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产业标准化工作三年行动计划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部署,为贯彻落实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做好新材料产业标准化工作,建立完善新材料产业标准体系,促进新材料产业发展,特制订本行动计划。
一、充分认识新材料产业标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当今世界,以新材料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成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各国高度重视新材料开发应用。
标准是新材料开发、产业化及推广应用的重要支撑,是规范新材料市场秩序,促进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维护产业利益和经济安全的重要手段。
建立完善新材料产业标准体系,对于加快培育发展新材料产业,促进材料工业转型升级,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保障国民经济重大工程建设和国防科技工业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黄金、稀土等原材料工业规模巨大,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截至2012年,原材料工业现行有效标准11814项,占工业和通信业现行有效标准的20%。
各行业日益重视新材料标准化工作,新材料标准制修订步伐加快,2010年以来发布了碳纤维、光学功能薄膜、功能陶瓷等100余项新材料标准,推动了原材料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但总体上看,我国材料标准体系仍以传统材料标准为主,新材料产业标准体系尚未健立,关键标准前期研究、技术攻关相对不足,标准制定所需的工艺参数、材料性能等基础数据缺乏。
以我国技术和标准为基础的新材料国际标准未取得突破,被动跟踪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情况比较突出,难以满足新材料国际经济技术交流合作需求。
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的400个重点产品涉及近千项标准,大多数需要新制定。
为促进新材料产业发展,充分推动新材料技术创新与产品更新换代,迫切需要加快新材料产业标准体系建设工作。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为导向,以支撑新材料产业发展对标准的需求为核心,以重点项目和重点工程为依托,加快重点新材料标准研制步伐,加强新材料标准化工作基础能力建设,积极参与新材料国际标准化活动,全面提升新材料产业标准质量,推动新材料标准有效实施,形成覆盖面广、创新性强、重点突出、开放协调的新材料产业标准体系,为促进新材料产业健康发展,增强产业竞争力提供保障。
(二)基本原则1.统筹规划,突出重点。
准确把握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律,做好新材料标准体系总体设计与标准布局,全面推进新材料标准体系建设。
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在相关重点新材料领域,系统制定一批核心标准,解决产业发展关键问题。
2.加强指导,各方参与。
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新材料标准制修订工作的组织协调,发挥行业协会及标准化技术组织在新材料标准草拟、技术审查等方面的作用。
依托优势新材料企业开展新材料标准制定与实施工作,鼓励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新材料标准化,形成全行业共同推进的良好局面。
3.适度超前,注重实效。
紧紧围绕材料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突出新材料绿色、低碳、再生等特征,加大标准制修订与宣贯执行力度,不断提高新材料标准适用性与实效性。
积极开展前沿新材料领域标准预研究工作,提前布局关键核心标准,为新材料技术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4.面向国际,注重创新。
密切跟踪新材料国际领域标准化动态,积极有效转化国际标准,大力推动国内标准转变为国际标准。
促进新材料标准与新材料技术创新相结合,推动新材料创新成果形成先导性技术规范,并在应用和不断创新中完善成为具体标准。
目标(三)发展目标(三)发展到2015年,完成200项重点标准制修订工作,立项并启动300项新材料标准研制,开展50项重点标准预研究,争取覆盖“十二五”规划提出的400个重点新材料产品,基本形成重点领域发展急需的、具有创新成果和国际水平的重要技术标准体系;新材料国际标准化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提出20项新材料国际标准提案,推进若干国际标准的立项和制定,在稀土新材料、稀贵金属材料等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新材料产业标准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实现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基础标准的相互配套、紧密衔接。
力争通过3年努力建立起一个与新材料产业发展相适应,并具有一定前瞻性的新材料产业标准体系。
三、重点任务(一)加大重点新材料领域标准制修订力度特种金属功能材料。
