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一些偏远山区和贫苦地区,因为经济水平不高,人们依旧沿袭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所以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破环程度很低,从而很容易转化为生态农业。

2.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劣势
既然我国在发展生态农业方面拥有众多优势,为何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得不如其他国家?下面我们来谈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劣势。

2.1 缺乏财政扶持
就拿美国来说,2002年5月.美国出台了《2002年农场安全与农村投资法案》。

据农业部估算,该法的6年有效期(2002—2007年)内,联邦政府除保留原有的666亿美元农业补贴外,还将新增519亿美元农业补贴。

新增的补贴额中,将有17l亿美元用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计划,从而使2002—2007年间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补贴总额达到了220亿美元。

我国耕地面积大于美国,但由于经济能力限制财政投入却远不及美国[6]。

有力的财政扶持是生态农业持续壮大的基础,财政投入不够,如何壮大?
2.2 科研实力不够
美国注重生态农业的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科研经费投入力度大。

相比之下,中国农业科技开发能力弱,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科研投入力度较低。

要改变目前的现状,首先,政府需建立专项资金,
组织科研、教学、设计部门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加强前瞻性研究;其次,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投入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速度[7]。

3. 生态农业的发展前景
虽然我国发展生态农业面临许多问题,但是我们必须克服困难,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生态农业。

我国生态农业通过政策导向、经济调节、奖励补助等方式,合理控制化肥、农药、养殖废弃物等污染物的直接使用,综合整治农村环境污染,保护农业生产环境,全力打造“宜人、宜居、宜业、宜游”农村发展环境;以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环境保护“三位一体”协调发展为目标,实施环境改善、资源保育生态工程,科学规划建设农田与村镇景观美化工程,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全面推动农业生产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产业转型,建设全景农业,实现财富农业;创新农业经营形式,促进农村土地流转,改变传统零散经营方式,向适度规模化经营模式转变,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节水灌溉、病虫草害统防统治和农业新技术普及推广等[8]。

发展生态农业为我们共建和谐社会、建设美丽乡村提供动力,是共建美好中国的基础保障,是建设美丽乡村的中国模式。

参考文献:
[1] 侯福龙.看,他们的生态农业试验[J].世界博览,2010(12):56—57.
[2] 郭勋斌,顾克礼,崔业荣,等.杂草稻的化学除草技术研究[J].杂草科学,2009(2):26—29.
[3] 杨百战,杜绍印,宋小玲,等.移栽稻田杂草稻的发生特点及防控措施[J].北方水稻,2010,40(5):58-60.
[4] 戴波,刘华戎,李国治.生态农业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选择[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25):8710—8711.
[5] 李红军, 张富平. 生态农业在中国的发展优势、作用及建设模式[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5,16(2):23-24.
[6] 韩春花,李明权.美国《2008年农业法》中农业补贴政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分析[J].生态经济,2009(2):lO—14.
[7] 李伟娜,张爱国.美国发展生态农业的成功经验[J].世界农业,2013(1):92-94.
[8] 张壬午.倡导生态农业建设美丽乡村[J].农业环境与发
展,2013(1):5—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