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申请书医学科学部医学科学部负责医学科学领域基金项目的申请、受理、评审、资助等项目管理及其它相关工作。
医学科学部下设1个综合处,8个科学处,主要资助针对机体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的形态、结构、功能及发育异常以及疾病发生、发展、转归、诊断、治疗和预防等开展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医学科学部共设一级申请代码31个,二级申请代码426个。
此申请代码体系的基本特点是:一级申请代码是以器官系统为主线,从科学问题出发,将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融合,把各“学科”的共性科学问题放在一个评审体系中,取消了传统的“学科”和“临床科室”的概念;二级申请代码按照从基础到临床,从结构、功能及发育异常到疾病状态的顺序进行设立,兼顾疾病相关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统筹考虑各系统内的结构、功能及发育异常与先天性疾病、遗传性疾病、免疫相关性疾病、炎症与感染、移植等各研究领域的科学问题。
医学科学部医学科学部将遵循科学研究自由探索和国家需求导向的“双力驱动”规律,重点支持针对防病、控病和治病中的基础科学问题为目标开展的创新性研究,藉以提高我国医学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水平。
鼓励从医学实践中凝练和发掘科学问题,开展新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的创新研究;鼓励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相结合的转化医学研究;鼓励利用多学科、多层面的新技术、新方法,从分子、细胞、组织、整体等不同层次,针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开展深入系统的整合医学研究;鼓励在已有工作基础上提出创新性思想而开展的深入系统研究;鼓励与其他领域融合的学科交叉研究;鼓励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鼓励以高水平研究论文、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等为代表的科研产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疾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仍将是资助的重点领域,同时注意扶持相对薄弱的研究领域,保障各研究领域均衡协调发展;重视科技欠发达地区和中青年科研人才的培养。
医学科学部从既往医学相关项目申请情况看,存在的问题包括:跟踪性和描述性的研究较多,临床实践中凝练和发掘的科学问题不够,独具特色或原创性的研究不多;部分申请未能掌握国际同类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动态,研究内容缺乏创新性;部分申请立论依据缺乏对科学问题的有效凝练或科学假说,停留在观察性的描述层面;存在盲目追求使用高新技术和跟踪热点问题的倾向,而忽略具有自己特点的持续性的研究;研究内容的科学意义认识或表述不清;研究设计不够慎密或者缺乏直接相关的研究基础,缺乏具有说服力的完成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和完成能力;申请者提供的信息不全或申报内容失实;未按照申请指南的要求申报。
医学科学部组成一处: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老年医学 二处:泌尿系统疾病、生殖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眼科学、耳鼻喉科学、口腔医学三处:神经系统疾病、精神疾病、影像医学与生物医学四处:医院病原微生物与感染性疾病、皮肤及其附属器官疾病、运动系统疾病、创伤、烧伤、整形、检验医学、特种医学、急重症医学、康复医学五处:肿瘤学六处:预防医学、医学免疫学、地方病学、职业病学、放射医学、法医学七处:药物学、药理学八处: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学、中药学选题符合科学基金的资助范围和学科性质(仔细阅读指南),科学意义与学术价值,创新性。
上:原有研究的深入和拓展(扬长避短)。
中(没有基础):大量阅读文献,仔细分析推敲,找出薄弱点。
新颖是关键。
选题之忌:❑重复研究:不完全了解前人的工作;不阅读《项目指南》,不查阅《资助项目汇编》研究内容甚至项目名称都与前一两年资助项目雷同,无创新性。
❑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少或不用缩写词;明确,贴切;忌抽象和空泛。
最好让别人一看题目就能知道你做哪方面的研究、研究对象、解决的问题。
例1:蛋白磷酸酶4在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研究蛋白磷酸酶4在TNF-α诱导的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与调控机理研究例2:核糖体蛋白L22在肺动脉高压发病中的作用研究核糖体蛋白L22参与调控人肺动脉阻力血管平滑肌细胞异常增殖的分子机制研究想让什么样的专家评您的“申请书”?例1:肺动脉高压;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核糖体蛋白L22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核糖体蛋白L22 ;分子机制;基因芯片例2:心肌梗塞;心功能不全;热休克蛋白;血管生成心肌梗塞;热休克蛋白;血管内皮细胞;转基因;信号传导摘要假设评审专家没有足够的时间看后面的内容,也能把握整个标书的主要内容。
400字以内,概述研究方法、内容、目标、科学意义:问题提出(即背景,1~2句),研究内容为主(要体现研究思路),意义(1~2句,要明确、具体)。
如:¡°用¡¡方法(手段)进行¡¡研究,探索/证明¡¡问题,对阐明¡¡机制/揭示¡¡规律有重要意义,为¡¡奠定基础/提供¡¡思路¡±。
摘要例1胰岛素抵抗状态下肝糖异生异常是导致T2DM空腹高血糖的主要原因,其受胰岛素信号和胰高血糖素信号通路调节,PGC1/FOXO1在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本项目组前期工作中通过PGC1转录活性的高通量细胞功能筛选发现新基因CL91具有抑制效应,更重要的是其也能抑制肝糖异生限速酶PEPCK的转录活性,依赖于IRS/CRE顺式元件负调控PGC1的活性是可能的参与机制。
