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表PPT课件
结论(记)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 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原因:同主族元素的性质具有相似性和递 变性,是因为同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具有 相似性和递变性。
卤族元素
学习目的: 掌握卤族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
的关系
画出周期表的短周期部分
IA
H IIA Li Be Na Mg
0
IIIA IVA VA VIA VIIA He B C N O F Ne Al Si P S Cl Ar
m(12C)=1.993 × 10-26Kg 1/12m(12C)= (1.661 × 10-27Kg )
构成原子的粒子及其性质 1/1836 1.007 1.008
相对原子质量=(电子总质量+质子 总质量+中子总质量)/ 12 C 原子质 量的12分之一 = 1/1836 ×电子数 +质子数 ×1.007+中子数×1.008
≈质子数+中子数 =质量数
归纳与整理
• 2、质量数与质子数和中子数间的关系。 • 质量数:原子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
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加起来所得的数值。 • 质量数(A)= 质子数(Z)+中子数(N) •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数
学了这部分内容后常见到这样的符号
Xa
c+
b
d
a b c d各 代表什么?
质子
中子
e
22
e
-
-
+
电子
{ 1、原子
原子核
{
质子 中子
核外电子
质子、中子、电子的电性和电量怎样?
1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中子不带电 1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构成原子的粒子及其性质
请同学们回忆:相对原子质量 以12C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 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请同学们推论:一个质子的相对质量如何计算?
a——代表质量数; b——代表核电荷数; c——代表离子的价态; d——原子个数
课堂练习
1. 钠原子的质量数为23,中子数为12,那 么它的质子数是多少?核外电子数是多少?
( 11, 11 )
2. 硫的二价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8,中 子数为17,那么它的质量数是多少?
( 33 )
解:因为 S2- 的核外电子数是18,即硫原子得 到 2 个电子后,是18,那么硫原子的核外 电子数是16,则16+17=33。
元素周期表
A:主族
IIIA B 5硼 Al 13铝
IVA C 6碳 Si 14硅
VA N 7氮 P 15磷
VIA O 8氧 S 16硫
VIIA F 9氟 Cl
17氯
族: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的列
周期: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的行
0 He 2氦 Ne 10氖 Ar 18氩
IIIB IVB VB VIB VIIB
第53号元素: 53-54=-1 第88号元素: 88-86 =2 第82号元素: 82-86 =-4
第四周期第ⅥA 族。
第五周期第ⅦA 族。 第七周期第ⅡA 族。
第六周期第ⅣA 族。
练习与思考:
• 第三周期第IVA族的元素原子序数是:14
• Na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相邻的同族元素的原子序
数是:
• 周期数=电子层数
•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 各周期的元素数目:2,8,8,18,18,32,
32 • 稀有气体的原子序数:2,10,18,36,54,
86. • 记住1~36号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根据原子序数推算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将该原子序数同与之最相近的惰性元素的序数相 减:
1、若比相应惰性元素大1-2,则应处在下一周期 的ⅠA- ⅡA
周 期I
A
1 1 II
A
234
主
族 元素周期表
副
过渡元素
族
0
2 III IV V VI VII
K2
AA A A A
5
6
7
8
9
10
L K
8 2
3 11 12
M 18
13 14 15 16 17 18 L 8
k
2
4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19
• 短周期元素中,族序数=周期序数的元素有
• : H、Be 、 Al
• 族序数等于周期序数2倍的元素有
•: C S • 周期序数=族序数2倍的有: Li、Ca
元素周期表的整体结构
周期 (7个)
短周期(3个):第1.2.3 周期 长周期(3个):第4.5.6周期 不完全周期(1个):第7 周期
2、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中 子的一种原子
同种元素:原子的原子核中质子数_相__同___。
同种元素:原子的原子核中中子数可以不__相__同_。
同种元素:
可以有
几
______
种不同原子。
再如:
14C
12C
3、同位素
把原子里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 数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即:两同(同质子数、同一元素)
画出Cl原子结构示意图
VIIA
F
9
+9 2 7
Cl 17
+17
287
7
2
7
3
Br 35
+35 2 8 18 7
7
4
I
53
+53 2 8 18 18 7
7
5
At
85
+85 2 8 18 32 18 7
7
6
思考
• 根据卤素的原子结构,请你推测氟、 氯、溴、碘在化学性质上所表现的 相似性和递变性。
相 同
课堂练习
• 3、X元素原子的质量数为m,核内中子数为n,
则WgX+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mol)是 B
• (提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等于质量数)
• A. (m-n)×W/m • B. (m-n-1)×W/m • C. (m+n)×W/m • D. (m-n+1)×W/m
氢元素的三种原子
11 H
(X:Cl、Br、I)
卤素与氢气的反应
冷暗处爆炸
H2+F2==2HF
光照
光照或点燃 H2+Cl2点=燃=2HCl
高温
500℃
H2+Br2==2HBr
高温、持 续加热
H2+I2== 2HI
HF很稳定 HCl稳定
HBr较不稳定 HI很不稳定
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F2 + 2NaCl(熔融)= 2NaF + Cl2 Cl2 + 2NaBr= 2NaCl + Br2
一、碱金属(第一主族除氢外的金属)化学性质的 相似性和递变性
(1)金属性最强的是在左下角,铯。离铯近的 金属性强。 (2)金属性越强,其单质与水置换氢气越容易,越 剧烈。
②从上到下,由于电子层数递增,原子半径逐 渐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减弱, 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因此,碱金属元素的金 属性逐渐增强,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增强,氢氧化物 的碱性逐渐增强。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短周期元素全是主族元素 错,还有0族元素
2、短周期元素共有20种元素 错,短周期包括1、2、3周期,共18种元素 3、过渡元素全是长周期元素 正确,过渡元素全是金属元素
4、过渡元素全是副族元素 错,还有第VIII族元素
本节的基本规律(笔记):
•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Cl2 + 2KI = 2KCl + I2 Br2 + 2KI = 2KBr + I2
F2
Cl2
Br2
I2
氧化性逐渐减弱
1、原子的构成
核 素
原子学说发展史
1、公元前5世纪,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 等人认为 :万物是由大量的不可分割的 微粒构成的,即原子。
2、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 原子学说,他认为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 的实心球体。
(2)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在右上角,氟。离氟近的 元素非金属性较强(得电子能力、氧化性),非金属 性越强,其单质与氢气化合越容易,越剧烈,生成的 氢化物越稳定(正易逆难)。 (3)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 强(离氟越近,酸性越强) HClO4>HBrO4>HIO4
(F、O无正价,因此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
112
镧 系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锕 系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一. 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将 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质子 数)从左到右排成一个横行为一个周期。
3.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
人类探索自然的努力自古就有,并且也 从没有停止。前辈为人类认识世界,进而改 造世界,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为我们留下的 不只是物质财富,还有巨大的精神财富,在 他们的精神感召下,我们难道不应加倍努力 学习吗?
三、核素:
(一)原子的结构:
氦原子结构示意图
氢 重氢 超重氢
元素符号: H
H
H
原子符号: 11H 12H
13H
HD
T
单质: H2、 D2 、 T2、H-D、H-T、D-T 与氧化合成水:
VIII
IB IIB
B:副族
4
3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