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宏观经济学》自测试题(二)

《宏观经济学》自测试题(二)

《宏观经济学》自测试题(二)______系专业______ 学号____ 姓名_________ 分数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A、价格决定理论B、工资决定理论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汇率决定理论2、下面哪一项不是用要素收入法计算GDP时的一部分()A、租金收入B、雇员报酬C、公司利润D、净出口3、如果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为10%,公众把存款中的20%作为通货持有,那么货币乘数是()A、3.33B、3C、4D、104、在完全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有利于()A、债务人B、债权人C、在职工人D、离退休人员5、化解通货膨胀的一种重要方法是()A、增加投资B、增加消费C、用衰退的办法D、降低利率6、法国经济学家朱格拉指出,中周期一个周期的平均长度为()A、5-6年B、9-10年C、25年左右D、50年左右7、在价格水平既定时,自发总需求增加,总需求曲线:( )A、向右上方移动B、向右下方移动C、向左下方移动D、向左上方移动8、短期国库券与货币具有同样的安全性,但货币是较好的交换媒介。

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A、随短期国库券利率上升而上升,诱使人们持有较少的货币。

B、随短期国库券利率上升而下降,诱使人们持有较少的货币。

C、随短期国库券利率下降而上升,但对货币持有没有影响。

D、随短期国库券利率上升而下降,诱使人们持有较多的货币。

.9、随着(),货币的交易性需求上升。

A、实际利率上升B、名义收入增加C、价格水平的倒数上升D、货币流通速度上升10、新古典模型对哈罗德-多马模型的重要修正是:()。

A、假定生产两种产品B、假定规模收益可变C、假定生产中的资本与劳动的比率是可变的D、假定生产中只使用一种生产要素11、对于经济学家们来说,失业主要是指:()A、部分资源闲置B、资源配置不当C、经济繁荣不可避免的结果D、降低通货膨胀所需要的代价。

12、当(比如说)失业者缺乏新创造出来的工作机会所要求的工作技能时发生的失业被称为()A、周期性失业B、摩擦性失业C、自愿性失业D、结构性失业13、假设价格水平固定,而且经济中存在超额生产能力。

货币供给增加将()A、降低利率,这将使投资减少。

B、降低利率,这将使投资增加。

C、对利率和投资都没有影响。

D、提高利率,这将使投资减少。

14、如果相对于利率而言,货币需求相对无弹性,则货币供给的增加:()A、对投资和总需求的影响都相对大。

B、对投资的影响相对大而对总需求的影响相对小。

C、对投资和总需求的影响都相对小。

D、对投资的影响相对小而对总需求的影响相对大。

15、自动稳定器是()。

A、例如失业保险或者累进税率那样的安排,在衰退时增加开支并在经济繁荣时减少开支;B、限制斟酌使用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政策规定;C、有理性预期的人们为抵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而作出的调整;D、为限制政府刺激经济能力的市场反应,例如利润的提高。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国内生产总值;2、挤出效应;3、潜在产量;4、自然失业率;5、平衡预算乘数。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将答案填在下列表格内)1、萨伊法则指的是需求会创造自己的供给。

()2、补偿性财政政策是指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交替使用的政策组合。

()3、各种要素的收入相加得出的结果就是国民生产总值。

()4、在没有所得税的条件下,增加政府购买同时减少等量的转移支付,将使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与政府购买相同的量。

()5、失业率是指一个国家的失业者人数与总人口的比率。

()6、哈—多模型表明,为使经济处于均衡状态,实际增长率必须等于有保证的增长率。

()7、凯恩斯认为工人更容易接受由于价格水平上涨而引起的实际工资下降,不易于接受由于名义工资下降而引起的实际工资的减少。

()8、乘数原理在任何条件下都是有效的。

()9、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的和必然等于一。

()10、在托宾的“q”说中,当q等于0.8时,说明新建企业比买旧企业便宜。

()四、计算题(每小题8 分,共32分)1、设有下列经济模型Y=C+I+G,I=60,C=100+0.7Y,G=50,试求:(1)Y,C的均衡值;(2)投资乘数;(3)平均消费倾向。

2、在不考虑资本流动和汇率变动的情况下,已知某经济社会的宏观模型为:Y=C+I+X-MC=40+0.8YI=50X=100M=0.2Y+30充分就业时的产出水平Y f=500。

求:(1)外贸乘数。

(2)产品市场均衡的产出水平及贸易收支。

(3)使贸易收支均衡的产出水平。

(4)实现充分就业时的贸易收支。

3、某两部门经济中,IS方程为y=1250-20r.求:(1)假定货币供给为100亿美元,当货币需求为L=0.1Y-3R时,LM方程如何?两个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和收入为多少?(2)当货币供给不变但货币需求为L′=0.2Y-8.25R时,LM′的方程如何?4、设消费函数为C=100+0.75Y,投资函数I=20-2R,货币需求函数L=0.2Y-0.5R,货币供给量M=50,价格水平为P,求:(1)总需求函数(2)当价格为10和5时,总需求分别为多少?五、问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在一个经济中,为什么总收入等于总支出?2、什么是自然失业率?那些因素影响自然失业率的高低?3、简述经济周期的含义和特征。