积极推动高纯金属及靶材、稀贵金属、储能材料、新型半导体材料、新一代非晶材料、精细合金等重点标准制修订工作,成套、成体系制定并发布稀土永磁、发光等功能材料标准,抓紧研制材料性能测试、成分分析、标准样品等基础和方法标准。
完成催化材料、靶材等40项重点新材料标准制修订工作,提出80项重点标准研制计划,开展5项重点标准预研究。
高端金属结构材料。
重点研制高温合金及耐蚀合金、耐蚀钢、特种不锈钢、工模具钢、轴承钢、齿轮钢,轨道交通用铝合金、特种镁合金及钛合金等产品标准,进一步完善金属材料超声探伤、无损检测、力学试验等配套基础和方法标准。
完成核电用钢、耐蚀合金、钛合金等30项重点新材料标准制修订工作,提出40项重点标准研制计划。
先进高分子材料。
制定发布丁基橡胶等特种橡胶及专用助剂、聚酰胺等工程塑料及制品、电池隔膜、光学功能薄膜、特种分离膜及组件、环境友好型涂料以及功能性化学品等一批重点产品标准,完成测定方法、通用技术条件、应用规范等配套标准制修订。
完成功能薄膜、特种橡胶等领域65项重点新材料标准制修订工作,提出110项重点标准研制计划。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重点研制电光陶瓷、压电陶瓷、碳化硅陶瓷等先进陶瓷,微晶玻璃、高纯石英玻璃及专用原料,闪烁晶体、激光晶体等产品标准,加快材料杂质检测、试验方法等配套标准制修订步伐,强化配套标准研制。
完成特种玻璃、氮化硅陶瓷材料等领域50项重点新材料标准制修订工作,提出30项重点标准研制计划,开展5项重点标准预研究。
高性能复合材料。
制定完善碳纤维、玄武岩纤维等高性能纤维标准,加快制定发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相关标准,积极研制树脂基、陶瓷基复合材料制品标准,研究复合材料分类方法标准、性能测试标准、专用原料标准等配套标准。
完成高端玻璃增强纤维等10项重点新材料标准制修订工作,提出30项重点标准研制计划,开展10项标准预研究。
前沿新材料。
及时开展前沿领域标准预研究工作,协调、优化关键技术指标,重点围绕纳米粉体材料、石墨烯、超导材料及原料、生物材料及制品、智能材料等产品,完成5项重点新材料标准研制工作,提出10项重点标准研制计划,开展30项标准预研究,紧密跟踪国际新材料技术标准发展趋势,提前做好标准布局。
(二)积极开展重点新材料标准应用示范以高强钢筋、功能性膜材料、特种玻璃、稀有金属材料、稀土功能材料、复合材料等领域标准为枢纽,面向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等领域对新材料的需求,构建上下游联合、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标准制修订与实施机制,提高新材料标准适用性,充分发挥标准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选择重点新材料领域,在部分有条件的地区,开展重点新材料标准应用示范专项工程。
依托部省合作机制,积极推动地方新材料标准化工作,以新材料标准为依据,探索开展新材料产品认定达标工作。
(三)加快推进新材料产业国际标准化工作紧密结合“十二五”规划重点,抓紧开展新材料产业国际标准以及国外先进标准对比分析研究,寻找我国新材料产业标准与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的差距。
围绕新材料产业和应用需求,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加快转化先进、适用的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提升我国新材料产业标准的技术水平。
加强新材料产业国际标准化发展趋势与动态分析,开展新材料产业国际标准化工作技术储备,建设新材料国际标准提案项目库,推动自主新材料技术标准走向国际。
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或单位参与新材料产业国际标准化工作,建立国际标准沟通平台,争取新材料产业国际标准化工作主动权,提升我国新材料产业国际竞争力。
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
按照《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技术标准体系提升工程实施方案》要求,加强对新材料产业标准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有关部门、地方、协会及企业,建立完善新材料产业标准体系。
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新材料产业标准化工作,将新材料标准体系建设与地方新材料产业发展重点有机衔接,积极引导本地企业积极参与新材料标准制定和实施。
(二))发挥行业组织作用。
各有关行业协会及专业标准(二化技术组织要主动做好标准化技术归口,组织重点生产企业、用户单位、研究机构,结合新材料重点产品,做好新材料标准起草及技术审查,加快重点新材料标准研究及制修订。
要主动加强行业沟通协调,做好上下游衔接。
积极参加国际标准化技术活动,推动重点新材料标准国际化。
(三(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完善新材料标准制修订工作机制,简化标准立项手续,加大跨行业、跨领域标准立项协调工作,优先将重点新材料标准列入计划。
加快原材料工业现行标准复审修订步伐,不断提高标准总体水平。
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多渠道筹集经费的标准化保障机制。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围绕重点新材料标准需求,组织开展专项标准预研究及研制工作。
鼓励和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和标准化组织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提交国际标准提案。
(四(四))加强标准化人员队伍建设加强标准化人员队伍建设。
