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田水利灌溉施工方案(高效节水灌溉试点)

农田水利灌溉施工方案(高效节水灌溉试点)

甘肃省xxxx2011年小型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灌溉试点县建设方案xx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二○一一年七月批准:核定:审核:项目负责:报告编写: 工程设计:投资估算:参加人员:目录1 概述 (1)1.1基本情况 (1)1.2小型农田水利现状 (8)1.3水资源状况 (11)1.4小型水利工程存在的问题 (16)2 重点县实施计划 (18)2.1建设目标及任务 (18)2.2建设内容 (19)2.3工程建设与管理 (21)3 2011年度重点县建设内容及工程设计 (23)3.1年度目标与任务 (23)3.2年度建设内容及工程设计 (24)3.3工程投资概算 (55)4 资金筹措及整合方案 (72)4.1资金筹措 (72)4.2整合资金筹措方案 (72)5 预期效益 (75)5.1经济效益 (75)5.2社会效益 (76)5.3生态效益 (77)6 施工组织设计 (78)6.1施工条件 (78)6.2 天然建筑材料 (78)6.3施工准备 (79)6.4施工工期 (79)6.5施工方法 (80)7 工程建设与管理 (85)7.1 管理机构 (85)7.2建设管理 (85)7.3建后管护 (85)7.4服务体系建设 (86)8 保障措施 (88)8.1组织保障 (88)8.2技术指导措施 (88)8.3工程管理体系及运行机制 (90)8.4管理养护资金筹措使用机制 (91)9 附件 (92)(一)附表1-13 (92)(二)项目区分布示意图 (92)(三)工程典型设计图 (92)2011年度高效节水灌溉专项工程建设方案工程特性表1 概述1.1基本情况1.1.1自然条件⑴地理位置xx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祁连山北麓,腾格里沙漠南缘,河西走廊与中部干旱地区的结合部,行政关系隶属于甘肃省xx。

地理位置介于北纬37º09´-37º54´,东经102º38´-103º54´之间。

全县东西长约102km,南北宽约88km,总面积5103km2。

黄花滩乡项目区位于xx城东北部,该乡东邻西靖乡,西北靠腾格里沙漠,由南向北呈狭长地带,距县城40km。

⑵地质xx处于阿拉善板块与祁连山的北部,祁连山加里东板块缝合线一带。

地质构造可分为3个构造层、即加里东构造层、华里西—印支构造层和喜山构造层。

加里东构造层主要分布在县境南部地带,形成昌灵山—横山皱褶隆起山系;喜山构造层分布在县境北部,主要为全新统世,成砂覆盖的沙漠;华里西—印支构造层范围内以狭长的断块分布于纵向断裂带中,向北隐伏于西山构造层下。

地层分布有晚更新世坡地黄土层、全新世冲洪积亚砂土及砂砾石层、冲积压砂土及砂砾石层、全新世风成砂等。

晚更新世坡地黄土层广泛分布于县境内中部靠近基岩山一侧。

在地貌上常形成高约70 m~2700 m的黄土梁峁地形,由灰黄、土黄色疏松黄土组成;全新世冲洪积亚砂土及砂砾石层广泛分布于县境内中部农业区,由县城至土门,土门至裴家营一带,多堆积于倾斜的山前冲、洪积平原和山前洪积扇,是人口比较集中的主要耕作区;冲积压砂土及砂砾石层沿柳条河、古浪河、大靖河等几条河流分布;全新世风成砂广泛分布于北部腾格里沙漠南缘地带,约占全县总面积的1/3。

xx境内岩石分布有早古生代海相碎屑岩、火山岩,早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早古生代中酸性侵入岩,泥盆纪陆相紫红色碎屑岩,石炭—三迭纪碎屑岩、泥质岩早白垩世紫红色碎屑岩,老第三纪砖红色粗碎屑岩,新第三纪桔红色细碎屑岩等。

项目区黄花滩乡处于河西走廊过渡构造带内,构造形迹被第四系地层所覆盖,具陷伏性。

本区出露地层岩性为粉质壤土,夹细沙、细沙透镜体,厚度数十米。

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较好,渠床地基及边坡稳定,排水条件比较好,同时沿线不存在对渠道、管道及其建筑物有影响的不良地质现象。

⑶地形地貌xx是青藏、蒙新、黄土三大高原的交汇过渡地带。

地势南高北低,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分带现象明显,主要有山、川、沙三大地貌形态。

县境南部是中高山区,海拔在2700 m以上,有祁连山东延支脉毛毛山、乌鞘岭高山屏障,山势雄伟陡峻,植被较好,属山地森林草原地带,约占总面积的10.83%;其次为中低山、丘陵沟壑地带,海拔2000~2700m,自西向东呈山前分布,长达90多公里,约占总面积的38.56%;该区气候干燥,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属黄土丘陵地带,是干旱山地作物种植区;中部为山前倾斜冲洪积平原,海拔1700~2000m,分布有羊胡子滩-大靖-海子滩-直滩洪积扇平原、东部波状平原、古浪河冲积洪积扇平原、柳条河河谷平原、大靖河谷平原、黄羊川河谷平原,该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耕地广布,有黄灌区、河灌区、井灌区,是绿洲农业灌溉区,是全县重要的产粮区,约占总面积的38.56%,地面坡降一般在1/70~1/300;北部为腾格里沙漠荒漠区,海拔1500~1800m,区内沙丘沙梁密布,有少量沙生植物、牧草,生态极其脆弱,约占总面积的28.65%,拥有广阔的宜农荒地和天然牧场,风沙线总长132km。

