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整理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工作总结.docx

最新整理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工作总结.docx

最新整理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工作总结
第一,工业要紧紧盯住农业,围绕服务于农业发展壮大自己。

近几年我们***市农村经济虽然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是由于缺少牵动力强的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使种养加、产供销和贸工农之间脱节运行,诱发了许多矛盾和问题,农村经济仍处于自然发展状态。

为此,去年以来,我们及时调整了工业发展思路,确立了发展工业要紧紧盯住农业资源优势和服务于农业,大上精深加工企业,使工业得到发展和壮大。

我们发展工业主要面向市场,依托农业资源优势,立足于高科技、高起点、高附加值、高效益,大上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畜产品加工、特色经济作物加工和食品加工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作为牵动整个产业化的中枢,上接市场,下连农户,必须具有较大的规模、较强的经济实力,能够在技术上、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能够不断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变资源优势为商品优势,促进产品增值。

根据我市龙头企业建设的现状,我们感到抓龙头一方面要开拓视野,积极开展对外合作,靠挂外地大型企业,积极引进大财团,借助外力发展***。

今年我市和xxxx中农信公司达成意向协议,准备在我市投资3亿元兴建一个年饲养肉牛5到10万头、羊10万只的大规模养殖场,建设一个年加工量30万吨的生产玉米油和玉米系列食品加工企业。

去年8月份已完成考察论证,今年上马,这必将为促进***整个市域经济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另一方面要眼睛向内,通过技术改造引导国有企业进入产业化的行列。

我们通过对油脂厂、制油厂、粉厂扩大生产能力的改造,新上烤烟深加工项目,建成了大豆深加工、小麦深加工、烤烟深加工等龙头企业5家,年销售额达4亿多元,比改造和新上项目前增加近亿元,经济效益比初级产品出售成倍增长。

推荐栏目:会议纪要
第二,农业要立足于为工业提供原材料,大力发展种养殖基地和特色基地。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如何发展农业,除了要多渠道增加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生产条件,大力推进科教兴农,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外,还要立足于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材料,甘当工业生产的第一车间,大力发展种养殖基地和特色作物基地,这样才能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形成产加销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推动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

加强基地建设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基础。

原料的数量多少、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工业生产和加工的规模档次,影响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

抓基地,要突出专业化和特色化,突出整体规模。

为此,我们***市围绕油脂集团、面粉集团、米厂和食品公司等龙头企业,重点狠抓了大豆、小麦、玉米、水稻和畜牧业五大产业基地建设。

我们从发展专业乡、专业村、专业户入手, 通过一户带多户,一村带多村,股份合作、成片开发,逐步形成了以兴隆等8个乡镇为主的100万亩大豆基地群;以二龙山等10个乡镇为主的60万亩小麦基地群;以锦山等11个乡镇为主的50万亩玉米基地群;以xxxx等5个乡镇为主的50万亩水稻基地群;以上街基、头林等18个乡镇养殖猪、牛、羊、禽为主的畜牧业基地群。

今后,我们将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构建更大规模的产业基地,即在全市各乡镇扩大大豆基地规模,增加两大油厂精深加工能力,形成“大豆经济”;扩大优质小麦基地,继续对面粉厂进行技术和扩大生产能力的改造,提高产品质量,形成“小麦经济”;扩大水稻和玉米基地,改造市域内一个规模最大的米厂和其它几个规模较大的米厂,形成“稻米经济”;改造食品厂,增加大鹅、生猪屠宰、加工生产线,扩大大鹅生产基地、生猪生产基地规模,形成“鹅经济”和“猪经济”;与xxxx中农信公司合资建设一个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年饲养肉牛5到10万头、羊10 万只的饲养基地,形成“牛经济”和“羊经济”。

同时,要大力发展烤烟、土豆、大蒜、地瓜、白瓜、甜菜和蔬菜等七大特色基地,逐步形成规模。

通过发展特色经
济,进一步优化区域经济结构,促进农业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第三,要通过利益纽带把工农业紧紧连在一起。

产业化的实质是利益一体化,没有利益的驱动,无法形成产业链条。

以往我们在推行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经常出现这样的问题,农产品好销时,农民不卖给加工企业,加工企业干憋气;农产品不好销时,加工企业不愿收,农民又有怨气。

究竟这个产业化怎样才能“化”到一起?关键是要推倒“围墙”、厂农一家,变企业在围墙内、农民在围墙外、双方单纯的买卖关系为利益共同体。

要改变单纯靠行政手段捏合贸工农各方利益的计划经济作法,按照市场经济的利益原则,用经济手段协调产业化体系内部各个环节的利益关系。

政府要扶持企业发展,保护农民利益不受损失,在产业体系内部的各个环节中,处理好企业同农民的利益关系。

企业要让利于农民,要出台优惠政策,通过解决生产资金、合理确定收购价格、赊销生产资料等办法,把加工、营销利润按比例返给农民一块。

企业要建立基地风险保障基金,按比例足额提取,在农民遭受自然灾害时予以补贴;在市场价格下滑时,实行保护价收购。

加工或流通企业在原料生产上要同农民签定产销合同,履行法律公证手续,按合同组织生产收购。

减少农民生产的盲目性、风险性,增强参与产业化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重点要推广公司加农户、企业加农户和科技加公司(企业)加农户三种模式,以利益为纽带,把基地、加工、科技、服务、市场有效地结合起来,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沾、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经济共同体,走以贸促工、以工促农、以科技促开发、农科教结合、相互促进、配套联动、高效发展的路子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