建立新材料产业标准化专家队伍,开展新材料标准实施推广、新材料标准技术方法等培训,培养一批熟悉专业技术、掌握标准化方法、精通国际标准制定规则与程序、外语水平高的复合型、外向型人材。
支持地方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标准化专业技术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新材料标准培训和标准宣贯,提升标准化从业人员业务能力。
(五(五))建立新材料标准应用实施长效机制建立新材料标准应用实施长效机制。
加强新材料标准宣贯实施,通过标准的宣贯、培训、抽查等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推动标准的有效实施。
建立标准实施的反馈机制,为标准修订和完善标准体系提供依据。
推动将重点新材料标准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技术依据,作为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在新材料产业重大项目立项、建设和评估、验收工作的基本依据和条件。
附件:新材料产业重点标准项目三年建设计划1新材料产业重点标准项目三年建设计划编号产品名称已有相关标准正在制订的标准拟立项的标准标准名称拟承担的技术归口单位合计290项128项300项特种金属功能材料一稀土功能材料(一)稀土磁性材料1烧结钕铁硼磁体GB/T 13560-2009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2粘结钕铁硼磁体GB/T 18880-2012粘结钕铁硼永磁材料3粘结钐铁氮粘结钐铁氮磁粉全国稀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4烧结钕铁硼辐射多极磁环GB/T 13560-2009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5稀土合金速凝薄片钕铁硼速凝薄片合金(20100369-T-469,计划号,下同)(二)稀土发光材料6稀土三基色荧光粉GB/T 14633-2010灯用稀土三基色荧光粉7液晶背光源(CCFL)用荧光粉液晶背光源(CCFL)用荧光粉全国稀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8PDP(3D)显示用荧光粉PDP(3D)显示用荧光粉全国稀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9白光LED 用荧光粉GB/T 24982-2010白光LED 灯用稀土黄色荧光粉10陶瓷金卤灯发光材料JC/T 2024-2010陶瓷金属卤化物灯用半透明氧化铝管陶瓷金卤灯发光材料全国稀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三)稀土储氢材料11动力电池用稀土储氢合金GB/T 26412-2010金属氢化物-镍电池负极用稀土系AB5型贮氢合金粉12低自放电型稀土储氢合金13高容量型稀土储氢合金(四)稀土催化材料14清洁燃油生产用石油裂化催化材料清洁燃油生产用石油裂化催化材料,REY 型分子筛催化剂,REY型分子筛催化剂物理性能试验方全国稀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化学标委会化工催化剂分会编号产品名称已有相关标准正在制订的标准拟立项的标准标准名称拟承担的技术归口单位法,REY型分子筛催化剂活性试验方法,REY型分子筛催化剂化学成分分析方法,RE-H-Y型分子筛催化剂,RE-H-Y型分子筛催化剂物理性能试验方法,RE-H-Y型分子筛催化剂活性试验方法,RE-H-Y型分子筛催化剂化学成分分析方法15高储氧高热稳定性稀土催化剂GB/T18881-2009轻型汽油车排气净化催化剂高储氧高热稳定性稀土催化剂全国稀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16超低排放汽车催化剂燃气类发动机稀土基专用排气净化催化剂,机动车催化剂化学分析方法-助催化元素Ce、Zr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机动车催化剂化学分析方法-助催化元素La、Pr、Y、Nd、Ba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全国稀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五)其他稀土功能材料17聚氯乙烯稀土改性助剂聚氯乙烯稀土改性助剂全国稀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18聚氨酯橡胶耐热性稀土助剂聚氨酯橡胶耐热性稀土助剂全国稀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19废旧轮胎胶粉改性沥青用稀土助剂废旧轮胎胶粉改性沥青用稀土助剂全国稀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高档氧化铈基稀土抛光粉GB/T20165-2012稀土抛光粉21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用稀土紫外屏蔽助剂稀土紫外屏蔽助剂全国稀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2高端氧化铈半导体抛光液稀土抛光液全国稀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3稀土磁致冷材料GB/T19396-2010铽镝铁大磁致伸缩材料24稀土热障涂层材料稀土热障涂层材料全国稀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编号产品名称已有相关标准正在制订的标准拟立项的标准标准名称拟承担的技术归口单位25稀土农用环保材料稀土农用环保材料全国稀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二稀有金属材料(一)