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酸碱盐综合训练题一.选择题1.某盐在人体的新陈代谢中十分重要,它可维持血液中适当的酸碱度,并通过人体复杂的作用产生消化液,帮助消化.该盐是()A.氯化钙B.氯化钠C.硝酸钾D.碳酸钠2.下列一些化学常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中叙述错误的是()A.成年人在正常情况下每天要摄入食盐5g左右B.医用生理盐水是0.5%的氯化钠溶液C.当空气中的二气化碳的体积分数达到1%时,对人体就有害D.通常的食醋中约有3%-5%的醋酸3.(2009,佛山)下列物质能共存于同一溶液中,且无色透明的是()A.NaOH、NaNO3、K2SO4 B.CuSO4、MgSO4、KClC.Ba(OH)2、H2SO4、NaClD.NaCl、AgNO3、HNO34.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改进了一种化工产品的工业生产技术,其产品获得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金奖,这种生产技术用于()A、生产烧碱 B、生产纯碱C、精制精盐D、生产尿素5.(2007,烟台)下列推论正确的是()A、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B、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酸与碱的反应C、燃烧都伴随着发光、发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就是燃烧D、碱性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溶液变蓝的溶液呈碱性6.(2009,四川)下列离子能在pH=12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SO42-、NO3-、K+、H+ B.Na+、Cl-、OH-、Al3+C.Cl-、NO3-、K+、Na+D.Ag+、Cl-、CO32-、K+7.(2008,山东)下列各组物质能按照关系图(→表示反应一步完成)相互转化的是()A B C DX NaOH Ca(OH)2Fe2O3CuY NaNO3CaCl2Fe CuOZ Na2SO4CaCO3FeCl2Cu(OH)28.(2008,乐山)图中,四圆甲、乙、丙、丁分别表示一种溶液,两圆的相交部分为两溶液混合后出现的主要实验现象,下表中符合图示关系的是()甲乙丙丁A Na2CO3 H2SO4 Ba(OH)2 石蕊B Na2CO3 HCl Ca(OH)2 CuSO4C Na2SO4 HCl Ba(OH)2 石蕊D HCl Na2CO3 Ca(OH)2 酚酞9.(2010,桂林)下列化肥能与碱性物质混放或混用的是()A.碳铵 B.硝铵 C.硫铵 D.硫酸钾10.(2008,咸宁)已知某固体粉末是由NaCl、Ba(NO3)2、CuSO4、Na2SO4、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这种粉末加足量的水,振荡后呈浑浊,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过滤后得无色滤液,取滤液并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对原固体粉末的判断正确的是()A.可能含CuSO4和Na2CO3XY Z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B.一定含NaCl ,可能含Ba(NO 3)2、Na 2SO 4,一定不含Na 2CO 3、CuSO 4C.一定含有NaCl 、Ba(NO 3)2、Na 2SO 4,一定不含Na 2CO 3,可能含CuSO 4D.可能含NaCl ,一定含Ba(NO 3)2、Na 2SO 4,一定不含Na 2CO 3、CuSO 4 11.(2009,锦州)将稀硫酸、澄清的石灰水、碳酸钠 溶液、氧化铁、锌粒五种物质两两混合,发生的反 应共有 ( ) A .7个 B .6个 C .5个 D .4个 12.(2010,镇江)下列各组溶液,不加其他试剂就能鉴 别的是(双选) ( )A.NaOH NaCl MgCl 2 FeCl 3B.Na 2CO 3 稀H 2SO 4 稀HCl NaNO 3C.Na 2SO 4 BaCl 2 KNO 3 NaClD.K 2SO 4 Na 2CO 3 BaCl 2 稀HNO 313.(2010,潍坊)鉴别下列各组物质,选用的试剂(在括号内)不合理的是 ( )A .CO 2和N 2(澄清石灰水)B.Ca(OH)2溶液和NaOH 溶液(稀盐酸)C.NaOH 溶液和稀H 2SO 4(PH 试纸)D.固体CaCO 3和固体Na 2CO 3(水)14.(2007,南京)构建知识网络,理清物质间的相互关系,是化学学习中的一种重要 方法.下图中连线两端的物质可 以相互反应。
下列四组选项中, 符合该图要求的是(双选) ( )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表(20℃)A.①Na 2CO 3②SO 3③BaCl 2B.①NaHCO 3②SO 2③KNO 3C.①Fe 2O 3②CO 2③Ba(NO 3)2D.①CuO ②CO ③HCl15.在一定质量的甲溶液中逐渐加入 乙至过量,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总 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的关系,能用右图曲线表示的是 ( )序号 甲 乙 ○1 HCl 溶液 NaOH 溶液 ○2 HCl 溶液 大理石 ○3 BaCl 2溶液 Na 2CO 3溶液 ○4 CuSO 4溶液铁粉○5 H 2SO 4溶液 锌粒 A .○1○2 B.○3○4C.○1○5D.○2○5 16.(2005,江西)右边图像能正确 反映其对应操作 中各量变化关系 的是 ( ) A.向一定量的过氧 化氢C D 溶液中 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B.t ℃时,向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C. D. C.一定量的稀硫酸与锌粒反应D.向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 溶液17.(2010,潍坊)如图所示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操作过程,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B.C. D.A .向NaOH 溶液中滴加HCl 至过量 B.向CaCl 2溶液中通入CO 2气体C.向CuCl 2和HCl 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 溶液D.向同体积和同质量分数的HCl 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铁粉和镁粉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18.