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1至4 页,第Ⅱ卷5至8 页。

共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客观题共42 分)注意事项: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号、班级及准考证号等分别写在试卷相应位置和涂在答题卡上;不能将题直接答在试卷上。

一、(30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深邃.(sui)粗糙.(cāo)跫.音(qióng)抽搐.(chù)B、镶嵌.(qiàn)漪.沦(yí)迷惘.(wáng )潜.能(qiǎn)C、佝偻..(jū lóu )油腻.(nì)侵蚀.(shí)沟壑.(hè)D、罗绮.(qí)慰藉.(jí)干瘪.(biě)咆哮.(xiào )2、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强劲.干劲.劲.敌疾风劲.草B、悄.然悄.悄悄.寂悄.无声息C、露.骨露.相露.脸风餐露.宿D、连累.积累.牵累.罪行累.累3、下列字形全对的一项是()A、强韧废墟雾蔼干躁B、叫嚣流岚厮哑倾圮C、絮语笙箫威仪枯槁D、幽辟长蒿魅惑招唤4、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B、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C、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D、水轻轻地抚摸着细软的沙滩,发出温柔的唰唰声。

5、下列句子中横线处依次应填入的一组词语是()①没有深厚的生活积淀和艺术功底是写不出高的诗歌作品的。

②那些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的人,不仅为正人君子所,还可能滑向犯罪的深渊。

③鉴赏时,要体会这些诗的章法、韵律及其它方面的特点,认真诗的意象。

A、品位不齿揣摩B、品位不耻揣测C、品味不齿揣摩D、品味不耻揣测6、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起初他只是为犯罪分子提供窝点,而后来则亲自上阵,打着推销保温材料的名义拐骗妇女。

B、除非加强对抗性训练,中国足球才有可能走向世界,否则连亚洲也冲不出去。

C、围绕体育比赛中日益严重的商业化、明星化趋势,对大运会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D、许多不明真相的群众被这伙制造伪劣产品的人挑动,设置重重障碍,围攻、阻止工商管理人员正常执行公务。

7、下列两句话的横线上依次填入的两句应当是()①鉴赏诗歌,正是要通过语言媒介,去。

②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诗人都是大自然的朋友,我国唐代有山水、边塞诗派,英国有“湖畔派”,山川风物给他们灵感,。

①a.感受作品中鲜明的形象,深入作品的意境之中,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b.深入作品的意境之中,体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作品中鲜明的形象。

②a.他们从春花秋月中寻求寄托。

b.春花秋月给他们以寄托。

A、aaB、abC、baD、bb8、选出对课文内容鉴赏正确的一项是()A、《沁园春·长沙》中,“怅寥廓”抒发自己的情怀,“问苍茫大地”包含着忧思和责任,两句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谁主沉浮”暗含以身许国之志。

B、《再别康桥》中,诗歌笼罩着一种宁静、安谧的氛围,水草、柔波、彩虹、星辉,恰当地衬托了诗人静默、悠然的心境。

C、《死水》中用“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绿酒、珍珠”等美丽的事物来反衬“死水”绝顶的肮脏,目的是造成让人恶心的反差效果,从而表现诗人对旧中国强烈的批判和否定。

D、《致橡树》中用“你有你的铜枝铁干”“我有我红硕的花朵”这样的对比手法表现男性和女性各自要求独立的个性特征。

9、下列关于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闻一多是现代著名的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他在新诗格律化方面提出了“音乐美、色彩美、情感美”的“三美”主张。

B、拜伦和雪莱是19世纪英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俄罗斯文学之父”普希金最崇拜的是雪莱。

C、朦胧诗强调诗人的自我意识,往往借助象征、比喻、错觉、幻觉等手法,变诗的单一形象为多层次的意象迭加,给人以独特的审美感受。

代表诗人有舒婷、顾城、戴望舒、李金发。

D、狄金森,美国女诗人。

作品以描写自然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是内心感情的外化,而且意象奇特,韵律多变化,以其独来独往的姿态为美国的诗坛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阅读舒婷《双桅船》,完成10题。

双桅船雾打湿了我的双翼/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岸啊,心爱的岸/昨天刚刚和你告别/今天你又在这里/明天我们将在/另一个纬度相遇/是一场风暴、一盏灯/把我们联系在一起/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使我们再分东西/不怕天涯海角/岂在朝朝夕夕/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

1979年8月10、对诗的理解不当的一项是()A、《双桅船》是诗人运用朦胧诗的写法,采用象征、意象来表达人的主观情绪,从而伸张人性的佳作。

B、“雾打湿了我的双翼/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一句有浓浓的个人感叹,又有开阔的时代情怀。