钨钼材料26钨窄带钨窄带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7宽幅钨板宽幅钨板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8高品质钼粉及钼坯高品质钼粉及钼坯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9大规格钼板大规格钼板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30大规格钼电极大规格钼电极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31钼铜合金钼铜合金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32钛锆钼(TZM)合金钛锆钼(TZM)合金(2010-0378T-YS)33喷涂钼丝喷涂钼丝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34稀土钼合金稀土钼合金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二)钽铌材料35高比容钽粉YS/T573-2007钽粉36细晶钽片YS/T640-2007电容器用钽箔材37高品质铌片高品质铌片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38高性能铌合金高性能铌合金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三)核级稀有金属材料39锆合金材40银铟镉材料GB/T25942-2010核级银-铟-镉合金棒,GB/T23514-2009核级银铟-镉合金化学分析方法(四)稀贵金属材料41贵金属纳米催化材料金纳米催化剂全国黄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42铑催化材料GB/T23519-2009三苯基膦氯化铑,YS/T593-2006水合三氯化铑,YS/T594-2006硝酸铑,GB/T23277-2009贵金属催化剂化学分三碘化铑(2011-0915T-YS),辛酸铑(2010-3587T-YS)铑炭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无机化工分技术委员会3编号产品名称已有相关标准正在制订的标准拟立项的标准标准名称拟承担的技术归口单位析方法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中铂、钯、铑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43钯催化材料GB/T23518-2009钯炭,GB/T1777-2009超细钯粉,GB/T8185-2004氯化钯,GB/T26288-2010二氯二氨钯,YS/T599-2006超细氧化钯粉醋酸钯(2010-3496T-YS),二氯四氨钯(2010-3504T-YS),硝酸钯(2010-3585T-YS),硫酸钯(2011-0899T-YS)炭负载氢氧化钯催化剂,氧化铝负载钯催化剂,铂钯炭,氨氧化制硝酸用高钯催化剂,吡啶加氢制哌啶用钯炭催化剂,吡啶加氢制哌啶用钯炭催化剂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无机化工分技术委员会44铂催化材料YS/T210-2009柴油机排气净化球型铂催化剂,GB/T23524-2009石油化工废催化剂中铂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二氯四氨铂(2011-0865T-YS),硝酸铂(2010-3586T-YS)铂炭,铂系苯加氢制环己烷催化剂活性试验方法,铂系苯加氢制环己烷催化剂化学成分分析方法,中温铂钯系脱氧剂脱氧性能试验方法,中温铂钯系脱氧剂化学成分分析方法,胶硫化用铂金催化剂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无机化工分技术委员会45贵金属化合物及均相催化剂辛酸铑(2010-3587T-YS)标准预研究工作46高活性铂系电极浆料GB/T17472-2008微电子技术用贵金属浆料规范,YS/T609-2006铂电极浆料,GB/T1776-2009超细铂粉,GB/T23520-2009阴极保护用铂/铌复合阳极板三半导体材料(一)硅材料47大直径硅单晶300mm硅单晶(20080027-T-469)48冶金法太阳能级多晶硅冶金法太阳能级多晶硅全国半导体设备和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材料分技术委员会49电子级多晶硅电子级多晶硅(20112173-T-469)508英寸重掺硅单晶片GB/T12962-2005硅单晶518英寸轻掺硅单晶片4编号产品名称已有相关标准正在制订的标准拟立项的标准标准名称拟承担的技术归口单位528英寸硅单晶外延片GB/T14139-2009硅外延片5312英寸硅单晶抛光片300mm硅单晶抛光片(20080028-T-469)54区熔硅单晶片GB/T12962-2005硅单晶(二)新型半导体材料55砷化镓单晶材料GB/T20228-2005砷化镓单晶LED外延芯片用砷化镓衬底规范(20110048-T-469)56蓝宝石材料蓝宝石单晶衬底抛光片规范(20110055-T-469),蓝宝石单晶晶锭(0110056-T-469)57碳化硅晶片碳化硅单晶抛光片(20110061-T-469)58氮化镓外延片LED发光用氮化镓(20110049-T-469)(三)薄膜光伏材料59碲化镉薄膜YS/T838-2012碲化镉60铜铟镓硒薄膜铜铟镓硒全国半导体设备和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材料分技术委员会61铜铟硫薄膜铜铟硫全国半导体设备和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材料分技术委员会四其他功能合金(一)高性能靶材62超高纯铝、钛、铜溅射靶材和蒸发颗粒集成电路用铜溅射靶材(2010-0427T-YS