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小故事每一个求职者,都要经过面试这道关。
有的人经验丰富,发挥自如,接受面试如同表演节目,顺利闯关;有的人则对面试战战兢兢,被动应对,纵有再多能耐,但由于临场表现欠佳,也难免败北。
在每一次的“较量”中,你是否能够满怀信心?在失败的时候,你有没有总结经验而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呢?也许,这仅仅只是你在人生搏击中一段开始的序幕。
无所畏“拒”,才会百“炼”成钢受访人:黄宇毕业学校:浙江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面试次数:32次采访人:蔡燕看黄宇滔滔不绝的神侃模样,就知道此兄绝非凡人。
从年后到3月初,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他已经经历了安利、OBI、香港亚非集团等20多家公司,大大小小的30余次面试。
在他看来,面试越多,“战斗技巧”也就越成熟。
我一共参加了20多家公司的32次面试。
只要有面试机会,我就参加。
之所以这样做,并不是因为我求职心切,而是为了积累面试经验。
我很清楚一个本科生要在短时间内找到实现自己价值的工作是不容易的,所以我想尽量多参加各种形式的面试,让自己在面试过程中迅速成长。
我喜欢在每一次与考官的交锋中学习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我第一次参加面试是在萧山传化集团,面试官问我期望薪酬多少,我直截了当说2000至3000元。
面试官就紧接着问我“你凭什么拿这个薪酬?”我瞬间发呆,“也是啊,我凭什么拿这个薪酬呢?”在对自己的具体工作还不清楚的情况下,贸然回答薪酬显然是掉进了面试官的某种“圈套”。
有了这样好几次经验后,在面试香港亚非集团时,我就回答“员工的薪酬应该是与他的业绩挂钩的,我无法确知自己可能的业绩,所以薪酬就不好量化。
”这样面试官也就无法再追问下去,我也就避免了前几次的那种薪酬尴尬。
以我的经验来看,只要能进第四关,这意味着单位一般都会要你了。
而中化宁波分公司老总却用事实告诉我,有时候经验也并非全对。
接到中化宁波分公司的第四轮面试通知时,我心里想着无非是走走过场,同老总见见面,心里很轻松。
面试那天,我连西装都没有换上,穿着运动服就去参加老总的面试了。
坐下后,老总抬头“扫”了我一眼,指着93分的哲学成绩,第一个问题就剑走偏锋:“你最喜欢的哲学家是谁?”哲学分数我考得比较高是事实,但这并非我的专业,平时我对哲学也没有太深的爱好,了解的只是“皮毛”。
但又不想立即暴露出自己所学与分数之间的差距,只好硬着头皮回答是苏格拉底。
接下来,老总就让我解释苏格拉底的哲学要义,这时候,我已经很勉强了,支吾着回答了半天,老总在一旁始终绷着脸。
最后的结局就不用说了,不过现在想想,当时自己是犯了“轻敌”这一大忌。
经历了这么多次面试,尽管大多数时候是我被拒绝,但毕竟也还有5家公司给了我offer,最后被我婉约拒掉。
我的信条就是:无所畏“拒”,才会百“炼”成钢。
专家点评:应届大学生在面试中谈薪酬是个大忌。
在一般大公司看来,没有经验的大学生没有资格谈薪水。
况且新人的起薪都一样,你谈了,人家也不会给你加薪,反而会招致反感。
即使对方问你对薪水的期望,你也应谨慎应对,或者干脆用“我相信公司会给我相当于我工作价值的薪水”之类的话搪塞过去。
而一个人在面试时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取得成功的第一步。
自信,不需要包装受访人:胡珊毕业学校:杭州商学院面试次数:4次采访人:蔡燕胡珊是个很漂亮的女孩子,出色的五官,入时的打扮,被风撩起的长发还真有几分明星味。
然而,在与记者聊天的时候,她会不时地低头,垂下眼睛看看地面,眉宇间总是缺乏那么些自信。
