是飞卫提出的要求,出示:练习要求谁能来读读纪昌是怎么练的?指名读这是写纪昌怎么联练习的。

出示:怎么练习练的结果怎么样?谁来读一读。

一起读你有没有发现这两段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之处?第一次练眼力我们先走进纪昌第一次练眼力的画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请同学们读一读,哪些词语引起了你的关注?睁大注视你们会注视吗?我们来做做注视的动作。

你们不是注视,联系上下文看看课文中怎么样的看才叫注视?(盯住,不能眨一眨)对呀,不能眨眼睛,你们刚才眨了很多次了,当然,这也难怪你们,因为眨眼睛是人正常的生理活动,我们的眼皮就好像是窗帘,它经常要做开开关关的工作,正常人,一分钟大约要眨十多次。

如果你两分钟不眨眼睛,你会感到很酸,甚至还会流泪。

我们来看看纪昌是怎么注视来回穿梭的梭子的。

播放视频。

请同学们盯紧纪昌的眼睛。

你们的眼睛感觉怎么样?纪昌呀,纪昌,既然这么累,就算了吧,不要练了。

第一天,妻子织布的时候,生接读第十天,第100天,第700天,第730天,齐读就是这个注视花了730天,两年以后,她得练习有了成果。

下面这些句子,有沙子进入他的眼睛,也不眨一下。

晚上睡觉,整夜不用闭眼睛了。

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

都是他练习的结果的表述,如果让你诉说他的本领高,你最想用哪个跟人家说?先自由读因为第三句最能说明她得功夫相当到家了。

是呀,人的眼皮中布满的神经,只要稍微刺一下,就会很痛,而纪昌却眨也不眨一下,足见他的眼力相当到家了。

师:两年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

“到家”什么意思?生;炉火纯青、出神入化。

师:原来形容“水平高”,还可以用“到家”一词来形容啊。

我形容“写字水平高”可以说——形容“射箭水平高”,可以说——形容“一个人很愚蠢”也可以说——读结果这一句。

出示第二次练眼力我们再来看他第二次练眼力,飞卫有提出了要求。

出示第二次练习的句子,你特别关注那些词?哪个词与眼力有关?每天,聚精会神给聚精会神找近义词他聚精会神的盯着虱子,总会有一些事情干扰着他。

(学生充分地说)功夫不负有心人,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

你有什么话想说?不可思议更不可思议的还有,原文写到:三年之后,如车轮焉。

以睹余物,皆丘山也。

你是不是模模糊糊懂它的意思了?再读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

师:第一次练眼力,纪昌练习了整整两年;第二次练习,纪昌整整练习了三年,让我们更敬佩地来读一读。

2、3两个自然段带给我们太多的感动,我们配合起来读一读。

配古筝曲生读句子。

师:五年了,纪昌就学习了“眼力”,让我们记住这些词语:睁大注视眨盯。

现在,我们知道了“眼力”的意思是与眼睛有关的技能。

师:就这样,经过一番勤学苦练,纪昌终于学成了。

读: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师:“百发百中”是什么意思?生:……师:射第101次能不能中?——每一箭都能射中。

生:射箭和打靶和准确。

师:学成后的纪昌一直有个疑惑想问师傅,有一次,他问师傅:师傅,我是来您这里学射箭的,您为什么教我练眼力呢?师傅会怎么回答呢?想一想,写在书上。

生:因为这些是射箭的基础啊。

师:你能用“只有……才……”来说说“眼力与百发百中”的关系吗?生:……师:是啊,纪昌也明白了,你们也明白了。

这就是《纪昌学射》告诉我们的道理,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基本功开始。

据我所知,练习射箭,不光要练习眼力,还要练习开弓、放箭,这是不是还要有臂力呀?第三次,纪昌又去了,飞卫还是不满意,他说:出示:纪昌第三次去拜见飞卫,飞卫说:“虽然你眼力已经不错,但是你的臂力还不行,你回家再好好练练吧。

”纪昌回家后,有开始练起来。

现在要发挥你的想象,他怎么练臂力,结果如何?拿出练习纸。

指名读,现场修改。

是的,是要这么练臂力,你看,课文中写练开弓,练放箭,写了几句话?就一句话,写了练开弓,练放箭,倒是练眼力,作者写了两大段,同学们,这是为什么?眼力是第一要义,他关注了作者是怎么写的,因为练眼力是第一基本功。

师:《纪昌学射》这一寓言故事选自《列子·汤问》。

寓言故事中的《纪昌学射》就这样结束了,在历史典故中的《纪昌学射》的故事却远没有结束。

纪昌一心想成为天下第一,于是就有了下面的故事——纪昌既尽卫之术,计天下之敌己者,一人而已;乃谋杀飞卫。

师:读得懂吗?但你一定读懂了一句“乃谋杀飞卫”。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纪昌所有的射向飞卫的箭都被飞卫回射的箭击落在地。

