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座分项工程开工报告一、编制说明:(一) 编制依据:(1)、招标文件和施工设计图纸。
(2)、国家和交通部颁布的相关施工技术规范,质量验收、评定标准。
(3)、国家和辽宁省相关建设管理部门颁布的有关施工技术、环保、安全、质量验收规范、评定标准及法规文件。
(4)、《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2-2008)(二)编制原则:1、确保实现业主所要求的工期、质量、安全、环保目标。
2、严格遵守施工验收规范、规程和制度。
3、科学组织、精心施工,保证优良率达95%以上,争创鲁班奖。
4、合理安排施工计划,统筹规划、保证施工有序性、连续性、均衡性。
5、考虑本标段工程特点、工期要求,精心施工。
二、工程概况白沙河中桥中心桩号K0+915.16,孔径4-20米,设计交角45度,桥梁全长85.08米,桥宽22m。
沈抚灌渠中桥中心桩号K1+669,孔径2-20米,设计交角90度,桥梁全长45.02米,桥宽22m。
白沙河中桥:支座垫石采用C30混凝土,共有垫石272个,1种支座类型,2种支座规格型号,包括 250×63支座、4 250×65支座。
沈抚灌渠中桥:支座垫石采用C30混凝土,共有垫石136个,1种支座类型,2种支座规格型号,包括 250×63支座、4 250×65支座。
主要工程量为:C30现浇砼6.6m3R235钢筋(φ8)1124335钢筋(Φ10)3617.6250×63支座272个250×65支座136个4本工程计划于2013年6月30日进行施工,2013年8月30日完成(考虑沈抚灌渠中桥动迁影响)。
共60个日历天,平均每天完成6.8个。
三、机械设备安排:四、人员组织安排为了施工方便和便于管理,结合工程的特点,设置独立的盖梁工程作业队,作业队在项目部各部室指导下开展工作,拟配置人员如下表:五、施工工艺流程图支座垫石及支座安装工艺流程图六、施工方法(一)、施工准备1、人员及施工现场准备情况项目部安排支座施工队伍进行垫石及支座安装施工。
现已按要求进驻施工现场,其中队长1名,技术负责人2名,质检员2名均已进场。
沿线交通运输较方便。
施工用水采用自来水,施工用电从变压器直接引线,并在现场配备发电机。
2、机械设备及材料准备情况砼拌合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合,拌和站共设一座拌合楼,同时配备发电机组。
施工用机械设备均已进场,各项主材及地材,包括水泥、钢筋、石子、砂子等已按要求在拌合站就位,已能满足先期施工的需要,以后随着工程的进展,材料将根据工程进度陆续进场。
3、技术准备情况1、图纸审核:施工图纸已经过初步审核,并已将图纸中存在的问题讨论解决。
关键工序的施工措施均加以讨论优化,将按照高标准,严要求,做好科学施工。
2、测量放样:根据设计院提供的中桩坐标及水准点,现已全部加密复测完毕,对支座垫石的坐标及高程进行现场确认与设计相符合,可以进行施工。
3、试验方面:钢筋、水泥、砂、石料等各项原材料,已经在工地试验室对各项指标进行了检验或按监理试验室的要求进行了委托试验,均符合规范要求,施工用配合比已经监理试验室同意,可以用于施工。
在施工中将严格按照监理试验室批准的材料进行购料和进料。
进场的材料已按规范要求的频率和方法进行了自检,均符合要求,对不合格的材料坚决清除出场。
(二)、测量方案1、测量依据业主提供的平面控制点与水准点为基准进行复测和引测。
根据业主提供的有关测量资料、设计结构图、复测资料进行计算和垫石测量放样。
根据本桥支座垫石坐标,利用全站仪放出每块垫石准确位置,并做出明显标记,经自检复核后,呈报放样资料,并经监理工程师签认,精度以本工程执行的施工规范中的有关规定作为标准。
2、平面控制测量对施工现场及控制点进行实地踏勘,结合本工程平面布置图,创建施工测量平面控制网。
放样时每点至少有两个控制点做后视,便于校核。
定期对导线控制网进行闭合校验,保证各点位于同一系统。
随着施工的进展,每个月至少复测一次,以求控制网达到精度要求。
3、高程控制测量根据业主提供的等级水准点,用精密水准仪进行引测,布置水准点在施工区域附近。
为保证施工期间水准点的稳定性,点位设置在受施工环境影响小,且不易遭破坏的地方。
考虑外在环境的影响,定期对水准点进行复测。
(三)、排水系统临时排水方案:材料场地、生活区应设在最高水位线以上,碾压整平并设横坡,并在外围挖临时沟与现有河道相连。
(四)、操作工艺:1、墩(台)顶凿毛:墩(台)顶钢筋如有锈蚀进行除锈,墩(台)顶混凝土用电锤进行凿毛,凿除多余浮浆,露出新鲜混凝土。
2、测量放线测量班用全站仪放出支座垫石中心线位置,按照放样点位定出模板位置,用水准仪测量出墩顶垫石高程。
3、钢筋绑扎钢筋的加工尺寸严格按图纸设计要求进行,钢筋的安装直接在墩台上进行。
钢筋绑扎的截面尺寸应严格按图纸和规范的要求进行。
4、模板安装模板采用小方木组合加固而成,模板顶标高控制为垫石顶标高,保证模板四周平整、光洁,模板拼紧密。
模板支护采用三角支撑方木的方式,保证模板稳定并便于拆卸。
5、浇筑垫石砼钢筋、模板及支座位置和高程经检查合格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采用C30混凝土,混凝土的振捣使用30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振捣过程中注意避免碰触支座的预埋筋,以免引起支座位置的偏移。
技术员全程监督浇筑过程,并通知试验室抽取样品做试块。
6、混凝土拆模及养护(1)、养护主要作用是起到保湿和保温的目的,保温的主要目的是减少混凝土表面的热扩散,降低表面的温度,防止产生表面裂缝;保湿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现收缩裂缝,混凝土浇注前侧面用一层毛毡覆盖,浇筑完后顶部采用同样方法覆盖。
塑料薄膜:主要作用是保湿,也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
土工布:主要保温材料。
麻袋:辅助保温材料,用于加厚保温层或填塞钢筋间难于覆盖保温的地方。
(2)、严格控制拆模时间拆模时间控制直接影响到混凝土表面是否产生收缩裂缝。
根据测量的混凝土温度与测量的外界气温差值来确定拆模时间,若两者温差大于20℃则不能拆模,继续散热,直至气温与混凝土内部温度两者差值小于20℃时间才可以拆模。
7、支座安装安装支座时用水准仪对支座顶标高进行控制。
支座安装注意安装支座的型号、位移方向符合设计要求。
