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尚的师德是教师的灵魂

高尚的师德是教师的灵魂

教师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师德高尚沙寨小学教育是崇高的事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极为重要。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学校的首要任务是育人,而教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路人。

因此,教师的职业要求每一位教师必须是师德高尚、事业心强,有较高教育能力的人。

教师的身教重于言教,所以,教师具有高尚的师德,对教师做好教学工作来说,显得尤其重要。

专家指出“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别要加强师德建设”。

高质量的教育,必须有高素质的教师。

强化人民教师的师德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奠基工程。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一个独特的体系,有其特有的内涵、规律和作用。

我们要造就千千万万适应时代需要的人才,其根本保证在于建设一支德才兼备、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教师队伍。

振兴21世纪的中国教育呼唤高尚师德。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

教师职业道德内在发展受到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另外还受到社会,学校、家庭以及教师群体等复杂的外界影响。

因此高尚师德培养与提高应当说是教育者灵魂。

一、正确把握和认识高尚的师德师德高尚的核心是对学生、对事业的爱。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只有充分认识了高尚师德的重要性,对学生充满爱心,才会自然地产生爱的情感,并用爱的行为以及能力去感化学生。

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使他们成为社会的有用之人。

师爱是师德的核心。

“爱是教育的基础”。

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关系学生性格的形成。

一个学生如果生活在鼓励和认可之中,他就会自信和自强。

有学者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此,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

这种爱是神圣的。

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因此,师爱就是师魂。

”教育是一种以人格来培育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的劳动。

徐特立有句名言:“做教育工作的人,一般总是先进分子。

”因此,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而高尚的师德来自于坚定的教育信念,这种信念是教师的精神追求和奋斗目标,是教师提升素质的关键所在。

教育信念的集中表现是教师对教育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它具有专一性、稳定性、执着性等特点。

教育信念一经确定就难以改变,从而造就教师特有的道德人格。

一个教师只有当他认识到自己从事的事业对祖国和人民是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时,他才会不遗余力地去干好它。

二、勤于学习不断提高师德休养二、不断学习才能提高师德修养俗话说得好,一个人只有活到老,学到老,才能不断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特别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应该重视学习,善于学习。

思想理论素质是教师素质的灵魂,一个教师只有不断地通过学习,提高提高理论学习水平,并在学习提高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从而达到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的目的。

在工作中切实联系实践,并用理论去指导实际行动,才能更好地做好教育工作。

在经济转型期,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受到来自社会多方面的强烈冲击,呈现多样化取向。

价值观的多样性不能不影响到教师,影响到教师的职业道德。

在重金钱、轻事业;讲实惠、淡理想;求享受、畏艰苦等社会风气冲来时,师德建设至关重要。

职业道德作为一种实践性的道德,要求广大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作为师德的核心,这就首先要造成一种现实的环境氛围。

在形成这种氛围的过程中,既需要教育领域的领导者以身作则,又需要在教育体制以及相关政策上的改革和创新。

要在目前偏重升学率等“硬性指标”的教育评估体系中,加入“师德”等“软性指标”,使之成为教师队伍提高道德素养的指挥棒,成为教师自我评估的重要标准。

不断学习能使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

三、不断实践能够培养高尚的师德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提。

而作为一名教师,其正确的观念是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确立起来的,是在实践过程中,通过面临各种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成长并发展起来的。

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教师的关系,教师与学校领导的关系,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教师在处理这些关系时,要学会正确的掌握和培养自己的道德智慧,并学会利用自己的职业智慧把道德原则和规范变为能够切实解决问题的道德行为。

这样,教师便能真正认识到高尚的道德在实际生活中的力量和价值,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自己高尚的职业道德,使教师确立了正确的教育观念。

四、高尚的师德体现着生活状态教师高尚的师德培养与一般道德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道德的使命有调整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教师这个职业本身就是育人,因此,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更与一般道德是分不开的。

因为,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个人的一般道德的自然体现,它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无私的献身精神,所以,如果一个教师具有了良好的一般道德,那么培养自己高尚的师德就比较容易;相反,一个原本生活懒散,连起码的做人道德都不具备的人,就谈不上培养自己高尚的师德了,那么这样的教师也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所以,我们教师在不断追求高尚师德的过程中,首先应该以一个社会承认的、周围的群体公认的合格的人来要求自己,也就是应注意自己的一般道德的培养。

因此,只有把自己的这两种道德的培养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才有可能真正培养出自己高尚的师德。

