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小真的长头发》教案3

部编版《小真的长头发》教案3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小真的长头发》人教部编版
《剃头大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表弟、锃亮”等词语,会写“鬼”字,理解“剃头大师、耿耿于怀、夺门而逃”等词语。

2.默读课文,能说出老剃头师傅和“我”剃头过程的不同。

3.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句子。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朗读课文,了解“我”与小沙因为剃头发生的童年趣事。

教学难点:
了解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有什么不同。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字典。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共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在你的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淘气包、小书虫、热心肠、运动健将、故事大王、剃头大师)
学生说出这些分别是什么样的人,引出课题“剃头大师”。

2.板书课题。

(学生一起书空。


3.齐读课题。

师:谁给谁剃头?谁是“剃头大师”?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初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字词:
学生“开火车”读词语,其他学生跟读。

3.师:给谁剃头?(表弟小沙。

)小沙是个什么样的人?
指名学生交流。

出示句子:【我的表弟小沙天生胆小,他怕鬼,怕喝中药,怕做噩梦,还怕剃头。


指名读。

4.师:哪个字出现的次数最多?(怕)用到了什么修辞手法?(排比)
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强调了小沙是一个(胆小鬼)。

5.指导书写“鬼”字。

(1)观察生字,指名说需要注意什么;
(2)教师范写;
(3)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

6.师:谁是“剃头大师”?(指名交流)你从哪里知道的?(生读相关句子)
出示句子:【我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剪刀所到之处,头发纷纷飘落,真比那老剃头师傅还熟练。


齐读。

7.师:同样是给小沙剃头,文中的另一个人却被称为“害人精”,“害人精”指的是谁?(指名交流)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读相关的句子)
出示句子:【最让小沙耿耿于怀的是,每次剃完头,姑父还要付双倍的钱给“害人精”。


(1)猜想“耿耿于怀”的意思。

(2)联系上下文理解“耿耿于怀”的意思。

提示理解难懂的词语可以用“猜想”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并板书【猜想】和【联系上下文】。

8.师:其实小沙对这件事情耿耿于怀不是一天两天了,一起读这句话。

出示句子:【小沙每次都是被姑父押进理发店的,而且,姑父还得执一把木尺在一旁监督,否则,小沙准会夺门而逃。


引导学生运用查字典的方法理解“夺门而逃”,并板书【查字典】。

9.师:只要肯用心,你会发现,理解词语的方法多种多样。

三、精读、默读课文,深入感知
1.师:同样是剃头,一个被称为“剃头大师”,一个却被称为“害人精”,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呢?他们剃头的过程有什么不同?请默读课文,把相关的句子勾画出来多读几遍。

学生默读课文,勾画相关句子。

2.师:老剃头师傅是怎么给小沙剃头的?(指名交流)
出示句子:【最痛苦的是,老师傅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它常常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苦头。

这还不算,老师傅眼神差了点儿。

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

你想想,这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跟受刑一样。


(1)齐读。

(2)老剃头师傅的剃头的工具是什么?(剃刀推剪)
(3)指名读文中的短语【一把磨得锃亮的剃刀一把老掉牙的推剪】。

(4)运用猜想的方法理解“锃亮”“老掉牙”。

(5)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字词句“咬”“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跟受刑一样”,进而感受老剃头师傅被称为“害人精”的原因。

3.师:“我”又是怎么给小沙剃头的呢?(指名交流)
出示句子:【我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剪刀所到之处,头发纷纷飘落,真比那老剃头师傅还熟练。

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不一会儿,姑父的睡衣就像一张熊皮,上面落满了黑头发。


齐读。

4.师:乍一看,“害人精”还真挺“害人”的,而“剃头大师”还真有点“大师”的样子。

但效果究竟如何呢?
(朗读,交流)
5.师:为什么“我”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
(1)指名交流。

(2)引导学生使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理解难懂的句子,理解难懂的
句子和理解难懂的词语方法相近。

6.结合生活理解“层层梯田”。

7.师:“我”给小沙剃头的结果太糟了,一起读最后的结果。

出示句子:【当然,我没得到那五块钱。

这还不算倒霉,最倒霉的是小沙父子:小沙被迫去理发店剃了个和电灯泡一样的光头。

姑父呢,那件睡衣上的头发怎么也清除不净,他每夜都要爬起来两三次,捉跳蚤一样找出身上的碎头发。


四、深化总结,拓展延伸
1.师:这篇课文有意思吗?童年的许多事情就是这么有意思,有时候有时候虽然做错了事,甚至闯了祸,但纯粹是出于天真和调皮,过后回想起来,还是觉得十分有意思,这就是童真与童趣!
2.师:一个有趣的故事就应该有一个有趣的题目,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这篇课文用“剃头大师”做题目的原因。

齐读课题。

3.师:这篇有趣的故事选自秦文君的《开心男孩》,她还写了很多有趣的故事,如《调皮的日子》《男生贾里全传》《女生贾梅全传》《小辫子丫丫》《小钢盔笠笠》。

4.师:请小朋友再大声朗读一遍课文,再次感受这篇课文的有趣和童真。

板书设计:
19剃头大师
剃头大师“害人精”猜想
联系上下文“我”老师傅查字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