(五)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1、支座垫石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要求,顶面要求标高准确,表面平整,避免发生支座歪斜、不均匀受力和脱空现象。
2、模板安装前应将墩、台支座垫石位置凿毛并清理干净。
3、支座安装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保证支座平面的水平及平整,支座支撑面四角高差不得超过2。
七、雨季施工保证措施1.雨季施工前应进行下列准备工作:(1)、修建施工便道和排水沟。
(2)、住地、库房、车辆机具停放场地、生产设施停放场地都应设在高地上并设横坡。
(3)、钢筋露天放置时,应垫高并加遮盖。
(4)、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做好覆盖工作。
2、雨季施工应做的工作:(1)、作好天气记录,坚持收听天气预报。
(2)、施工时,若浇筑过程遇到暴雨,在拌和站和施工处搭设雨蓬。
八、质量保证措施及保证体系(一)、质量管理依据1、9001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041-2000)3、《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2-2008)(二)、质量保证措施为全面实现工程质量目标,在施工全过程中,我们将始终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原则,认真依照施工技术规范、规则和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去组织实施。
1、加强施工技术管理认真制定施工技术方案,由单项工程技术负责人牵头,针对所承担工程的技术难易程度和环境特点,拟定施工技术方案,提交给项目总工程师。
项目总工程师组织有关人员,对所提出的施工技术方案进行对比分析、优化,最后确定一个实施方案。
1)认真核对设计文件和图纸资料,切实领会设计意图,查找是否有碰、错、漏等现象,2)认真进行技术交底。
由项目经理部的总工程师、工程技术部长、单项工程技术负责人逐级进行书面及口头技术交底,确保操作人员掌握各项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质量标准等。
3)抓好技术资料管理。
施工过程要做好详细记录,各种原始资料搜集齐全,用以组织后期施工、编制竣工文件,并进行施工技术总结,为做好技术档案和技术情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制定工艺标准,实行标准化作业,使施工按工艺标准进行。
2、强化监督检查项目经理部设质检部,由坚持原则、不循私情、秉公办事的质检工程师担任,严把工程质量关。
严格执行工程质量检查签认制度,凡须检查的工序经检查签认后才能转入下道工序施工。
主动配合支持监理工程师的工作,积极征求监理工程师的意见和建议,坚决执行监理工程师的决定。
3、实行工程质量承包责任制1)项目经理部与工程负责人签订质量承包责任状,保证合格率达100%,优良率90%以上,无大及大以上质量事故。
2)对班组实行与工程质量挂钩的计件工资制,并使工程质量在工资分配上占重要比重,体现重奖重罚,优质优价。
3)建立内部竞争机制,实行优胜劣汰。
4)严格制度,狠抓落实努力做到质量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坚持做到定期质量检查,对每次检查的工程质量情况及时总结通报,奖优罚劣,使工程质量通过定期检查得到有效控制。
各级质检人员要明确岗位责任制和工作职责标准,坚持做好经常性的质量检查监督工作,及时解决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质量保证体系九、安全生产保证措施(一)、安全保证体系(二)、安全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三)、安全目标安全生产实现无重大人身伤亡事故、无重大交通责任事故。
职工重伤频率控制在0.6‰以下,轻伤频率控制在1.2‰以下。
(四)、安全管理体系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并领导本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
主管安全生产的项目副经理为安全生产的直接责任人,项目总工程师为安全生产的技术负责人。
经理部设安全质量室,安全质量室下设安全组,安全组下设专职安全员。
施工队设安全室,配置专职安全员。
2)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本项目实行安全生产三级管理,即:一级管理由经理负责,二级管理由专职安全员负责,三级管理由班组长负责。
完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针对各工序及各工种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并由各级安全组织检查落实。
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职责,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各自作好本岗位的安全工作。
项目开工前,由项目经理部编制实施性安全技术措施,对各项作业环节要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报领导小组同意后实施。
严格执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度,施工前由项目经理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安全交底。
项目施工队对施工班组及具体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各级专职安全员对安全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并作好记录。
针对工程特点,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重点对专职安全员、安全监督岗员、班组长及从事特种作业的起重工、电工、焊接工、机械工、机动车辆驾驶员进行培训和考核,学习安全生产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