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4章形状记忆合金及其在智能材料中的应用.

第4章形状记忆合金及其在智能材料中的应用.


2017/10/11
形状记忆效应实验
原始形状
拉直
加热后恢复变形前形 状
2017/10/11
这类合金可恢复的应变量达到7%~8%,比一般材料要高得多。 对一般材料来说,这样的大变形量早就发生永久变形了。因为,形状记 忆合金的变形可以通过孪晶界面的移动实现,马氏体的屈服强度又比母 相奥氏体要低得多,合金在马氏体状态比较软。这点与一般的材料很不 同
现在已发现具有形状记忆效应的合金至少有:
(1)Ti-Ni,Ti-Nb,Ti-Ni-X(Fe,Cu,Au,Pt,Pd);
(2)Au-Cd,Au-Cu-Zn; (3)Cu-Zn,Cu-Zn-Al,Cu-Zn-Sn,Cu-Zn-Ni,Cu-Zn-Si,Cu-Zn-Ga,Cu-Al,Cu-Al-Ni, Cu-Al-Mn,Cu-Al-Si; (4)Ag-Cd,Ag-Zn-Cd,Ag-Zn; (5)Ni-Al,Ni-Al-Co,Ni-Al-Ga,Ni-Al-Ti;
(2)双程记忆效应
某些合金加热时恢复高温相形状,冷却时又能恢复低温相形状,称为双 程记忆效应。
(3)全程记忆效应
加热时恢复高温相形状,冷却时变为形状相同而取向相反的低温相形状, 称为全程记忆效应。
这三种效应的产生与材料的成分、处理工艺等因素有关。
2017/10/11
形状记忆合金伪弹性:
冷却时,在无应力条件下马氏体在Ms开始形成。若施加应力,马氏体可以在Ms 以上温度形成,这种马氏体称为应力诱发马氏体(StressInducedMartensite ,简称SIM)。它的相变驱动力不是热能而是机械能。当 材料处于Ms~Md温度范围时发生变形,就会产生伪弹性,类似橡胶。Md是应力 诱发马氏体相变的终了温度。
伪弹性有三个应用特点: ①其可恢复应变量能达到10%以上,几乎高出通常材料弹性 应变二个数量级; ②合金显示恒弹性,在应力恒定时会产生较大的应变; ③在未发生应力诱发相变前,合金就具有2%的弹性应变,这样做成的弹 簧也比一般弹簧性能好得多。
2017/10/11
4.2 形状记忆合金的特性及本构关系模型
2017/10/11
这类相变具有热滞效应,如图4-1所示。图中四个相变特征温度分别为马 氏体转变开始温度Ms、终了温度Mf、母相转变(也称逆转变)开始温度As和终了 温度Af。相应的晶体结构变化在图中标出。热滞回线问的热滞大小一般为20 K~40 K。
2017/10/11
图4-1形状记忆合金在冷一热循环过程中呈现的热滞现 象
在不同温度下,形状记忆合金(SMAs)的应力(σ)与应变(ε) 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热滞回线特征。
2017/10/11
图4-3 NiTi合金在不同温度下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
2017/10/11
SMAs热弹性马氏体相变的一维本构关系可表示为 ( (4-1)
为SMAs丝的应力、应变对时间的导数; 为温 度对时间的导数; 为马氏体含量(0≤ζ≤1)对时间的 导数;E为弹性模量;θ为热弹性系数;Ω为相变系数。E 和θ是温度T和马氏体含量ζ的函数。文献中将E和θ作 常数处理。 将式(4-1)对时间积分可得到形状记忆合金的应力、应 变、温度和马氏体构成的本构关系式: (4-2)
2017/10/11
4.3 NiTi形状记忆合金的驱动特性研究
预应变NiTi合金丝在加热、冷却过程的回复力一温度曲线
图4-4是预应变为3%的NiTi合金丝在升降温过程中的回复力。可见,母 相回复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马氏体相变回复力随温度降低而减少。在 同一温度下,马氏体相变的回复力大于母相相变回复力。
第4章
形状记忆合金
4.1 形状记忆合NiTi形状记忆合金的驱动特性研究
4.1 形状记忆合金的概念 形状记忆效应(SME):某些具有热弹性 或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的材料处于马氏体状 态,并进行一定限度的变形后,在随后的加 热并超过马氏体相消失温度时,材料能完全 恢复到变形前的形状和体积。
(6)Co,Co-Ni;
(7)Fe-Ni,Fe-Ni-Co-Ti,Fe-Mn,Fe-Mn-C,Fe-Mn-Si,Fe-Mn-Si-Ni(Cr),304不锈钢 和Fe-Pt等。
目前,仅Ti-Ni、Cu-Zn-Al和Cu-Al-Ni合金具有实用价值,它们已被誉为一种热驱动 的功能材料,又由于兼具感知和驱动功能,亦称机敏材料,受到广泛重视
图4-2形状记忆效应的微结构变化过程 (a)母相奥氏体(b)冷却时的微孪晶马氏体(c)变形后的单一趋向马氏体
2017/10/11
(d)加热时马氏体可逆转变为奥氏体,形状恢复
形状记忆合金可以分为三种: (1)单程记忆效应
形状记忆合金在较低的温度下变形,加热后可恢复变形前的形状,这种 只在加热过程中存在的形状记忆现象称为单程记忆效应。
2017/10/11
马氏体相变
当母相奥氏体快速冷却时,奥氏体转变成片状或针状新相,新相为体心
四方结构,与母相的结构不同,但新相与母相的成分却相同。为了纪念德国 冶金专家马丁(A. Martens)在金相研究方面的贡献,人们把钢经高温淬火后 形成的相叫做马氏体相。从奥氏体到马氏体的转变叫做马氏体相变,马氏体 相变是无扩散型相变。 形状记忆效应是由于合金中发生了热弹性或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在许 多形状记忆合金系中存在两种不同结构状态,高温时称之为奥氏体相,是一 种体心立方晶体结构的CsCl(又称B2);而低温时称之为马氏体相(M),是一种 低对称性的单斜晶体结构。合金成分的改变可以使马氏体形成和消失的温度 在173 K~373 K范围内变化。对于Ti-Ni系来说,B2到马氏体相之间还存在一 个很重要的R相,它具有菱形晶体结构。
2017/10/11
分三种情况
1)自由回复
对不受约束、应力为零可以自由回复的SMAs,可得自由 回复时的 关系式
为回复应变 2)受限回复 对于受限回复,应变没有变化,得受约束回复的本构关 系
2017/10/11
表示回复应力
3)控制回复 将预应变SMAs复合于其他材料中,对SMAs激励使 其收缩,则SMAs使基体材料产生弹性变形,得控制 回复的本构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