天津一个女孩子因为长相丑陋,屡屡被招聘单位拒之于门外的遭遇,经常成为宿舍讨论的话题。
大四了,很快就要走向人才市场,又是女生,大家对这些都比较敏感。
2月18日那天,我接到了南京国际金鹰集团的面试通知,让我三天后去南京面试,岗位是行政助理。
我激动了一个晚上,这是我的第一次面试。
接下来的两天时间,做头发;又花500元买了一件艾格的大衣;接下来修眉,买粉底、唇彩,还找学姐速成化妆。
面试是在南京金鹰大厦5楼进行的。
从电梯里出来后,右面有一面大镜子。
我很自然就朝镜子走了过去,可能是紧张的缘故,我的嘴唇有些发白,就拿出唇彩来抹了抹嘴唇。
然后又稍稍把头发往前面拨了拨,这之前我一直觉得自己右脸的轮廓跟左脸有些不对称,用头发挡挡看起来会好些。
这时,一个很年轻的女孩路过,她看了我一眼,我心里也没怎么在意。
轮到我面试时,我这才发现那个年轻女孩竟然是人力资源部主管,我心里暗暗祈祷她千万不要认出我来。
主管开始一句话都不说,就那样静静地看着我,看得我心里直发慌。
过了很长时间,主管突然说话:“胡小姐,你可以把头发往后面拢一下吗?我们看不到你的右脸。
”主管和另两位面试官的视线全都聚光在我的右脸上,看得我右脸直发烫。
主管说了一句:“你脸上又没有疤痕,为什么要用头发挡着呢?”我立即就想起刚刚主管路过时看我的那一眼,她一定记住我了,很可能她对我已经有了某种成见。
主管接着问了我一些关于个人形象与岗位内涵的问题,我胡乱地回答了几句,自己都觉得无法说服自己。
只觉得主管的每一个字似乎都在指出我准备这场面试时的浅薄。
脑袋里只有一个念头:完蛋了。
事实如此,我没有等到金鹰的“后来”,这原本是意料中的事。
可由于是第一次面试,我还是忍不住拨通了主管的电话,说明来由后,她只说了一句话:“你不够自信,自信是不需要包装的。
”这句话让我很久都没有回过神来。
专家点评:在众多的女大学生看来,现在的职场,很多时候,漂亮是一种资本,第一印象对于求职同样非常重要。
于是,很多女生在求职过程中,从包装简历到包装自己,这其实就是另一种底气不足,是缺乏自信的表现。
而胡珊的第一次面试就是这种综合征的集中反映。
在面试的时候,不一定要穿得很好,乐观自信更重要。
作为大学生,不论碰到什么情况、身处何地,都要相信自己,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挑战,面试最怕的是紧张,因为一紧张什么都乱了,该做的事情没做好,该有的水平发挥不出来,真是越紧张越坏事。
后果是该通过的没通过,该录用的没录用。
自己,就是最真实的简历受访人:花艺毕业学校:中国矿业大学中文系面试次数:1次采访人:蔡燕花艺的求职过程与别人有些不一样,她没有参加过招聘会,也没有花时间做过简历。
她说,她喜欢直接面对挑战。
而真实的自己,就是一张最好的简历。
一开始找工作,我什么都没跟宿舍同学说,就带着那50多本《电影故事》去了北京,住在曾经“混”过北京的人都知道的那种便宜而寒冷的地下室里。
带着天津一个亲戚的一张条子,我在央视音画时尚导演那里报了到,导演带着墨镜,我看不到墨镜里面的表情,但实习无所谓面试,我心里很坦然。
然后我开始了实习生涯,倒茶、跑腿、拿报纸,这些我都觉得无所谓。
一个月后,我熟悉了周围的环境,也认识了一帮跟我一样“漂”在北京的人。
一天,我经过一个报摊时看到了《明星周刊》,我觉得这是我理想中最想去和最适合我的地方。
看了杂志上的周刊地址后,我就坐着公交车过去了,没有任何准备。
敲错了好几扇门,走错了好几间办公室,终于找到主编办公室。
就在我还有点迟疑自己在干什么的时候,我的脚已经进了门。
总编抬头,30左右的年龄,很锐利的眼神。
简单的自我介绍后,我重点说了大学四年,自己与一个剧社从诞生、发展、成熟,成功所共同拥有的过程。
总编很耐心地听着我说完,这让我心里有些温暖。
说完后,总编对我点了点头后,说:“可是我们现在并不缺人,也没有招人的打算。
”我很安静地听着。