高尚的师德体现以下生活状态1、拒绝吃喝及礼品,主动维护教师形象。

吃喝和送礼是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之一,这种风气在家长中也广为盛行。

有点钱、有点权的家长都要想方设法请请老师的客,或送点礼品、礼金。

有人可能会说,家长请老师吃饭、送点礼品,是尊师重教的体现,有什么不好呢?我总是固执地认为,家长请老师吃饭学生是知情的,并且多数学生之间包括家长之间是互相通气的,所以一旦你答应了一个家长的请客,就会有更多的家长要求请客且难以谢绝,因为其他家长会担心自己不请客孩子会不被重视或受委屈,所以我总在想,许多家长在刚开学就请客,与其说是尊重老师,不如说是家长不放心老师,更有甚者是想通过吃饭、送礼,拉近与老师的关系,从而让老师对自己的孩子多关注一些。

其实我们许多老师都厌倦家长请客,我们何苦干这种既让自己受累、又影响我们形象和降低我们威信的事呢?所以我要说,谢绝家长请客、送礼,是对我们自身形象的一种主动维护,它既能有效避免老师受家长摆布、维护我们老师做人的尊严,又能树立老师在家长、学生心目中的威信。

当然,如果有家长硬是不罢休,就让他在学生毕业之后再请吧!2、关爱全体学生,营造令人鼓舞的、温暖的学习环境。

不可否认的是,现在的中、小学生,尤其是中学生学习时间长,学业负担重,精神压力大。

那么,作为老师的我们,就有责任让他们在重重重负之下,至少在精神上感到愉快一些,心里温暖一些,让他们活得有信心、有动力。

如何给学生营造一个令人鼓舞的、充满温暖的学习环境呢?我认为作为教育者的老师,首先必须给学生足够的关爱。

如果对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我们冷落甚至歧视了他们,他们极有可能破罐破摔,继续捣乱甚至走向社会的对立面。

应该对他们加倍关爱温暖,才使得他们能够自信地、开朗地生活。

因此,我认为老师只有给学生营造了这样一种充满希望的、温暖的环境,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同时我也认为能够给学生营造这样环境的老师,也才真正称得上“良师”。

3、尊重学生,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

是否尊重学生,是否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这是学生、家长乃至社会都很关心也很敏感的问题,也是我们师德是否合格的体现。

惩罚性作业、罚站、罚跑步等都属于常见的不尊重学生的行为。

现在我班有一名叫徐子海的学生,以前因为作业未完成而被老师罚扫清洁区一周,因此与老师发生冲突。

该由此可见,老师不得法的严格教育会激化师生矛盾,严重摧残学生的身心健康,并极大地损坏教师的形象。

老师必须学会尊重和爱护学生,因为我们教给他们什么,他们就会回报社会什么,我们尊重爱护了他们,他们才会自重及爱人,才会成为身心健康的,对社会有用的人。

其次,罚站也是不尊重学生的教育方式之一。

罚站不仅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而且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学生不管犯了什么错误,我们老师都不能简单粗暴地对待,而要讲究教育方法。

就如迟到,也有无数种原因,只有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然后和学生一起商量解决的办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也只有这样做,老师才能称得上是具有良好师德的合格老师。

一味地罚站,罚来罚去,学生的问题依然是问题,而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却会大打折扣。

再次,我们必须承认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差异。

对待学习能力差的学生,老师尤其要注意平等地对待他们,甚至必须多给他们一些关注和爱护。

由于学习能力差,他们学习起来困难更多,心里的痛苦更多,受的打击也更多,所以失落感更强、更自卑,因此他们需要更多的鼓励和温暖的话语。

如果说我在教育过程中还不够平等、有所偏爱的话,那就是我对学习能力差、学习习惯差的人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我总是细心地观察,尽力地去发掘他们的长处和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予以表扬,尽量帮他们找回在学习上得不到的尊严和自信。

我们的教育不能仅仅是培养那些学习能力强的人,我们更应该让那些学习能力较差的人因为有老师的关爱而成为具有永不言败、开朗、进取的健康心态的人。

他们即使暂时在学业不够成功,但有了这样一种心态,就为他们将来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生将来的成功往往不是由在校时的成绩决定的,而是由做人的态度、精神决定的,如果因为他们的成绩不好而冷落他们甚至伤害他们,让他们自己对自己绝望、认命甚至破罐破摔,成为“优点零”、“愿望零”的毫无生气和精神的人,说轻一点是老师的失职,说重一点是对这些孩子、对整个社会的犯罪。

所以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学识,更要有高尚的师德,因为这是培养身心健康的人的保障。

综上所述,老师必须具有高尚的师德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愿我们所有的教师都不仅在学识上充实自己,更要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为培养合格的甚至是优秀的下一代尽最大的努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