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程曼丽《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一战前后的新闻传播事业【圣才出品】

程曼丽《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一战前后的新闻传播事业【圣才出品】

第三章“一战”前后的新闻传播事业
3.1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德意志帝国的建立与报业发展
1.德国统一前的无产阶级报刊
(1)《社会民主党人报》
①拉萨尔派的机关报;
②创办于1863年,1871年该报改名为《新社会民主党人》,为周三刊,出版至1876年;
③马克思、恩格斯曾经在该报发表过文章,后来因该报坚持错误主张并吹捧普鲁士王朝,便与之断绝关系;
④该报除奉行机会主义路线外,还竭力宣扬个人崇拜,排斥不同意见。

(2)《人民国家报》
①德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机关报;
②1869年10月2日至1876年9月29日在莱比锡出版,起初每周出版2次,1873年起改为每周出版3次;
③威·李卡克内西和奥·倍倍尔主持报纸工作,马克思、恩格斯非常重视该报的宣传活动,并为它撰写了许多文章。

如:马克思的《资本论》部分章节、恩格斯的《论住宅问题》、《<德国农民战争>德文第二版序言》等文章都是在这家报纸上发表的。

④《人民国家报》致力于宣传党的纲领路线,在德国统一、普法战争、巴黎公社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上坚持党的立场,反映党的意见主张。

(3)《前进报》
①德国社会民主工党和全德工人联合会合并后,两派机关报暂时并列为新成立的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的中央机关报;
②1876年10月l日,《前进报》在莱比锡创刊,取代了上述两家报纸。

该报每周出3期,创办后两个月就拥有1.2万订户;
③《前进报》主编是威·李卡克内西和当时被选为党的执行委员会两主席之一的哈森克莱维尔;
④它曾刊登过不少马克思、恩格斯的重要文章,最为重要的是《反杜林论》,对宣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2.“铁血宰相”傅斯麦统治时期的报刊
1871年到1890年间,俾斯麦独揽军政大权,对日益高涨的工人运动实行高压政策。

1878年10月,他颁布了《镇压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简称《非常法》),取缔社会民主党的一切组织,解散群众性的工人团体,封闭进步报刊,没收社会主义书报。

(1)《灯笼》
①是《非常法》施行期间第一个在国外出版的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机关报;
②1878年10月创刊于布鲁塞尔,后在伦敦出版,发行人是卡·希尔施,由于该报不能胜任党的机关报的重任,一年后停刊;
③该报以信件形式寄往德国秘密散发,对帝国政府反民主的政策进行了抨击,同时批评了德国党内某些领导人的机会主义倾向。

(2)《社会民主党人报》
①德国社会民主党的中央机关报;
②1879年9月28日,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直接参与和支持下创刊,这是一份周报,先在瑞士苏黎世出版,1888年10月迁至伦敦出版,1890年9月停刊;
③《非常法》施行期间,该报通过“红色战地邮局”秘密运回国内,在德国各地广为传阅,成为德国社会民主党曾经拥有过的最好的报纸。

(3)《新时代》
①德国社会民主党人的机关刊物。

1910年,该刊成为中派分子的机关刊物,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支持社会沙文主义;
②该刊1883年1月创办于斯图加特,按月出版,1890年起改为周刊,考茨基任主编,1923年8月停刊;
③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影响下,考茨基写了不少宣传和解释马克思主义的论著。

马克思、恩格斯的许多著作,也被刊登在《新时代》上。

1891年1月底,《新时代》发表了马克思于1875年写的《哥达纲领批判》,这对德国社会民主党人起草党纲具有重要的意义。

恩格斯逝世后,《新时代》逐渐背离了马克思主义。

3.“一战”期间的报刊
19世纪末20世纪初,商业性的大众化报纸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1)《广告电讯报》
①莫斯于1865年创办《广告电讯报》;
②用一半以上的篇幅刊登广告,报价低廉,获利甚丰。

他还自办广告社,经广告业务。

(2)《柏林地方新闻》
①1883年由出版商奥古斯特·谢尔创办;
②该报初为周报,1885年改为日报,主要刊登地方新闻,并辟有多种特写专栏,颇受市民欢迎。

(3)造纸和印刷商乌尔斯泰因及其报纸
①《柏林画报·周刊》,创刊于1889年;
②《柏林全德新闻》,创刊于1898年;
③《柏林晨邮报》,创刊于1898年,创刊10天发行量就达到10万份,1913年达到40万份;
④《柏林午间报》,创刊于1904年,德国首份以零售为主的大众报纸,着重刊登社会新闻和娱乐材料,头版全部是照片和大字标题。

(4)德国最早的报团出现
主要有:莫斯报团、谢尔报团和乌尔斯泰因报团。

它们分别拥有多家报刊。

4.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报刊
魏玛共和国国民议会把新闻出版自由纳入基本法的范畴,为德国报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1)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的报刊
①希特勒于1920年建立了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同年买进一家私人报纸,改名《人民观察家报》。

这是该党的第一份机关报;
②1929年,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的另一份主要报纸《攻击报》创刊,1933年3月成为该党宣传部的机关报;
③至1932年,国社党的报刊已达120家。

(2)报团的发展
①以《柏林晨邮报》起家的乌尔斯泰因报团拥有5家日报
《柏林晨邮报》、《柏林全德新闻》、《柏林午间报》、《福斯新闻》、《时报》晚刊。

其中《柏林晨邮报》销量最大,为全国报刊发行量之首。

该报团还拥有10种周刊、10种月刊,以及出版社、广告社、印刷厂等。

②莫斯报团拥有4家日报
《柏林日报》、《柏林人民报》、《柏林晨报》、《准时晚报》。

该报团还拥有广告社、通讯社以及其他附属企业。

③胡根贝格集团(购买了谢尔报团)在柏林拥有3家日报
《柏林地方通讯》、《每日报》、《柏林图画晚报》。

二、美国报业垄断的形成
1.普利策与《世界报》
(1)约瑟夫·普利策
美国现代报业的奠基人。

1878年,普利策买下《圣路易电讯报》,开始了办报生涯。

1883年,他以34.6万美元买下了纽约《世界报》。

他在发刊词中宣称:本报将采取新的经营管理方法,新的宗旨、方针、新的信息、新的兴趣以面向新的读者。

由于普利策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广大读者的心理,因而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2)《世界报》
①成功的两大“法宝”
a.以揭露社会弊端、发动改革运动赢得声誉;
b.以煽情新闻刺激销量。

《世界报》提倡社会改革受到了人们的尊敬,但是它大量刊登犯罪新闻,则为世人所诟病。

②美国新闻史学者莫特曾把普利策的办报特点归结为六项
a.以国内外重大新闻为骨干,以轻松或刺激性的新闻增加读者对报纸的兴趣;
b.发起社会运动,推动改革,以提高声誉;
c.高质量的社论版。

以社论版的言论支持新闻栏所倡导的社会改革运动;
d.篇幅大、报价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