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法的决定因素:马克思主义认为,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社会 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地理环境 人口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生产力 生产关系
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也是法产生、存在和发展 的决定性因素。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7.1我 国法治 建设的 历程》 (共24 张PPT)
法律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一、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
(二)法律的本质
法律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是实现国家职能的工具。它既维 护公共管理秩序,也保障正常的社会生活。
(三)法律的历史 在古代社会,法律确认和保护人剥削人的等级制度,特权阶层常
常凌驾于法律之上; 近代以来,法律的地位和权威不断提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逐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7.1我 国法治 建设的 历程》 (共24 张PPT)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7.1我 国法治 建设的 历程》 (共24 张PPT)
一、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
(四)中国法律的历史 名词点击:
中华法系,是指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在中国古代法律的基 础上发展起来的法律文明,它强调法律与伦理道德的统一,代表性 法典为《唐律疏议》。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7.1我 国法治 建设的 历程》 (共24 张PPT)
二、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内容
➢ 法的产生:马克思主义认为,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随着私有制、 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在阶级社会中,法反映的是该社会中在经济 上、政治上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
(1)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制定成文法,并 通过铸刑鼎、书竹简等方式发布法律。
(2)西汉时期,儒家思想成为政治生活的 主导思想,强调礼法结合。
(3)唐朝时期,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封建法 典,并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所传承和发展。
(4)1840年鸦片战争后,一些仁人志士试图将近代西方国家的 法治模式移植到中国,以实现变法图强的梦想。但由于各种历史 原因,他们的努力最终归于失败。
仁 “诸年七十以上、十五以下及废疾,犯流罪以下,收赎。”
孝 “犯流罪者,虽是五流及十恶,亦得权留养亲。”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7.1我 国法治 建设的 历程》 (共24 张PPT)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7.1我 国法治 建设的 历程》 (共24 张PPT)
二、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
大清律
拿破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注意:原始社会中没有形成法律。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7.1我 国法治 建设的 历程》 (共24 张PPT)
二、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
(四)法的具体内涵 内涵1:法是维持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
体现:法反映并调整一定的社会关系,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规范 人们的行为。法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7.1我 国法治 建设的 历程》 (共24 张PPT)
二、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
(四)法的具体内涵 内涵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
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两种基本形式。 制定:国家根据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通过相应的国家机关按照法定 程序制订、修改和废止各种规范性文件以确立规则的活动。 认可:国家以一定形式赋予在社会生活中已经存在的某种行为规则以 法律效力的活动。
本课主要内容
一 、法律的产生、本质 二 、我国法律的发展历程 三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 四 、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
一、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
(一)法律的产生
灋
獬豸(xie zhi)
《说文解字》一书解释:"灋,刑也,平之如水, 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
灋”是“法”的古字,由氵、廌、去三部分组 成。“氵”的意思是说执法要平之如水。“廌” (zhì),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据说它能辨别 曲直,在审理案件时,它会用角去触理曲的人。“去” 就是廌断案后将理屈的人去除。
(一)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地位
人类法律文明的进步 促进了法学思想的创新和 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和发展谱写了人类法治思 想史上的新篇章。
法律的根本任务 是维护和保障人民的 自由权利,哪里的法 律成为真正的法律, 即实现了自由,哪里 的法律就真正地实现 了人的自由。
——马克 思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7.1我 国法治 建设的 历程》 (共24 张PPT)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7.1我 国法治 建设的 历程》 (共24 张PPT)
二、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
(三)法的类型
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四种历史类型的法,即奴隶制法、封建制法、
资本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
十二铜表法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7.1我 国法治 建设的 历程》 (共24 张PPT)
渐成为现实,法治代替了人治,成为一种全新的国家治理方式。
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里,
国王就是法律。
——马克思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7.1我 国法治 建设的 历程》 (共24 张PPT)
一、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
(四)中国法律的历史 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古国,中华法系源远流长。
在我国的表现: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集体和个人的根 本利益是一致的,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 等,既平等地享有权利,也平等地履行义务。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7.1我 国法治 建设的 历程》 (共24 张PPT)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7.1我 国法治 建设的 历程》 (共24 张PPT)
第七课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第一框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知道我国坚持依法治国,认同我国法治发展的成就。
科学精神:明确依法治国是中国人民的主张、理念、实践,是由 我国的国情和社会制度所决定的。 法治意识:树立尊重宪法和法律的法治意识,在日常生活中,自 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公共参与:在日常生活中,要自觉尊重法律,遵守法律,自觉 学法、懂法、守法、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