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最新执业中医医师_实践技能考试_考务人员及流程培训
最新执业中医医师_实践技能考试_考务人员及流程培训
➢答题卡格式
2011年中医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
第一站 辨证论治 答题卡
----------------------------------------------
试题号
总平均分
阅卷专家
(签名)
评分
阅卷专家
(签名)
评分
阅卷专家
(签名)
评分
➢答题卡格式
中西医结合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
第一站 辨证论治 答题卡
具有规定学历人员(中医执 业、中医助理)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内容 分数 方法 时间
中医 问诊 8 答辩
中医 答辩
8
现场 15分
口试 钟
双重 诊断
8
师承或确有专长人员(中医 执业、中医助理)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内容 分数 方法 时间
中医 问诊 8 答辩
中医 答辩
8
中医 8 现场 15分
答辩
口试 钟
执业
学历
师承 合助理
6
∥
∥
6
4
∥
∥
4
2
5
5
2
2
6
6
2
3
∥
∥
3
• 第一站辨证论治分值表
考试项目
中医治法
方剂名称 药物组成、 剂量及煎服
法 西医治疗原 则与方法
合计 西医内容分
值
中医执 中医执 业学历 业师承
4
4
3
3
6
6
∥
∥
40
40
∥
∥
评分标准
中西医结 中医助 合执业 理学历
中医助 理师承
2
6
6
2
3
3
➢ 考官依法公正执考、执行回避制度。 ➢ 按保密条例领取、封存、保管试题等。
三、考试流程
接待处 验证
候考室熟悉 考生须知、 考站分布、
考试流程
取物品 出考站
抽签 第三站考
试
寄存 物品
引导员 送至第三站
抽签 第一站 考试
引 导 员
送 至 第 二
站
抽签 第二站 考试
四、考试内容及方式
➢ 实践技能考试分三站进行 ➢ 第一站:辨证论治——笔试 ➢ 第二站:基本操作——操作配以要点说明 ➢ 第三站:临床答辩——口试
➢中医执业助理类别答题卡
主 诉:
现病史: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
诊断:
中医疾病诊断
中医证候诊断
中医治法
方剂名称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中西医结合医师答题卡
主 诉:
现病史:
既往史、个人史、过敏史、婚育史、家族史:(记录病例中提供的 有关病史)
体格检查(记录病例中提供的有关内容。未明确提供的,按“无异 常”记录)
中医 答辩
6
中西医结合人员(执业、助 理)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内容 分数 方法 时间
中医 问诊 10 答辩
中医 答辩
10
现场 15分
口试 钟
西医 答辩
8
临床 6
临床 ∥
临床 7
五、考官执考时的基本要求
➢ 依法执考 ➢ 评分公平公正 ➢ 严格按照评分标准打分 ➢ 尽量体现考题的考查目的 ➢ 自觉执行及互相督察安全保密条例
六、第一站考试
辨证论治
• 第一站 辨证论治(在答题卡上书面完成)
➢ 试题内容、答题要点(中医、中西医结合类别):
提供一个病例资料,要求考生依据所提供 的中医四诊等临床资料完成主诉、现病史、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中 医病证鉴别(限于中医执业医师)、完成中 医诊断、治法、方剂名称、药物组成、剂量 及煎服法。中西医结合考生还要完成既往史、 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西医诊断依据、西医 鉴别诊断、西医疾病诊断及西医治疗原则与 方法(药物、手术等)。
中医 操作
10中医 操作10 Nhomakorabea中医 操作
10
实际 操作
中医 操作
10
实际 操作
中医 操作
10
体格
15分 中医 10 实际 15分 检查
5
考生 15分
钟 操作
操作 钟
互查 钟
体格 检查
5
考生 互查
体格 检查
∥
体格 检查
5
西医 操作
5
实际 操作
西医 操作
∥
西医 操作
5
实际 操作
• 第三站考试项目设置与有关内容
3
8
8
5
∥
∥
40
40
40
20
∥
∥
中西医结 合助理
2 2
3
5 40 20
• 第二站考试项目设置与有关内容
具有规定学历人员(中医 师承或确有专长人员(中 中西医结合人员(执业、
执业、助理)
医执业、助理)
助理)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内容 分数 方法 时间 内容 分数 方法 时间 内容 分数 方法 时间
➢ 考试合格标准 ➢ 考生必须完成1--3站考试 ➢ 考试总分为100分,达到60分为考试合格
• 第一站辨证论治分值表
评分标准
考试项目 中医执业 中医执业 中西医结合 中医助理 中医助理 中西医结
学历
师承
执业
学历
师承 合助理
主诉
1
1
1
1
1
1
现病史
2
2
2
2
2
2
既往史
1
1
体格检查 ∥
∥
1
∥
∥
1
辅助检查 ∥
中医类别医师资格实践技能 考试考务人员及流程培训
考官培训基本内容
➢ 一、考官、考务人员配备、要求 ➢ 二、考场纪律 ➢ 三、考试流程 ➢ 四、考试内容及方式 ➢ 五、考官执考时的基本要求 ➢ 六、第一站考试 ➢ 七、第一站考试注意点(考务、考官)
考官培训基本内容
➢ 八、第二站考试(体检、中医操作、西医操 作)
----------------------------------------------
试题号
总平均分
阅卷专家
(签名)
评分
阅卷专家
(签名)
评分
阅卷专家
(签名)
评分
➢中医执业医师答题卡
主 诉:
现病史: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
中医病证鉴别
诊断:
中医疾病诊断
中医证型诊断
中医治法
方剂名称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
1
∥
∥
1
中医辨病 辨证依据
9
9
5
9
9
5
中医病证 鉴别
5
5
∥
∥
∥
∥
注:表中标注“∥”的考试项目为该类别非测试内容,下同。
• 第一站辨证论治分值表
考试项目
西医诊断 依据
西医鉴别 诊断 中医疾 病诊断
诊 中医证 断 侯诊断
西医诊 断
中医执 业
学历 ∥
∥
5
5
∥
中医执 业
师承 ∥
∥
5
5
∥
评分标准
中西医结合 中医助理 中医助理 中西医结
➢ 九、第二站考试注意点(考务、考官) ➢ 十、第三站考试(中医问诊答辩、中医答辩、
双重诊断答辩、西医答辩、临床判读) ➢ 十一、第三站考试注意点 ➢ 十二、对考点负责人、考点总考官的要求
一、考官、考务人员配备、要求
➢ 第一、二、三站考室均配有考官 ➢ 第二、三站每考组配备一名主考官,一名以上
考官 ➢ 第二站每考组须有一名女考官、一名针灸师 ➢ 每个考试基地设置一名总考官,负责考官培训
及考试中对考官的指导、督查 ➢ 考生接待处、候考室、第一考场须配备若干名
考务人员 ➢ 配备若干名引导员
二、考场纪律
➢ 考官、考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机密级保密 规定
➢ 考站内考生、考官及接触考题、标准答案的人 员,不能随身携带任何通讯工具
➢ 接触考题、标准答案的人员不能存留、摘录试 题、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