本研究拟通过原代细胞和T2DM小鼠,从分子水平、组织水平和动物体内实验,探讨正常和胰岛素抵抗状态下新基因CL91影响肝糖异生的机制,以及在胰岛素信号和胰高血糖素信号调控下,新基因CL91和肝糖异生的关系,并阐明PGC1/FOXO1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机理。
本研究以PGC1/FOXO1相互作用为切入点,旨在研究胰岛素抵抗状态下新基因CL91对肝糖异生的影响以及同空腹高血糖的关系,为进一步发掘CL91的基因功能以及T2DM的临床应用研究提供线索。
摘要例2胰岛素抵抗在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炎性因子TNF-α是导致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们前期的研究显示,TNF-α通过激活NADPH氧化酶引起氧化应激,进而活化JNK及NFκB信号通路,导致胰岛素抵抗。
最近研究表明,TNF-α可增强蛋白磷酸酶4(PP4)的活性,而PP4是JNK及NFκB信号通路活化的新的调节因子。
但PP4在TNF-α诱导的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尚未见报道。
本项目首次探讨PP4在TNF-α诱导的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与调控机理,内容包括:(1)观察在TNF-α诱导的肝细胞胰岛素抵抗过程中,PP4表达及活性的变化;(2)分析PP4表达及活性变化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3)研究TNF-α对PP4活性调节机制;(4)探讨PP4作用机理,即所涉及的信号传导途径。
本研究从PP4这个新视点为揭示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机制奠定基础,为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摘要例3RPE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是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主要病理过程, HSP70、HSP90与PVR的多个重要分子能相互作用,我们前期实验也证实抑制HSP90可以抑制RPE细胞的增殖。
TTC36是我们实验室克隆的人全长新基因,经酵母双杂交、GST PULL-DOWN和荧光共定位等结果显示,它可特异性和HSP70、HSP90相互作用,这提示在PVR中它可能参与了HSP70和HSP90的活性调控。
本研究拟在前期工作基础上,采用细胞水平的基因超表达和RNA干扰等技术,观察TTC36过表达或表达沉默对RPE细胞的影响,并运用二维电泳、基因芯片方法对TTC36的生物学功能进行深层次的分析,进而通过建立PVR兔模型,探讨TTC36与HSP70、HSP90相互作用对PVR发生发展的影响,以及具体作用的机制,从而为探索PVR的发病机制和找到新的治疗靶点奠定基础。
摘要例4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是一种分泌性钙结合糖硫酸化蛋白,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胶质瘤组织中OPN存在多种mRNA的剪接变异体,其表达模式及功能目前仍缺乏深入研究。
本研究拟通过检测临床标本中OPN不同剪接变异体的表达并结合病人资料分析OPN各剪接变异体与肿瘤病理级别及病人预后的关系,同时构建靶向OPN的慢病毒siRNA表达载体及OPN各剪接变异体的突变型慢病毒表达载体,混合导入胶质瘤细胞中,在抑制内源性总OPN基因表达的同时特异性地回复表达某一种OPN的剪接变异体,观测OPN不同剪接变异体对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其上下游信号通路调控蛋白的表达差异,从而阐明胶质瘤中OPN各剪接变异体的表达与肿瘤病理级别及病人预后的关系,及其的功能、相应的调控机制和产生的可能原因,同时寻找基于OPN及其相关信号传导通路的人脑胶质瘤基因治疗的最优化策略。
立项依据说明要做什么?为什么要做?研究现状评述(国际研究现状、国内研究现状)。
分析别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凝练并提出问题,阐述重要性,解决及意义。
由已有的研究引出假设。
抓住关键点,说明自己的前期工作(在前期工作中发现了什么)。
研究思路叙述。
可能意义的分析。
小结... (重点用黑体字)。
参考文献(20~30条左右):权威、新(近3年内,最好是当年的)、有自引。
研究内容、目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总体要求:范围合适;重点突出;关键问题选择准确注意:小题大做、深做;不要大题小做、浅做。
目标:具体、明确、新颖(可以是假说)。
例:背景:炎症细胞产生的新因子(A)具有(离体)促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
目标:探讨A促进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及机制。
探讨心肌肥厚发病的新因子A的作用及机制。
探讨联接炎症反应与心肌肥厚发病的新因子A的作用及机制。
研究内容研究内容:为完成本课题(论证假说)从不同方向(角度、层次)研究(紧扣目标,层次分明,突出重点,逻辑性强)。
例:1.心肌肥厚发病过程中A因子的动态变化与疾病表现关系;2.补充外源性A因子对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3.阻断内源性A因子对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4.A因子发挥效应是否通过已知的心肌肥大因素;5.A因子效应的分子机制;6.动物模型验证体外的结果。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完成本研究在理论上和技术上的“瓶颈”,应简述对策。
例:1.证明A是心肌肥厚发病的新因子是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从分子(gain of function andloss of function)、细胞(功能)和整体(动物模型、患者)不同层面探讨。
2.另一个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明确A因子发挥效应是否通过已知的心肌肥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