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2年医学影像毕业考试A卷
2012年医学影像毕业考试A卷
湖北民族学院医学院2012年春季毕业考试试卷
A或B
A
课程
医学影像技术学
使用班级
0508410班
制卷份数
42
考生姓名
命题人
教研室
教研室审核人
单位审核人
答题纸数
3
班级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合计
学号
评分
分数
阅卷人
注意:答案请做在答题纸上,否则不得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计9分)
1、DSA:即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通过计算机把血管影像上的骨与软组织影像消除而突出血管
25、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C)
A.梯度场越大,层面越薄B.梯度场越小,层面越厚C.梯度场越大,层面越厚
D.射频频带宽度越窄,层面越薄E.射频频带宽度越宽,层面越厚
26、下列哪一项不是MRI的优势(B)
A.不使用任何射线,避免了辐射损伤B.对骨骼,钙化及胃肠道系统的显示效果
C.可以多方位直接成像D.对颅颈交界区病变的显示能力E.对软组织的显示能力
A、RAO300~500并CRA150~250
B、RAO300~500并CAU150~250
C、LAO400~600并CRA150~250
D、LAO450~600并CAU150~250
E、LAO350~650并CRA250~300
6、肘关节标准侧位投照时,肘部应屈曲多少度:(C)
A、35B、45C、90D、120E、135
A.头颅病变B.颅颈移行区病变C.肺部病变D.肝脏病变E.骨关节病变
23、下列哪类患者可以行MR检查(B)
A.带有心脏起搏器者B.心脏病患者C.术后动脉夹存留者D.换有人工金属瓣膜者
E.体内有胰岛素泵者
24、脂肪抑制技术可以改善下述哪一项伪影(B)
A.运动伪影B.化学位移伪影C.卷褶伪影D.截断伪影E.中心线伪影
12、哪条连接线与解剖水平面平行:(A)
A、听眶线B、听眦线C、听鼻线D、听口线E、听眉线
13、磁共振现象是下列哪位科学家发现的:(B)
A、豪斯菲尔德B、Block和Purcell C、Lauterbur D、Hankel E、伦琴
14、第1—2颈椎骨折或半脱位的患者摄取什么像最好:(D)
A、常规颈椎正位B、颈椎左右斜位C、常规颈椎侧位D、1—2颈椎张口位
扫描基线扫描基线从肺尖开始
扫描范围从肺尖开始,一直扫描到肺底。
扫描参数常规胸部CT扫描采用螺旋扫描,层厚10mm,间隔10mm。
3、简述颈椎侧位的X线摄影技术(应包括患者准备、体位、中心线及标准影像显示)。(6分)
患者准备:去除颈部衣物及饰物,并向患者说明检查细节,取得配合。
体位:(1)患者侧立于摄影架前,两足分开使身体站稳,外耳孔与肩峰连线位于片盒中心。
7、重点用于检查腕舟骨病变者是:(C)
A、腕部内收位B、腕关节轴位C、腕关节外展位
D、腕关节侧位E、腕关节正位
8、磁共振现象是那年发现的:(B)
A、1952B、1945C、1963 D、1973
9、某些病变在CT图像处理时需要加照骨窗,除外:(B)
A、内听道病变B、脑梗塞C、颅脑外伤
D、颅内肿瘤侵犯颅骨E、颅骨病变
标准影像显示:
(1)显示全部颈椎侧位影像,1~7颈椎显示于照片正中。(2)各椎体前后缘均无双缘现象。(3)椎体骨质、各椎间隙及椎间关节显示清晰。(4)下颌骨不与椎体重叠。(5)气管、颈部软组织层次清楚。
4、在CT的扫描方法中,有多种特殊的扫描方法,请描述什么是薄层扫描与重叠扫描,
并说明各自的运用目的。(4分)
E、以上都不是
15、腰椎斜位投照时,人体需要旋转多少度:(C)
A、25B、35C、45D、60E、55
16、属于生理排泄法进行造影检查的是:(E)
A、胃肠钡餐造影B、支气管碘油造影C、尿路逆行造影
D、上消化道造影E、排泄性尿路造影
17、肾上腺CT扫描的层厚和层距常用:(D)
A、10mmB、7mmC、5mmD、3mmE、1mm
4、进行颈椎正位摄影时,中心线向足侧倾斜100—150,对准甲状软骨下方摄入探测器中心(错)
5、在CT扫描过程中,对不同的病人以及同一病人的不同部位,应根据组织的厚度和密度选择不同的X线剂量,X线的剂量主要是通过改变管电压和管电流来决定(错)
四、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有关连续放射的解释,哪个是正确的:(A)
18、CR成像系统的关键元件是:(D)
A、影像阅读器B、X线机C、影像处理工作站D、影像板E、打印机
19、有关组织的信号强度,下列哪一项正确(C)
A.T1越短,信号越强;T2越短,信号越强
B.T1越长,信号越强;T2越长,信号越强
C.T1越短,信号越强;T2越短,信号越弱
D.T1越长,信号越弱;T2越长,信号越弱
