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就诊体验心得(总结类)

就诊体验心得(总结类)

多些换位思考多些信任理解今天为了切身感受患者在就医过程中的辛苦,学会在工作中“换位思考”,医院组织开展了“换位就医体验”活动。

我于月日下午到四院就诊,着实体验了一回做病人的感受。

挂号很顺利,工作人员态度还好,虽然人很多,但是挂号窗口也多,没等多少时间便挂上号。

因为此次就诊的科室位置很隐蔽,所以找了很长时间才找到,期间因为找不到导医问路,也耽误了会儿时间。

好不容易到了诊室,我长长的舒了口气,但是又被眼前的场面惊呆了,就两个医生看病,而且被病人围了好几圈,我的心顿时凉了一大截,心想今天不知道能不能看成了,因为我去的时候已经是下午点了。

这时一位导医过来了,问我是不是第一次就诊,于是便把我带到一个没人的桌子旁,告知我等会儿会有医生过来填病例本,大概等了分钟,我还以为没人管了,刚要去问,这时有个实习生也许是进修生过来,问了问我基本情况,帮我填了病例本,然后请示了下别的医生,就给我开了单子让我去交费检查,检查的人到是不多。

拿完结果回来,又是漫长的等待,也不知道找哪个医生,导医也不见了,也不知道问谁,索性站在一个病人稍微少一点的医生旁,大家都很着急,都抢着要医生看。

我又不是那种嗓门高的人,等了老半天才轮到我,因为我只是看个结果所以说了分钟便结束了。

看了看时间已经是点多了,估计他们也快下班了。

这次看病我着实感受到了病人看病的难处,尤其是一些大的医院,病人多,挂号难,有时候为了挂号还要等好几天,有些偏远地区的人为了看病还要在城里待好几天,为了省钱连旅馆都舍不得住,露宿街头。

虽然国家加大医疗保险力度,但是对于偏远以及贫困地区的人来说,到大医院看病依然是很难的。

虽然有些事我们不能改变,但是我们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来改善患者的就医环境。

比如:、增加医院门诊医生的数量;、医务人员接待病人多些热情,多些解释,多些沟通;、导医能充分发挥其作用,维持就诊秩序;、医院各科诊室的标识清楚。

、门诊便民服务设施配备齐全,比如放置饮水机以及一次性纸杯;、门诊药房工作人员能主动说明药物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而对于我病房的医务工作者,与病人接触的更多就更应该体会病人的疾苦。

一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不仅要治疗他们的身体疾病,更要了解他们的心中所想,做好心理护理。

一个人在患病就医期间,其生活状况会发生很大变化:如手术患者,术前的紧张恐惧,术后的难忍疼痛、最基本生活能力的丧失;被诊断为癌症或终身疾病的患者,当得到医生告知时,内心受到沉重打击,瞬间似有晴天霹雳之感;即使慢性病患者,当他们面临着常进医院,天天吃药,承受疾病的折磨,心理上也会变得自卑、焦虑,精神上也会感到痛苦、不安。

常有这样的情况:对于患病的同事、朋友,甚至是亲人,我们总想为他们做些什么却爱莫能助,其中重要的原因是缺乏对病患的亲身体会,他们的痛苦体验往往是平常人难以想象的。

而作为医者,学会与患者换位思考,对患者的痛苦感同身受则是我们的职业使然。

篇二:就诊体验就诊心得体会看病难一直是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但医疗资源仅占世界资源的﹪,由此可见医疗资源的稀缺。

我所工作的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我们广西规模最大技术最好的一家医院,不言而喻前来就诊的人是多之又多,看病自然很难。

然而我作为一名护理人员,要怎么做才能在有这么多患者的情况下做好服务工作呢?为此医院为我们这些新入职的职工安排了一项到门诊就医的岗前培训。

目的正是让我们有一次看病难的体验,让我们更切实的体验病人就医的困难,也为寻找到更好的为患者服务的方法。

这信息时代的社会为我们提供了很多便捷,我提前进行了电话预约,所以很快就看上病了。

做检查——等结果——看结果,一切都很顺利。

以前也到医院看过病,并且都是直接到门诊挂号的,每次都要一整天才能把病看完,这一次我吸取教训先挂号后看病整个过程只用了小时。

因此我这次最大的感触是:看病其实不难,只要大家能利用好信息技术,一切都会很顺利便捷的。

作为一名护理人员我觉得为患者普及预约挂号看病的知识应该作为一种义务来执行,医院里面有那么多种提前预约的方式:比如就诊卡自助预约挂号,电话预约挂号,网络预约挂号等,不用岂不是在浪费资源。

合理的运用这些快捷方式不是为大家都省了不少麻烦节约了不少时间?当我们自觉的把它当做一种义务来执行,想必患者会对我们医务人员多一份温情,医患关系必定会更加融洽的。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体会,我知道也有看病遇到困难的同事。

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为病人多做一分,病人会更爱我们一分,医患关系会更融洽一分。

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篇三:假如我是一名病人心得体会“假如我是一名病人”心得体会前不久,我利用休息时间以患者身份前往医院就诊,从导医、挂号、门诊、检查、住院到收费整个流程走了一遍。

针对这次体验我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首先是就诊环境宜人。

医院走廊宽敞明亮,各个楼层干净整洁,让人看上去心情舒畅。

装潢设计非常人性化,使用暖色调,充满生命气息。

各种硬件设施比较完善,就诊流程比较合理通畅。

导医人员能对我的疑问作出详细的解答;医生能与我进行良好的问诊与沟通;护士能够为我提供热心周到的服务。

这一切使得我的整个就诊过程很轻松,也很温暖。

其次我觉得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短板。

具体如下:1.挂号处隔离带没有使用,挂号收费窗口之间分界不清,一定程度上导致排队无序。

2.预约系统和自助设备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网络预约和自助设备使得获取服务更加便捷,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的年轻人青睐,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的年轻人会逐渐成为我们主要的服务对象,所以我们很有必要从现在开始就利用好预约系统和自助设备。