4、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储蓄率的变动对经济有哪些影响?《宏观经济学》自测试题(二)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C2、D3、A4、A5、C6、B7、A8、A9、B 10、C 11、A 12、D 13、B 14、C 15、A。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国内生产总值: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2、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作用。

3、潜在产量:又称充分就业的产量,是指在现有资本和技术水平条件下,经济社会的潜在就业量所能生产的产量。

4、自然失业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劳动力时常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发挥作用时应有的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

5、平衡预算乘数: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对于政府支出变动的比率。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将答案填在下列表格内)四、计算题(每小题8 分,共32分)1、设有下列经济模型Y=C+I+G,I=60,C=100+0.7Y,G=50,试求:(1)Y, C的均衡值;(2)投资乘数;(3)平均消费倾向解:(1)Y=C+I+G=100+0.7Y+60+50,Y=700 2分 C=590 2分(2)K=1/(1-0.7)=3.3 2分(3)APC=590/700=0.84 2分2、在不考虑资本流动和汇率变动的情况下,已知某经济社会的宏观模型为:Y=C+I+X-MC=40+0.8YI=50X=100M=0.2Y+30充分就业时的产出水平Y f =500。

求:(1)外贸乘数。

(2)产品市场均衡的产出水平及贸易收支。

(3)使贸易收支均衡的产出水平。

(4)实现充分就业时的贸易收支。

解:(1)外贸乘数K 与边际消费倾向b 、边际进口倾向m 有关,根据已知的消费函数及进口函数可得b=0.8,m=0.2。

所以,外贸乘数为:5.22.08.01111=+-=+-=m b K 1分 (2)将C ,I ,X ,M 各式代入Y 的均衡方程,得:Y=C+I+X -M=40+0.8Y+50-(0.2Y+30)整理后得均衡产出为Y=400 2分此时的贸易收支(X -M )为:X -M=100-(0.2Y+30)=100-(0.2×400+30)=-10(贸易赤字) 2分(3)为使贸易收支均衡,要求X -M=0,即100=0.2Y+30所以,使贸易收支均衡的产出水平为Y=(100-30)/0.2=350 1.5分(4)在Y=Y f 的情况下,贸易收支为X -M=100-(0.2Y f +30)=100-(0.2×500+30)=-30(贸易赤字) 1.5分3、某两部门经济中,IS 方程为y=1250-20r 。

求:(1)假定货币供给为100亿美元,当货币需求为L=0.1Y-3R 时,LM 方程如何?两个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和收入为多少?(2)当货币供给不变但货币需求为L ′=0.2Y-8.25R 时,LM ′的方程如何?解:(1)LM 曲线可由ms = L ,即100 = 0.10y – 3r 得到,解得y=1000 + 30r 。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收入和利率可以联立方程y=1250 – 20r 和y=1000 + 30r 得到,解得r=5 , y= 1150亿美元。

4分(2)当货币供给不变但货币需求为0.28.25L y r '=- 时,LM ' 方程为100=0.2y – 8.25r ,即y=200 + 41.25r 4分4、设消费函数为C=100+0.75Y ,投资函数I=20-2R ,货币需求函数L=0.2Y-0.5R ,货币供给量M=50,价格水平为P,求:(1)总需求函数;(2)当价格为10和5时,总需求分别为多少?解:(1) 根据产品市场均衡条件Y=C+I,可得IS 曲线为R=60-Y /8 2分根据货币市场均衡条件M/P=L,可得出LM 曲线为R=-100/P+0.4Y 2分当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总需求函数为:Y=190/P+114 2分(2)当 P=10时,总需求Y=113; 当P=5时,总需求Y=152 2分五、问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在一个经济中,为什么总收入等于总支出?答:当居民进行一笔支出是,企业就得到了这笔货币支出。

企业所得到的总量就是居民户的总支出量。

企业得到的总量要作为收入给予拥有生产要素的居民户。

这里要注意利润也是收入(企业雇主也是居民户之一)。

由于企业得到的总量就是居民户的总支出量,企业把得到的总量作为收入支付给居民户,居民户又把收入用于支出。

所以,在一个经济中,总收入等于总支出。

总收入与总支出是分别从居民户与企业角度来分析的同一个总量。

2、什么是自然失业率?那些因素影响自然失业率的高低?答:自然失业率就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发挥作用时应有的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也就是充分就业情况下的失业率。

通常包括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

生产力的发展、技术进步以及制度因素是决定自然失业率及引起自然失业率提高的重要因素。

具体包括:(1)劳动者结构的变化。

一般来说,青年与妇女的失业率高,而这些人在劳动总数中所占比重的上升会导致自然失业率上升。

(2)政府政策的影响。

如失业救济制度一些人宁可失业也不从事工资低、条件差的职业,这就增加了自然失业中的“寻业的失业”;最低工资法使企业尽量少雇佣人,尤其是技术水平差的人,同时也加强了用机器取代工人的趋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