10、下述哪种作用属于X线的化学效应:(A)
A、感光作用B、荧光作用C、电离作用D、干涉作用E、穿透作用
11、在X线摄影方位中,哪项错误:(E)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A、近头者为上,近足者为下
B、近正中矢状面者为内侧,远正中矢状面者为外侧
C、近心脏者为近端,远离心脏者为远端
D、近身体腹面者为前,近身体背面者为后
E、距体表近者为浅,远离体表者为深
A、它是高速电子与靶物质原子的原子核相互作用的结果
B、它的质决定于管电流
C、它与高速电子能量无关
D、它是高速电子与靶物质原子的轨道电子相互作用的后果
E、它的质量与靶物质的原子序数无关
2、X线最易透过的组织顺序是:(A)
A、肺、脂肪、肌肉、骨骼
B、肺、肌肉、脂肪、骨骼
C、肌肉、肺、脂肪、骨骼
D、脂肪、肺、肌肉、骨骼
E、肺、肌肉、骨骼、脂肪
3、静脉肾盂造影所引起的迷走神经反应,急救的最有效措施是:(B)
A、皮下注射阿托品B、立即去掉局部压迫C、及时给氧D、抗休克治疗E、输液
4、胸部CT扫描的层厚和层距常用:(B)
A、20mmB、10mmC、5mmD、2mmE、1mm
5、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摄影体位中,蜘蛛位是指:(D)
27、在临床应用中,螺旋CT检查效果不如常规CT的部位是(D)
A.胸部B.腹部C. CTAD.头部E.以上都不是
28、73图像显示技术中,应用最多而且最重要的是(A)
A.窗口技术B.放大技术C.黑白反转技术D.三维图像重建技术E.图像方向旋转技术
29、腹部CT扫描患者的准备工作中,与图像的清晰度有关的是(D)
X线的防护原则为:(1)X线检查的正当性;(2)X线防护的最优化;(3)个人受照剂量限值
X线防护的措施为:(1)时间防护;(2)距离防护;(3)屏蔽防护。
2、简述胸部CT扫描技术(包括患者准备、体位、扫描基线、扫描参数)。(6分)
患者准备:去除检查部位的金属饰物和异物,如发卡、钮扣、钥匙、膏药等,防止产生伪影。
薄层扫描
指扫描层厚<5mm的扫描,一般采用0.25~3mm。目的是减少部分容积效应,观察病变内部细节以及用来发现小病灶,如肺内的孤立性或弥漫性小结节、胆系或泌尿系的梗阻平面、胰腺病变、内耳以及主动脉夹层撕裂的内膜片等。
重叠扫描
指层间距<层厚,使相邻的扫描层面部分重叠的CT扫描。如层厚为10mm,层间距为7mm,相互两层面就有3mm的重叠。重叠扫描的目的除减少部分容积效应,使图像更真实的反映病灶外,关键是提高小病灶的检出率。
A.禁食B.胃肠道清洁C.口服1~2%泛影葡胺500ml D.呼吸屏气训练E.碘过敏试验
30、CT图像中的伪影是指(A)
A.被检体内不存在的假像B.被检体以外物质的影像C.图像中不正常的解剖影像
D.图像中密度过高或过低的影像E.影片中图像的变形
五、问答题(共4小题,合计20分)
1、试述X线防护的原则及措施。(4分)
(2)头部后仰,下颌前伸,头颈部正中矢状面平行于摄影架面板,上颌门齿咬合面与乳突尖端连线与水平面平行。(3)双肩尽量下垂,必要时辅以外力向下牵引。(4)暗盒上缘包括外耳孔,下缘包括肩峰。(5)暗盒置于滤线器托盘内。摄影距离为100~150cm。
中心线;经甲状软骨平面颈部的中点,水平方向垂直射入暗盒中心。
E.T1越短,信号越弱;T2越短,信号越弱
20、影响MR图像分辨率的因素有(D)
A.观察视野B.矩阵C.层面厚度D.以上均是E.以上均不是
21、在MRA技术中,预饱和技术常用于抑制(E)
A.吞咽运动伪影B.心搏伪影C.呼吸运动伪D.化学位移伪影E.逆向流动液体信号
22、与X线CT相比,MRI检查显示占绝对优势的病变部位为(B)
对不合作的病人,包括婴幼儿、躁动不安和意识丧失的病人要给予镇静剂,必要时给予麻醉。向病人说明呼吸方法,做好呼吸训练。
体位:患者仰卧、头先进,两臂上举抱头,身体置于床面正中,侧面定位线对准人体正中冠状面。为了区别少量胸水与胸膜肥厚,可以改为俯卧位,驼背病人或不宜仰卧者也可改为俯卧位。
定位像:常规扫描一个胸部前后正位像,既可作为定位扫描用,又能给诊断提供参考。
的一种技术。
2、TI:即反转时间,是指在反转恢复脉冲序列中,1800反转脉冲与900激励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
3、造影检查:是指临床上为了扩大X线诊断范围,人工地将某种物质导入体内,提高组织器官与邻近组织的对比度,从而显示其形态和功能的检查方法。
二、填空题(每空1分,合计6分)
1、在CT增强扫描中,双肾增强通常采用三期扫描,皮质期延迟扫描时间25-30s,髓质期延迟扫描时间60-70s,分泌期延迟扫描时间2-3min。
2、CT图像处理时,设定窗宽为850,窗位为30,此时所包含的CT值范围为-395HU~435HU。
3、急腹症最有价值的影像诊断方法是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