3.有些患者在自助设备上取化验报告时不知道如何操作,周围缺少指导人员。

4.陪同人员中有人烟瘾比较大,烟瘾犯的时候跑到厕所或者楼梯通道抽烟,更有甚者在诊室和病房抽烟,影响就诊环境和病人休息。

5.妇科病区偶尔会有不相关男士进出诊室,女性隐私权不能得到很好地保护。

6.有些服务窗口因为玻璃阻隔的原因,交流不是很方便,有时候需要多次重复一句话。

为此我提出以下几条建议供参考:1.使用隔离栏并划分好各个窗口之间的界限,规范排队秩序。

2.充分利用好预约系统和自助设备,并主动引导年轻人使用。

3.安排导医人员或其他服务人员到自助设备旁巡查,遇到不了解操作的人员热心指导。

与公益组织、高校进行合作,邀请热心市民、志愿者到医院进行导医和辅导。

4.设置专门的吸烟区,并引导吸烟人员到专设区域吸烟。

5.在妇科诊室旁边设警示标语,禁止不相关男士随意进入。

6.借鉴银行服务窗口,在医院相关服务窗口安装扩音对话系统。

我们需要经常进行自我剖析,发现并解决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我想这也是本次“假如我是一名病人”患者体验活动的意义之所在。

篇四:邢台市第四医院贾金英院长体验日心得体会邢台市第四医院“院长体验日”活动心得体会贾金英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院长,大家上午好:遵照市卫生局安排部署的“院长体验日”活动,我院积极开展换位体验、寻找医院在诊疗流程和就诊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工作,给广大患者提供优质、便捷、有效的医疗服务,月日,我亲自到邢台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就医体验。

上午点,我准时来到市妇幼院门诊大厅,先到导医台以经常腰部隐痛而就诊进行咨询,导医热情指引我到挂号处挂妇科专家号,通过导诊的分流,我很快就挂到了妇科李主任的号,在排队挂号期间发现,来就诊的孕妇以及小儿被导诊直接带到孕产妇、小儿绿色就诊通道,缓解了排队挂号压力。

随后我依次体验了就诊、缴费、候检、检查、取药等过程,妇幼院院内科室指引牌清晰,各个环节均有导诊在协调,较满意的完成整个就诊过程。

日下午我院召开了“院长体验日”专题会议,要求各职能科室带头查找院内服务流程的诸多不足,在导诊服务、科室标识、等候区疏导、增设人性化服务等就医流程上进行整改优化。

通过院长主导、全员动员,整体改善、对外承诺,加强评估、激励带动,长期坚持、塑造品牌等措施来切实提升我院整体服务形象和服务质量。

通过到兄弟医院就诊体验,以及深入学习杨新建厅长对院长提出的“五条要求” 和“三个必”的要求,对做好“三好一满意”工作进行如下安排。

一、狠抓管理,确保质量。

“医院管理年”的核心目标就是通过加强医院的科学管理,保证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医院医疗诊疗水平。

建立、健全多项确保医疗安全、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医疗质量的措施,始终把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作为生命线抓紧不懈。

二、加强药品管理,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把好用药关,严格实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

加强对精神药品、放射药品的管理,狠抓临床合理、安全用药。

严格控制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例,加强处方管理,有效遏制药品回扣等违规现象发生。

三、以病人为中心,加强人性化服务。

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医院的精髓。

结合医院管理年活动,全面推行人性化服务,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去,强调医务人员要以病人为本做好医疗服务,行政后勤人员以临床为本做好后勤保障服务。

四、强化行风建设,规范医疗行为。

严格执行杨新建厅长提出的“五条要求”和“三个必”的要求,教育职工自觉遵守行业纪律,实行行风建设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通过在院内外设置意见箱、举报箱和公布的举报电话;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及来院就诊患者对我院的评议;通过问卷调查,让患者对医务人员服务水平、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等情况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从而建立完善社会监督、纪检监督、自身约束的监督体系。

通过“院长体验日”活动,充分认识到了的自身的差距与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以病人为中心,重点抓住群众看病中存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证医疗安全,通过不断改革、完善医院管理制度,使我院管理水平及医疗质量跃起上一个新的台阶。

谢谢大家。

篇五:门诊见习心得体会点滴记录,反思中收获——《门诊导医》课程感悟接近三个月的门诊导医课程已然结束,不同于以往在临床科室的学习体验,每周在门诊的两个半小时都会有不同的经历和感受,了解医院流程的同时感触亦颇多,谨以此文记下本次导医过程的感触与收获。

一、硬冷规矩下的温情曾经看过一幅经典油画,画面上一名生病的儿童躺在病床上,医生坐在床边以非常关注的眼光在看着这位病儿;而在斜对面,病儿的家长用犀利的眼光在看着医生。

这幅画说明医生在看病人时,同时病人及其亲属也在看医生;医生如何对待病人,病人嘴上不说,但对医生的每一项处置都会在心里掂量。

在这样的背景下,医务人员需保证在医学上的专业是一方面,在工作上是否做到了有序严谨关心关怀,更是病人及家属的关注点。

当我第一次站在护士咨询台,扎堆的人群和嘈杂的人声立即入目入耳。

还没怎么反应过来,老师简单交代之后我就开始了工作。

几十分钟下来就对门诊护士站的工作就有了直观的感受:工作本身并不复杂,繁杂的是与病人的沟通交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