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剪力墙结构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运用李明明
发表时间:2019-09-11T16:21:00.72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作者:李明明
[导读] 摘要:在高层建筑中,抗震设计是施工单位必须考虑的技术问题之一。
身份证号码:13013119891110XXXX
摘要:在高层建筑中,抗震设计是施工单位必须考虑的技术问题之一。
框架剪力墙不仅具有较大的刚度和出色的抗震能力,而且布置灵活、施工方便,因此在现阶段的高层建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施工单位要结合房屋建筑的整体结构和施工要求,提前做好框架剪力墙施工的准备工作,包括模板的设计、混凝土的配制等。
并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真正发挥框架剪力墙的应用优势。
关键词:房屋建筑;框架剪力墙;
一、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的特性
第一,框架剪力墙结构,关于框剪力墙的结构体系,实际上就是把框架结构体系利用钢筋混凝土墙板的形式来进行有效的代替。
对于建筑内部应力荷载来说得到了更好的承担,同时对结构体系水平力也起到了更好的控制效果。
钢筋混凝土墙板具有较大的水平力以及竖向力,原因都是刚度较大的框剪力墙造成的。
建筑体系中广泛应用框剪力结构,可以将空间整体性有效的呈现出来,棱角或者外露梁绝对不会出现裸露的情况,有了这样的结构体系,对于室内装修布置都有很大的优势,同时让住户的定制需求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目前高层建筑住宅体系使用最广泛的结构形式就是框架剪力墙结构。
第二,框剪结构的受力特点,墙体本身就具备形式有所不同的两种抗侧力结构,而当它们组合在一起后,就产生了承载力极好的结构形式。
与传统的框架形势相比,不同之处就是当框架剪力墙处在底层时,它本身将呈现较小的位移现象,按照相应的弯曲线可以进行变形,都可以很好的承受大部分水平力。
对于高层采用的方法则完全相反,伴随着外侧趋势的影响,本身呈现的位移也在不断增大,但框架在这个过程中所呈现出的趋势则是内收的,这样以来,框架拉剪力墙就可以直接变形,并且变形形式为剪切的形式。
在这个过程中,框架不仅要承担来自荷载的水压力,同时还要负担剪力拉回的水平利用。
二、建筑工程中框架剪力墙结构特点解析
(一)受力特点
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整体构成较为简单,其中包含剪力墙与框架两部分,其水平承受能力较高。
框架若出现弯曲,框架剪力墙结构也会随之发生适当变形,可以有效避免出现位移问题,即使出现位移问题,位移的幅度也很小。
相比于传统的建筑结构会具备较强的优势。
在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外侧部分,可能会在部分结构中出现较大的位移情况,但框架剪力墙结构可以发挥其内收作用,剪切方向会对形变产生较大影响。
因此将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应用在建筑工程项目时,框架剪力墙结构可以有效承载建筑外部的荷载水平力,还可以同时承受剪力墙拉回过程中产生的水平力。
由于框架剪力墙结构具备这种受力特点,可以将框架剪力墙结构与地面视作为互相垂直的悬臂梁,变形的状态为上方较大、下方较小。
(二)抗震特点
在使用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将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受力特点作为基础,充分明确框架与剪力墙结构的刚度比例,从而加强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整体可靠性,可有效提升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抗震能力。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框架剪力墙结构系统进行合理设计,才能设置科学的建筑抗震等级。
(三)刚度特点
通常来说,框架的受力反应与剪力墙受力反应会基本一致,若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基底部分弯矩超过20%,框架的刚度也会出现变化,可以将这种刚度特点作为基础对抗震等级进行合理设置。
若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弯矩超过80%,框架的整体刚度就会下降,在这时需要对框架剪力墙整体结构进行强化,才能提升减震效果,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三、工程概况
某大型建筑工程地上33层为住宅楼,地下1层为停车室,该建筑工程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地上33层为混凝土现浇结构,首层采用C40混凝土进行浇筑,2~33层均采用C35混凝土进行浇筑。
该建筑工程占地面积为225680m2,施工规模比较庞大,如果采用传统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会延长工程的施工周期,降低工程的安全性,通过应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能够有效提升该高层建筑工程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减少混凝土与钢筋等施工材料的浪费。
四、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
(一)施工准备
图纸是会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重要前提,所以必须做好设计图纸会审工作。
要看设计图纸是否规范、是不是符合相关的标准,对于这些问题都必须一项一项的予以审定,接着还要根据自身的工程建设经验,详细的核对施工图纸的结构,看哪些施工部位跟图纸是存在一定偏差和出入的,比方说仔细核对轴线、细部标注和标高等数字,确保设计构造的可行性较强;还应确定结构的配筋是否合理,这样才能保证节点复杂位置的顺利施工,振捣的厚度一定要满足相关的要求,并且确保不会发生钢筋漏配的情况,核对配筋图详细图和平面图是不是相一致,配筋有没有存在偏小的问题,以便为日后的工作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钢筋工程施工技术
第一,钢筋节点之间的连接,由于工程中的钢筋分布范围比较广,使得钢筋连接节点较多,在连接钢筋节点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要提前将钢筋固定好,进一步提升钢筋节点连接质量;第二,明确箍筋的施工位置,在墙体中加入适当的箍筋,能够防止墙体钢筋出现较大位移,提升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可靠性。
(三)模板工程
在支模作业中,应该用已浇筑完成的墙体当做模子,将板子紧贴已浇筑的墙体,且在模板和已浇筑墙体接触处贴双面胶等防渗胶带。
墙体两侧的模板可通过穿墙对拉螺杆进行固定,穿墙对拉螺杆外面套PVC管以保证螺杆可以循环利用而不浪费。
为保证模板根部在浇筑时不发生移动,可在浇筑楼板时在相应位置预埋短钢筋头来限定其位置。
墙模和楼板之间的缝隙在进行浇筑前需要用水泥砂浆封堵,从而保证墙体模板和楼面之间的严密性。
(四)混凝土工程技术
(1)妥善控制混凝土浇筑速度,并结合框架剪力墙结构特点,适当调整混凝土浇筑速度,混凝土浇筑需要一次完成;(2)尽量采用
分层浇筑方法进行浇筑,防止混凝土内部出现较大气泡;(3)做好相应的振捣工作,由于该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量比较大,如果不采取妥善的振捣方法,混凝土内部很容易出现水化热现象。
为了保证混凝土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中得到有效应用,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运输质量,并做好混凝土拌和工作。
在混凝土拌和过程中,施工人员要明确混凝土配合比,并运用先进的拌和方法,针对混凝土拌和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制定合理的解决对策,有效提升混凝土拌和质量。
在该建筑工程当中,框架剪力墙施工人员要认真按照混凝土施工流程进行施工。
此外,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采用附着式振捣器进行振捣,保证附着式振捣设备与混凝土之间的距离符合相关规定。
由于该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量比较大,增加了混凝土振捣难度,振捣完毕后,工程中的管理人员要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检查,针对浇筑质量不过关的混凝土,可以进行二次浇筑与振捣。
通过应用先进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能够保证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更加稳定可靠,提升建筑工程结构的整体性。
结束语
综上,在应用框架剪力墙施工技术的时候,应结合实际情况,做好钢筋、模板、混凝土施工的等,使各个环节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施工中应注重各项技术的应用效果,按照规定的流程,使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能够达到最佳,最终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王倩.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8(01).
[2]信昕奇.试论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