),电子薄膜用高纯铝及铝合金溅射靶材(20110426-T-610),电子薄膜用高纯钛合金靶材(2011-0861T-YS)63超大尺寸高纯铝、铜、铬、钼溅射靶材钼靶材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64高纯铜合金、镍合金和钼溅射靶材镍铂靶材(2010-3566T-YS)5编号产品名称已有相关标准正在制订的标准拟立项的标准标准名称拟承担的技术归口单位65高纯钼及其靶材66高纯钨及其靶材电子薄膜用高纯钨及钨合金溅射靶材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67高纯钽及其靶材和环件半导体溅射用钽靶材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68钨钛靶材钨钛靶材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69钛铝、镉铝靶材钛铝靶材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70氧化锌铝太阳能电池系列靶材氧化锌铝太阳能电池系列靶材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71硅铝太阳能电池系列靶材硅铝太阳能电池系列靶材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72镍钒太阳能电池系列靶材集成电路器件用镍钒合金靶材(2010-3547T-YS)73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系列靶材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系列靶材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74铟锡氧化物靶材GB/T20510-2006氧化铟锡靶材75高纯铬靶材及蒸发颗粒标准预研究工作(二)先进储能材料76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磷酸铁锂(2012-0636T-YS)77镍钴锰三元氧化物正极材料GB/T26029-2010镍、钴、锰三元素复合氧化物,YS/T798-2012镍钴锰酸锂78钴酸锂正极材料GB/T20252-2006钴酸锂79尖晶石锰酸锂正极材料YS/T677-2008锰酸锂80高性能球形氢氧化镍电池材料GB/T20507-2006球形氢氧化镍81富锂锰基固溶体材料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82锡基合金负极材料标准预研究工作83六氟磷酸锂GB/T19282-2003六氟磷酸锂产品分析方法,HG/T4066-2008六氟磷酸锂和六氟磷酸锂电解液第1部分:六氟磷酸锂,HG/T4067-2008六氟磷酸锂和六氟磷酸锂电解液第2部分:六氟磷酸锂电解液(三)新型铜合金6编号产品名称已有相关标准正在制订的标准拟立项的标准标准名称拟承担的技术归口单位84铜锡锆、铜铬锆系铜合金电极材料用铬、锆青铜线材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85铋、硅、鍗系环保型铜合金GB/T26306-2010易切削铜合金棒,GB/T26048-2010易切削铜合金线材86高性能无铍弹性铜合金87铜镍锰合金铜镍锰合金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88高性能耐蚀镍铜合金GB/T4435-2010镍及镍合金棒,GB/T 2054-2005镍及镍合金板,GB/T2072-2007镍及镍合金带,GB/T2882-2005镍及镍合金管,GB/T21653-2008镍及镍合金线和拉制线坯,GB/T26030-2010镍及镍合金锻件89复合铜芯丝复合铜芯丝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90铜包铝连铸轧制生产的铜包铝扁棒、扁线(20121955-T-610)铜铝复合板带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91钛包铜、钢包铜GB/T12769-2003钛铜复合棒铜包钢棒材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四)硬质合金材料92纳米晶碳化钨钴硬质合金纳米晶碳化钨钴硬质合金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93超粗晶碳化钨钴硬质合金超粗晶碳化钨钴硬质合金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94微型刀具材料微型刀具材料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95深孔加工工具材料功能梯度基体刀具材料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96功能梯度基体刀具材料功能梯度基体刀具材料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97高性能多层复合化学涂层数控刀具材料高性能多层复合化学涂层数控刀具材料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98纳米尺度和类金刚石物理涂层刀具表面硬质材料纳米尺度和类金刚石物理涂层刀具表面硬质材料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99精密密封环材料精密密封环材料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100特大型硬质耐磨制品材料特大型硬质耐磨制品材料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101硬面材料硬面材料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