黄花滩乡项目区属古浪河冲、洪积平原区,地势平坦,海拔1680-1700米,自然纵坡1/1000-1/1500。

⑷土壤黄花滩项目区土壤质地以轻壤和中壤土为主,土质肥沃,土层深厚,全县平均有机质含量为7.9g/kg,全氮平均含量为0.47g/kg,碱解氮平均含量为32mg/kg,速效磷平均含量为6mg/kg,速效钾平均含量为200mg/kg,土壤密度0~60cm 为1.45KN/m3,田间最大持水量22.0~28.0,土壤含盐量低,适合种植小麦、玉米、瓜果、蔬菜等农作物。

⑸气象黄花滩项目区具有干旱少雨、蒸发强烈、日照时间长、气候寒冷干燥、多风沙等特点。

全年日照时数2852.3h,多年平均气温6.6℃,年平均极端最低气温为-26.4℃,极端最高气温为33℃,无霜期160天左右,最大冻土深度1.4m,年均降水量237.9mm,蒸发量2807.4mm,平均风速3.3m/s。

⑹自然灾害情况xx地处自然灾害频发地带。

一是干旱,几乎每年都有,只是出现的时间和轻重程度不同,据资料统计,干旱年份占总年数的96%,由于降水量小,甚至无有效降水,高温天气出现持续时间较长,多年来春末夏初时常发生干旱,使农作物受灾减产,人畜饮水困难。

二是霜冻,由于春秋两季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变化不稳定,秋霜主要对经济作物造成危害,一般出现在9月下旬,10月上旬,春霜主要对各类作物幼苗造成危害,一般出现在5月中、下旬。

三是冰雹,一年中冰雹自4月出现,10月结束,6月最多,主要危害是打击作物茎、叶和果实,造成机械损伤。

四是大风和沙暴,xx北部沿腾格里沙漠有132km长的风沙线,每年7级以上大风出现较为频繁,大风主要集中在3~5月,风吹沙起,对春播和农作物的苗期生长危害极大,造成埋压禾苗、渠道的不良后果。

1.1.2社会经济状况⑴行政区划xx辖9镇10乡7个居委会,251个村委会,1969个村民小组,截止2010年年底,全县共有9.57万户,39.8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6.54万人,占总人口的91.76%,非农业人口3.28万人,占总人口的8.24%,农村劳动力19.96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5.6‰,人口密度79人/平方公里。

黄花滩项目区属纯井灌区,全乡辖13个村委会,131个村民小组,3952户,17199人,其中劳动力10300个。

2010年耕地面积64960亩,人均耕地面积3.77亩,农作物播种面积47370亩,粮食产量10415吨,农业总产值586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63元。

⑵土地利用现状据2010年统计,全县总土地面积765.4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09.29万亩(水浇地57.5万亩,山旱地51.8万亩),占总面积14.28%,园地面积3.35万亩, 占总面积0.44%,林地面积75万亩,占总面积的9.8%,牧草地面积287.48万亩,占总面积37.56%,其它农用地21.19万亩,占总面积的2.76%;居民点及工矿用地18.23万亩,占总面积2.38%;交通用地2.57万亩, 占总面积0.34%;水利设施用地0.42万亩, 占总面积0.05%;未利用土地247.92万亩,占总面积32.39%;农村人均耕地2.99亩。

黄花滩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据2010年统计,总土地面积41.3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6.496万亩(水浇地4.3814万亩,山旱地2.1146万亩),占总面积15.71 %,园地面积0.12万亩, 占总面积0.29%,林地面积2.2万亩,占总面积的5.32%,牧草地面积0.01万亩,占总面积0.02%,其它农用地0.01万亩,占总面积的0.02%;居民点及工矿用地0.31万亩,占总面积0.75%;交通用地0.89万亩,占总面积2.15%;水利设施用地0.123万亩, 占总面积2.97%;未利用土地31.191万亩,占总面积75.43%。

农业人均耕地3.79亩。

⑶经济概况据2010年度《甘肃省xx国民经济统计资料》数据,全县生产总值(GDP)239126万元,工业总产值255570万元,农业总产值122156万元,其中:种植业产值84329万元,林业产值1757万元,牧业产值32500万元,人均生产总值600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63元,地方财政收入10700万元。

据2010年度《甘肃省xx国民经济统计资料》数据,全县耕地面积109.29万亩,设计灌溉面积51.9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50.17万亩,保灌面积49.59万亩,总播种面积91.4649万亩,粮食作物种植面积70.59万亩,总产量16.46万t,夏粮总产量7.61万t,秋粮总产量8.85万t,人均产粮450kg,农民人均纯收入2663元。

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胡麻、葵花、甜菜、药材、蔬菜、瓜果等,种植面积14.25万亩,总产量为20.34万t,油料种植面积6.8万亩,总产1.03万t,葵花种植面积2.52万亩,总产0.42万t,甜菜种植面积0.6万亩,总产1.89万t,药材种植面积0.41万亩,总产0.39万t,蔬菜种植面积5.84万亩,总产13.35万t,瓜类种植面积0.6万亩,总产1.89万t。

据2010年度《甘肃省xx国民经济统计资料》数据,黄花滩乡生产总值(GDP)5623万元,工业总产值620万元,农业总产值7180万元,其中:种植业产值4355万元,林业产值34万元,牧业产值1348万元,人均生产总值600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63元,地方财政收入10700万元。

1.1.3农业生产状况⑴作物种植结构全县粮食作物以小麦、大麦、玉米、豆类、谷类为主,经济作物有油菜、胡麻、葵花、甜菜、药材、蔬菜、瓜果等,2010年粮经草比例为77.2:15.6:7.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