纪昌跪在地上,请求飞卫饶恕,飞卫说:“你是我的孩子,我怎么会伤害你?”纪昌后悔不已。

而读懂了这部分故事,你也一定会领悟纪昌为什么不能成为“天下第一”的道理,这是又一个寓意了。

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

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

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

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

”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

二年之后,虽锥末倒眥,而不瞬也。

以告飞卫。

飞卫曰:“未也,必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

”昌以牦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旬月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

以睹余物,皆丘山也。

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竿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

以告飞卫,飞卫高蹈拊膺曰:“汝得之矣。

”据说纪昌是天下最伟大的射手。

一周朝的天子到庭之山狩猎,成群的侍从紧随其后。

浩浩荡荡的人马激起的尘土像黄云一般扩散开来,在空中凝结,然后又像烟丝一样飘落。

草丛中的鹿和野兔早已吓得四散而逃,找不到箭靶的射手只好向田间的农夫射击,向他们的狗射击,向耕田的牛射击。

当这些目标都逃掉之后,他们只好继续打马前行。

周王扬起了白嫩的手,大队人马在一片树林前停了下来。

人们急切地东张西望,想看清猎物在何方。

周王从扎着金箍的箭筒中挑了支粘着白羽的箭,又把它搭在镶嵌了宝石的牛角弓上。

一道白光,箭消失在一棵芙蓉树的树冠里。

大家齐声喊“好箭法——”。

谁料到这时竟然传来一阵怪异的笑声,众人莫不大惊失色。

原来,树上有只白猿把箭接在了手里,笑声正是从那里传来。

周王恼羞成怒,再次拈弓搭箭。

可是,这之箭又被那只白猿接住了,而且引来的笑声比先前更嘹亮。

大家都默不作声,连最会拍马奉承的太监也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周王强忍怒火,射出了第三支箭。

这次他换了把更重的弓,更加仔细的瞄准,然而这支箭还是被白猿接住了。

白猿又肆无忌惮地大笑起来。

每个人都惊慌失措,不知天子要如何发泄内心的愤怒。

将军们命令手下的士兵将这棵树团团围住,打算万箭齐发,将这只可恶的白猿射成一只豪猪,就连一片树叶也留不下。

最会射箭的纪昌被叫来。

他抽出一支粘了黑羽的箭,搭在他那把八石重的强弓上,瞄准了那只白猿。

如果他射不中这只白猿,那么天下再也没有人能射中这只白猿了,大家都这样猜测,并且摒住了呼吸;就连战马也不再打喷嚏,警觉地竖起耳朵,用那又大又湿润的黑眼珠盯着纪昌。

一切都静悄悄的,如果仔细听的话,就能听见箭筒里的箭由于干燥而发出轻微的“辟剥”声,树枝上的嫩芽因为正在生长而发出的“沙沙”声。

这时候,奇怪的事情发生了——那只白猿认出了纪昌,紧张地在树干上来回走动,最后竟然哭了起来,并不时仰天长嚎,告知伙伴自己的死期已至。

纪昌犹豫了一下,仿佛窥探到了自己的命运。

但他最终还是射出了那支箭。

白猿从树上跌落下来,仰面朝天地死掉了。

周朝的天子赞叹道:纪昌真是天下第一神射手啊。

二昌死期将至,不免回忆起几十年前的一件事来。

那时候他是一名出色的猎人,但还不是天下最好的射手。

虽然在乡间的历次比赛中,他都比别人射得更准,他的箭飞行的轨迹飘忽不定,不可捉摸。

但别人都说:天下最好的神射手是个叫飞卫的人,此人隐居在鹿台山。

于是,纪昌决心去会会这位神射手。

他历尽千难万险最终来到鹿台山找到了飞卫,说要和他比试一下射箭的本领。

纪昌先射了一箭,射中了空中一只鸟。

飞卫大笑起来,轻轻地摇了摇头。

于是纪昌又射了一箭,射中了水中一条鱼。

飞卫还是笑着摇头。

世人都说天上的飞鸟和水中的游鱼最难射中。

然而飞卫却以为这只是雕虫小技。

纪昌被激怒了,他等待着飞卫射出他的那一箭。

飞卫提起弓,不经意地射了一箭,射穿了一片正在飘落的树叶,却没有改变它飘落的轨迹。

那片树叶只是在空中停了一秒钟,仿佛犹豫了一下,然后又慢慢地落下来。

纪昌的心中一阵刺痛,这一射朴实无华然而却让纪昌彻底折服了。

他决心向飞卫学习射术。

三好的射手应当有鹰一般的眼力,且能处乱不惊。

于是,纪昌回到家里,盯着妻子的梭机看了三年,最后终于能看清梭子运行的每一条轨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