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分类汇编从史前时期到
夏商王朝
本资料收集整理了上海市浦东新区、宝山区、长宁区、奉贤区、虹口区、黄浦区、嘉定区、金山区、静安区、闵行区、普陀区、青浦区、松江区、徐汇区、杨浦区、闸北区等16个区xx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分类汇编而成。
一、选择题
以下每小题2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xx·嘉定期末·6)分清历史史实、历史观点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义。
下列各选项中,属于历史史实的是
A. 黄帝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祖先
B. 浙江余姚河姆渡发现了人工栽培水稻的遗存
C. 姜寨遗址居民过着共同耕作平均分配的理想生活
D. 作为原始先民集体记忆的神话传说史料价值很高
2.(xx·长宁期末·4)“我保证将忠于威廉伯爵,始终不渝以及毫不虚假地向他一个人而不是任何其他人效忠。
”。
上述材料情景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封建等级制 B.等级君主制
C.君主专制 D.君主立宪制
3.(xx·长宁期末·5)商代统治者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这一现象说明我国早期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是
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
C.权力高度集中于商王 D.决策体现原始
民主色彩
4.(xx·奉贤期末·5)“人类第一次通过自己的活动来
增殖天然的产品,从而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对人
类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里的“活动”是指
A.采集渔猎 B.磨制石器 C.栽培谷物 D.养蚕种桑5.(xx·奉贤期末·6)在商代,“天邑商”与“四土”的关系是
A.“天邑商”是“四土”的共主 B.“天邑商”与“四土”是并存的部族C.“四土”是“天邑商”的诸侯 D.由“天邑商”任命官员管理“四土”
6. (xx·虹口期末·4)某历史论文中先后呈现了如下材料:“芒芒禹迹,划为九州”(《左传》襄公四年);“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左传》昭公六年);“鲧作城郭”(《世本·作篇》)。
据此推断,所引材料有可能是为了说明
A.阶级产生 B.王的出现
C.早期国家诞生 D.世袭制确立
7.(xx·金山期末·8)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
这样划分依据的角度是
A.社会经济形态B.地方行政组织
C.专制集权的程度 D.生产力的发展阶段
8.(xx·浦东新区期末·4)右图为距今约6000年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器,对此解释比较恰当的是
A.河姆渡人以畜牧业为主要生计
B.河姆渡人以制陶作为主要产业
C.时人可能产生初步的审美意识
D.证实牲畜驯化始于中国的南方
9. (xx·普陀期末·6)有学者认为,“神话的虚构是一目了然的;传说则包含有事实的成分,即使这成分很少”。
据此理解,以下属于传说的是
A.盘古开天 B.姜寨遗址C.炎黄二帝 D.二里头文化
10. (xx·青浦期末·1)“它的使用是与祭祀和战争分离不开的,它不是宫廷中的奢侈品、点缀品,而是政治权力斗争上的必要手段。
”这举话评价的是A.铁器 B. 青铜器 C. 甲骨卜辞 D. 黄金11. (xx·青浦期末·2)武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
辛未,王在阑师,赐右吏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
这一场景出现在
A.公元前10世纪中期
B.公元前10世纪末期
C.公元前11世纪中期
D.公元前11世纪末期12.(xx·杨浦期末·2)《三字经》载:“汤伐夏,国号商。
六百载,至纣亡。
”历史上“纣亡”的时间大约在
A.公元前15世纪 B.公元前13世纪
C.公元前11世纪 D.公元前9世纪
以下每小题3分。
每一选项的分值可能为0、1、1、3分。
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
1. (xx·普陀期末·31)如果对中国古代历史作如下划分的话,那么③处最合适的是
A.青铜时代 B.帝国时代 C.郡县时代 D.大一统时代
【3分项】:B 【1分项】:C D 【0分项】:A
2.(xx·杨浦期末·31)报纸上一篇“拷问夏王朝”——来自二里头的遗址的最新报告,引发社会的广泛热议。
其焦点是“二里头遗址”是否为“夏都”,而证实夏王朝存在。
你认为以下各项可以作为最佳证据的是
A.二里头的地层年代根据碳14测定是传说中的夏商分界公元前1600年左右B.二里头的地理方位正处于后世文献所说的伊河与洛河之间
C.出土最多的酷似公鸡的陶器与传说中的夏部落图腾相吻合
D.三座大型宫殿,规模之大、等级之高,公认是我国已知最早的都城遗址
【3分项】:B【1分项】: C D 【0分项】:A86 29316 7284 犄927892 6CF4 泴26190 664E 晎D39585 9AA1 骡KD[23511 5BD7 寗24320 5F00 开30293 7655 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