C、一方面,是理想追求的“灯”,另一方面,是爱情向往的“岸”。

诗人主张为了理想可以暂时舍弃爱情。

D、全诗的目的在于描写一只靠岸的双桅船,同时表现双重的心态与复杂的情感。

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1—14题。

“韦编三绝”正读“韦编三绝”是说孔子读《易》次数之多,竟把编联简策的编绳翻断了多次。

此语最早见于《史记·孔子世家》。

对“韦编”的“韦”如何理解?新版《辞海》的解释是:“韦,熟牛皮。

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皮绳编缀,故曰韦编。

”这种说法其实是错误的。

其一,现代的形声字古代常常写作假借字,汉代文献中此例不胜枚举。

汉代许慎《说文》有“经,织从丝也”。

许慎所用的“从”字,即今之形声字“纵”字的假借字。

我们既知纵字在汉代实写作“从”,那么我们把汉人(司马迁)写的韦编读作纬编是合乎汉人用字常理的。

纬编即编联简策的纬绳。

因为古人常把纵横称作经纬,所以《说文》又称“纬,织衡丝也”。

简书的竹简是纵向排列的,犹如织布帛的经线,编联简策的组绳则是横向编联的,犹如织布帛的纬线。

据此,把横向编联简策的组绳称作“纬绳”、“纬编”是理所当然的。

其二,古代简书并不一定是用皮绳编缀的。

陈梦家在《汉简缀述》中写道:“所用以编简札为册者,多为丝纶,有时写作‘绳’,有时写作‘编’。

苟勖《穆天子传》谓汲郡魏冢所出‘皆竹简素丝编’,《南齐书·文惠太子传》记襄阳古冢所出《考工记》‘竹简书,青丝编……’居延出土汉简策,则用麻绳。

”毫无疑义,所谓“素丝编”“青丝编”都是指的丝绳。

出土简策,则木简仅见用麻绳。

除了“韦编三绝”的“韦”被释为皮绳外,尚不见任何关于用皮绳编联简策的记载和实物。

11、作者认为《辞海》对“韦编三绝”的“韦”字解释有误,不能作为这一观点的依据的一项是()A、把横向编联简策的组绳称作“纬绳”、“纬编”是理所当然的。

B、孔子读《易》,竟然多次翻断了简策的编绳。

C、既然“纵”字在汉代实写作“从”,那么把“韦编”写作“纬编”是合理的。

D、因为古人常把纵横称作经纬,纬(韦)编即编联简策的纬绳。

12、对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目前尚未见到关于用皮绳编联简策的记载和实物,因此“韦编三绝”的“韦”被释为皮绳可能是错误的。

B、只有“韦编三绝”的“韦”是皮做的绳子,其余编联简策用的“韦”都是“素丝编”和“青丝编”。

C、历史上未见到任何关于用皮绳编联简策的记载和实物,因此,“韦编三绝”的“韦”被释为皮绳是错误的。

D、“韦编三绝”的“韦”被释为皮绳,只见于史书的记载,而尚未见到过用皮绳编联简策的实物。

1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韦”不作“熟牛皮”讲的一个原因是,“韦”应是“经纬”的“纬”的假借字。

B、作者除了援引陈梦家在《汉简缀述》中的论述,还考证了我国古代有关编联简策的记载和实物。

C、我国已出土的古代的竹简都是用“素丝编”或“青丝编”编联的,而编联木简则用麻绳。

D、简书的竹简是横排的,像织布的经线,编联简册的绳子是纵向的,像织布的纬线,所以把它称作“纬绳”或“纬编”。

14、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把汉人写的韦编读作纬编是合乎汉人用字常理的”句中的“汉人”指的是汉族人,因为当时少数民族还没有使用简策。

B、“孔子读《易》次数之多,竟把编联简策的编绳翻断了多次。

”《易》,指的是《周易》,春秋时期即已传世。

C、本文作者对“韦”字做出了新的解释,但这并没有改变成语“韦编三绝”的含义。

D、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人们借助汉字表意的特性,在文献考订中,常能有新的发现。

黄骅中学05-06年度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第Ⅱ卷(共78分)注意事项:第Ⅱ卷共4 页,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写在答案页上。

三、(18分)15、阅读臧克家的《老马》,完成文后题目。

(8分)老马(1932年4月)总得叫大车装个够,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横竖不说一句话,它有泪只往心里咽,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把头沉重地垂下!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1)第一节的“重”“扣”两字用得好,好在哪里?(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诗人没有详细描写老马衰弱病残的外形,而是着重写了老马的哪些方面来增强老马的悲剧感染力?(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诗人突出了老马的什么特点?(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如果我们把老马理解为旧中国受苦受难农民的象征,那么这首诗能激发读者怎样的感情?(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在句中用“/”做停顿的标记,给下面的文言语段断句。

(3分)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17、在横线上填写名句。

(7分)(1)携来百侣曾游。

(2)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3)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5)高处丛生的灌木,,峭楞楞如鬼一般;,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四、(22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8—21题。

时间的作品韩少功①那一次艰难的夜行,山路泥泞,冰雨飘泼,简直让人觉得已经在地狱里死过了一次。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夜行也许会在回忆中逐渐变得轻松、有趣、回味无穷,甚至成为自我夸耀的资本。

事情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②一位混上了官职的庸才,到任之时让人们惊讶和刺眼。

但只要他把这个官一直当下去,若干年以后就可能让人们心平气和,一旦责令他去职,有些人反而会不习惯,甚至会为坐到台下去的他感到委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