(2010,上海)不另选试剂,仅利用组内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就能将它们鉴别出来的是 ( ) A .FeCl 3 NaOH HCl H 2SO 4 B.HCl KNO 3 Na 2CO 3 Na 2SO 4 C.AgNO 3 HCl NaCl HNO 3 D.BaCl 2 Na 2SO 4 Na 2CO 3 HCl二.填空题19.(2009,无锡)已知某粗盐样品中含有少量MgCl 2、CaCl 2及不溶性杂质。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该粗盐的提纯进行了探究,设计如下实验流程,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20oC 时,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见下表)N a+M g 2+Ca 2+OH -溶 难溶 微溶 Cl - 溶 溶 溶 CO 32- 溶微溶难溶(1)操作○1中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____。
操作○2的名称为_________。
若在操作○2结束后发现溶液A 仍浑浊,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
(2)操作○3是在加热条件下不断滴加稀盐酸至溶液的PH=7。
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操作○4是将溶液B 倒入_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加热并不断搅拌,直到___________________时(填现象),停止加热。
20.(2008,广东)下图中每条连线表示两端的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甲、乙、丙、丁分别为Mg 、BaCl 2、 Na 2CO 3、HCl 中的一种。
(1)写出乙和丙的化学式:乙________;丙_________。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甲和乙______________;丙和丁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反应○1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又称 反应。
21.(2010,金华)一种溶液里可能含有NO 3-、Cl -、CO 32-、SO42-四种阴离子之中的一种或几种,取少量这种溶液分别盛放于两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1)向第一个试管中加入BaCl 2溶液时生成白色沉淀; (2)向第二个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硝酸时,生成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继续加入稀硝酸使溶液显酸性时,再加入硝酸钡溶液不产生沉淀。
据实验推断:溶液中肯定不含有______离子,可能含______离子。
22.复分解反应是我们学过的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之一。
学习时,应注意将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深刻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氯化钡溶液与硫酸钠溶液混合:_____________ ___ _;②碳酸钾溶液与稀盐酸混合:__________________ __ _ ; ③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硝酸混合:_________________ _ _。
(2)你想过上述复分解反应为什么能够发生吗?这是因为在这些反应物中含有一些“特殊”的阴、阳离子,它们能相互结合。
如上述反应①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Ba 2+和SO 42-,而Cl —、Na +则是“旁观者”,并没有参加反应,请你分析上述反应②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________;上述反应③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________。
(3)请根据你的想象,在图右边的容器中画出体现NaOH 溶液和稀盐酸反应产物的示意图。
23.(2010,鞍山)小梅同学学习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性质后,发现许多不同类别的物质反应时能生成盐,于是她构建了甲图所示的知识网络图。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1)请你把甲图中○1○2处补充完整,要求不能与图中已有信息重复。
○1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
(2)乙图中A~H 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A 、B 为黑色固体,D 为红色固体单质,F 为红色粉末,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乙图所示。
请回答: ○1物质B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写出E+F →G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___ ;○3写出一个能实现G+H →D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__ 。
24.(2010,南通)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依据同类物质性质的相似性,可以帮助我们做到举一反三。
现有下列三组物质: A .空气、胆矾、冰水、蔗糖B.KOH 、H 2SO 4、Ca(OH)2、Ba(OH)2C.NH 4Cl 、Na 2CO 3、SO 2、Na 2SO 4 (1)填写下表空白:组别 A 组 B 组 C 组 分类标准 纯净物 碱 不属于上述分类标准的物质空气SO 2(2)请仿照检验CO 2的反应,选用SO 2或SO 3书写一个类似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3)NH 4Cl 溶液与KOH 溶液能够反应,实质是因为它们在水中解离出来的NH 4+和OH -结合生成的NH 3和H 2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