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9年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专项行动方案
2019年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专项行动方案
2.4 工作内容
2.4.2 检查实质性措施落实情况
2.垃圾清理措施是否落实 重点关注 沿河(湖)垃圾收集、转运及处理处置措施是否有效落实 3.清淤疏浚措施是否落实。 重点关注 内源污染治理措施是否落实到位 内源污染是否得到有效控制 清理的淤泥是否安全处置 河道是否存在翻泥现象
2.4 工作内容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2019年城市黑臭水体整治
环境保护专项行动
王谦 2019年6月
报告内容
一
工作背景
二
总体要求Βιβλιοθήκη 三 工作准备四排查结果
五
工作体会
一、工作背景
1.1 黑臭水体整治工作进展情况
(一)全国黑臭水体整治总体进展 截至2018年12月全国29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232个城市排查确认黑臭水体 2720个,完成整治工程的有2294个,占总数的84.3%
加大黑臭水体治理力度。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应于2020年底前完成黑 臭水体治理目标;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要于2017年底 前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1.3 专项行动依据
1.3.2《关于做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效果评估工作的通知》 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城市黑臭水体整治要在
2017年底初见成效,2018年达到长制久清; 其他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整治要在2019年底初见成效
(二)36个重点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总体进展 截至2018年12月,全国36个重点城市中34个城市排查确认黑臭水体1062个, 完成整治工程的有1009个,占总数的95.0%。
(三)长江经济带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总体进展 截至2018年12月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排查确认黑臭水体1254 个,完成整治工程的有1037个,占总数的82.7%。
2.3 工作范围
结合《实施方案》规定的2020年工作目标和2019年需完成任务, 检查重点为: 长江经济带地级城市; 其他地区黑臭水体治理进展缓慢的地级城市。
2.4 工作内容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方案》《城市黑臭水体 整治工作指南》《关于做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效果评估工作的通知》等有 关法律法规和文件要求,进一步摸清黑臭水体整治工作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指导地方补齐短板,督促滞后城市加快黑臭水体整治进度。具体包括以 下几方面。
2.2 工作原则
严格督查,实事求是
严格依据《水十条》 《实施方案》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考 核规定》《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关于做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效果 评估工作的通知》等开展检查,结合黑臭水体整治的难易程度和取得的进展 等实际情况综合编制问题清单。
突出重点,带动全局
在内容上,以解决造成水体黑臭的实质性问题为重点,倒逼城镇环境基础 设施建设; 在范围上,以未达治理目标的重点城市和长江经济带地级城市为重点,带 动全国其他地区落实黑 臭水体整治任务; 在时间上,以2019年需完成的《实施方案》目标任务为重点,督促各地打 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完成2020年工作目标。
根据《实施方案》中黑臭水体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等措施要求,重点对 黑臭水体整治实质性措施进行现场检查。
1.控源截污措施是否落实 重点排查沿河(湖)污水收集处理体系是否基本建成并有效运行,
主要包括: 污水管网建设情况 污水收集情况 正规排污口、雨水口污水排放情况 非法排污口整治情况 截流污水处理情况 上游或支流来水情况等。
2020年达到长制久清。整治后的黑臭水体经评估已达到长制久 清的,可依据《指南》申请销号。
1.3 专项行动依据
1.3.3《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
城市黑臭水体污染程度分级标准
特征指标(单位)
轻度黑臭
重度黑臭
透明度(cm)
25~10
<10*
溶解氧(mg/L)
0.2~2.0
<0.2
氧化还原电位(mV)
2.4.3 检查黑臭水体整治成效
1.感官上是否消除黑臭 开展随机公众满意度调查,就黑臭水体整治前后情况和成效广泛听 取当地群众意见。 2.水质监测数据是否符合要求 参照《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要求,开展黑臭水体水质监测 。根据监测结果,判定黑臭水体是否符合基本消除黑臭的指标要求 。
1.2 黑臭水体公众参与监督举报情况
2016年2月,建立城 市黑臭水体整治公众监 督平台,接受公众举报 。截至2019年4月底, 累计收到监督举报信息 共 12433 条 , 地 方 主 管 部门已办结12216条。
1.3 专项行动依据
1.3.1《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第八条第二十七款。 整治城市黑臭水体。采取控源截污、垃圾清理、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等措施,
鼓励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城市建成区尽早全面消除黑臭 水体工作。
二、总体要求
2.1 工作目标
以着力解决造成水体黑臭的实质性问题为重点,按照排查、交办、核查、 约谈、专项督察“五步法”督促各地加快补齐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城 市水污染防治水平。
2019年,重点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效果得到进一步巩固提升,长江经济带 地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80%以上,全国地级城市建成区黑臭 水体消除比例力争达到80%左右。
-200~50
<-200
氨氮(mg/L)
8.0~15
>15
1.3 专项行动依据
1.3.4《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
到2018年底,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 除比例高于90%,实现基本长治久清。
到2019年底,其他地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显著提高, 到2020年底达到90%以上。
2.4 工作内容
2.4.1 查阅黑臭水体整治相关资料
重点查阅 各省(区、市)相关部门在黑臭水体整治任务分解、督导等 方面的工作情况 各城市(区)黑臭水体整治方案编制落实情况 河(湖)长落实情况 污水管网、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行等情况的书面材料
2.4 工作内容
2.4.2 检查实质性措施落实情况
2.2 工作原则
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坚持“治标”和“治本”相结合,力戒形式主义,既要按《实施方案》 规定的时间节点限期见效,更要督促各地从根本上解决导致水体黑臭的相关 环境问题。
群众满意,成效可靠
黑臭水体整治效果必须与人民群众的切身感受相吻合,必须赢得群众满 意。同时督促各地建立长效机制,凡是黑臭现象反弹、群众有意见的,经核 实重新列入黑臭水体清单,继续督促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