他接着又补充了一句,“但你的胆量让人佩服,尤其是一个女孩子。
如果你愿意的话,那你就把你刚刚所说的写成一篇文字,三天后给我,如果我被你的文字打动了,我会给你一个实习的机会,其他的以后再说。
”三天后,我把稿子交给了总编,内容与我那天对他说的没有什么变化,我也没有去作任何可能的“秀”。
因为,我知道,就在总编让我写稿子的那个瞬间,他已经认同了我。
当天晚上,我接到总编的电话,让我第二天去实习。
在《明星周刊》做了一个月的狗崽队,认识了黄磊,感觉他并不像电视中那么“帅”。
一个月后,总编把我调到了“光线”传媒的网站,我负责了网站的改版重建。
再一个月后,我被调到了市场部。
三天前,总编突然来到了我的办公室说,“花艺,把协议签了吧。
”这成功的喜悦让我感到,真正想找工作的人,不能坐等机会上门。
专家点评:花艺的做法虽然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但还是可取的。
从中也可以看出,她很明确自己的职业生涯定位。
但这样的面试并不都是可取的。
她的成功其中还有幸运的成分在里面,因为她在面试之前没有作任何准备,这在面试中是一个大忌。
另一方面,说明你的随意性比较大,没有对将要去的单位作深入的了解。
一次面试与三个电话的故事受访人:陈超毕业学校:杭州电子工业学院面试次数:4次采访人:蔡燕陈超是一个看上去就是特别执着的人。
他告诉记者,他一直知道自己并不是最优秀的,但他认为自己身上有很多别人所没有的优点,比如能力、毅力。
他只要认定了的事,就会去竭力争取。
我在招聘会上转了半天,终于看中了一家自己向往已久的公司。
放下简历后,我就站在公司招聘位置附近观察,看看给这家公司投简历的都有些什么人,我把这叫做知已知彼。
一个下午,该公司大概接了不下百份简历。
我心里想,自己不可以就这样被动地等着他们打电话过来——100多份简历就招一个人,我的机会只有百分之一。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按照招聘材料上的电话打了过去,接电话的是个年轻女孩。
我告诉她我昨天投了简历,想知道什么时候会有结果,女孩记下了我的名字和联系电话,然后让我等等看,说面试通知三天之内就会有。
第三天,我被通知参加面试。
到了单位后,才发现一共有10个人被选中参加这次面试。
面试我们的是个年轻的女孩子。
在说到薪酬时,我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说了一通,我觉得自己目前还没有谈薪酬的条件,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也还没有得到发挥,这时候是无法去估量它的价值的。
当我说这些话时,我注意到面试的女孩在一边点头。
临走时,女孩说她并不是这里的负责人,主管出差了,所以最后的面试结果还要看主管根据简历来定。
又是三天,我还没有等到第二轮面试通知,于是我又打了个电话过去。
仍是第一次接我电话的女孩,她在问了我的名字后说她可以先帮我去人事部问问看。
中午的时候,公司通知我当天下午去参加第二轮面试。
下午,我赶到公司时,人事主管对我说:“你们四个都去体检吧,体检结果出来后再说。
”参加体检后,好久没有我的消息。
思考后,我又给公司打了第三次电话。
公司回复我,他们正在商量,等决定后再打电话给我。
就在我挂断电话后不到5分钟,公司打电话过来让我下周一过去见习。
现在我已经在公司正式上班一个多月了。
在公司的一次聚会中,我才知道三次面试的名单中都没有我,我的三个电话给了我三次机会。
后来,人事主管对我说:“小陈,你很主动。
尽管你不是面试中最优秀的学生,但公司选中的就是你的这种主动精神,公司欢迎真诚想发展的人。
是你为自己赢得了这个工作机会。
好好干吧。
”专家点评:陈超的这次面试成功,跟他的主观能动性有着必然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