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在《红楼梦》第九十四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
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的……。
”这主要反映出贾母()A . 具有男尊女卑思想B . 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C . 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D . 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2. (2分) (2017高一下·菏泽期中) 考古工作者在甘肃嘉峪关魏晋墓葬中发现了一组壁画,下图是其中的一幅。
这反映了当时()A . 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已影响到西北地区B . 西北在魏晋时率先实现了生产工具革新C . 中国的农业开始确立铁犁牛耕的模式D . 西北地区已普遍使用先进的农耕技术3. (2分) (2019高一下·湖北期中) “他们(宦官)可以在皇城大路上乘马,在宫内乘肩舆,他们的威风权势超过了六部尚书。
但是这种显赫的威权又为另一项规定所限制:他们不能走出皇城,他们与文官永远隔绝”材料实质反映了明朝()A . 宦官地位得到提高B . 宦官权力受阁臣制约C . 中枢机构权力削弱D . 专制皇权进一步强化4. (2分) (2020·浙江) 南宋有学者记述:“午至鄂渚,泊鹦鹉洲前南市堤下。
南市在城外,沿江数万家,塞闬(街道里巷)甚盛,列肆如栉,酒垆楼栏尤壮丽,外郡未见其比。
盖川广荆、襄、淮、浙贸迁之会,货物之至者,无不售,且不问多少,一日可尽,其盛壮如此”这反映了“南市”在当时()。
①突破了政府在空间上的限制②已成为独立的商业都会③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④贸易通宵达旦,往来不绝A . ①②B . ①③C . ②③D . ③④5. (2分)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他所指的“礼”是指()A . 周礼B . 和谐的人际关系C . 礼貌待人D . 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6. (2分) (2015高二上·平山期中) 朱熹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该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其说要表达的核心意思是()A . “理”是世界的本原B . “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C . “理”在社会实践中就是三纲五常D . 三纲五常是先天存在的标准7. (2分) (2019高一下·枣庄期中) 如图是某同学的历史课堂笔记。
其所反映的是()A . 梭伦改革B . 克里斯提尼改革C . 商鞅变法D . 伯里克利改革8. (2分) (2020高二下·延边月考) 马克思说道:“在罗马,氏族社会变成了闭关自守的贵族,贵族的四周则是人数众多的、站在这一社会之外的、没有权利只有义务的平民;平民的胜利炸毁了旧的氏族制度并在它的废墟上面建立了国家,而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
”贵族和平民“完全溶化在国家中”始于()A . 习惯法的废除B . 《十二铜表法》的制定C . 公民法的颁布D . 《民法大全》的编纂9. (2分)据史书记载:公元前479年鲁哀公追封孔子为“尼父”,公元492年北魏孝文帝遵奉孔子为“文圣尼父”,贞观二年唐太宗遵奉孔子为“先圣”,1307年元成宗封谥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以上史实不能说明()A . 历代君主都以儒家思想为治国思想B . 孔子的思想有利于稳定社会,缓和矛盾C . 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D . 儒家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10. (2分) (2017高三上·铜仁月考) 下列示意图最有可能反映的是西欧()A . 世俗王权的演变B . 资产阶级力量的变化C . 教会势力的演变D . 市民阶层力量的变化11. (2分) (2015高一上·贵阳期中) 下列职务中对议会负责的是()①法国总统②美国总统③英国首相④德意志帝国宰相A . ①③B . ②③C . ②④D . ①④12. (2分) (2020高二下·安达月考) 英国哲学家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法国哲学家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伽利略的“加速度定律”,美国的《独立宣言》等,这些看似不同领域的思想或成就,其背后却有一个共同的信念。
此信念是指相信()A . 上帝是一切事物的根源B .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均蕴含着通则C . 科学能够带给人类幸福D . 知识是改善人类生活的主要工具13. (2分)欧美18—19世纪大事(部分):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1840年前后欧洲三大工人运动;1848年马克思主义诞生;1850年前后欧美工业革命基本完成;1870年前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
对这一时期欧美社会的分析和说明,符合历史实际的是A . 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物质条件已具备B . 资本主义尚处在不断上升发展阶段C . 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题是社会主义革命D . 工业革命没有增加社会财富反而加剧社会矛盾14. (2分)《中西方哲学之比较》中指出“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
……黄宗羲们指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孟德斯鸠们则有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这样的设想。
……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以上材料可以说明()①16至17世纪的中西方启蒙思想主张日趋成熟与质变②经济水平的差异是中西方思想主张不同的主要原因③中西方思想主张的不同反映了社会形态上的差异④黄宗羲们的主张局限于封建范畴,孟德斯鸠们代表着资产阶级的利益A . ①②③B . ②③④C . ①③④D . ①②④15. (2分) (2016高一下·南宁期中) 某篇文章中出现以下内容:巴拿马运河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请判断该篇文章体现的主题是()A . 美国经济的崛起B . 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C . 工业革命在欧洲的扩散D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确立16. (2分)下列关于中国传媒业的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中国电影事业诞生②中国电视事业诞生③互联网进入中国④中国近代报业萌芽A . ①②③④B . ②①④③C . ④①②③D . ④②①③17. (2分) (2019高一上·芜湖月考)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中国产生了无产阶级,而且在不断发展壮大,到1919年产业工人已经发展到200万人左右。
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A . 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的产物B . 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C . 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D . 推翻了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18. (2分) (2019高三上·定远期末) 1940年,毛泽东曾指出:“我们所建立的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对于这种政权性质的明确了解和认真执行,将大有助于全国民主化的推动。
”毛泽东所说的“政权”()A . 促成了国共合作抗日的局面B . 成为边区苏维埃革命的中枢C . 扩大了民族抗争的群众基础D . 开创了中共民主建设的先河19. (2分) (2017高一下·嘉峪关期末) 1953年到1957年,中央各部直接管理的工业企业从2800多个增加至9300多个,其产位占中央和地方管理工业的49%。
与此同时,国家对煤炭、钢材、水泥等8种主要物资实行计划供应。
这一制度的实行()A . 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B . 有利于工业化战略实施C . 提高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D . 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20. (2分) (2017高三上·曲靖月考) 1961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一份报告指出:现在部分干部和农民对集体生产信心不足,以致发展到变相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式家庭作业。
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A . 有利于农村经济的恢复B . 极大影响了农业合作化的开展C . 推动了人民公社的建立D . 纠正了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21. (2分) (2018高一下·泰安期末) 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慵懒、愚昧,或没有理性。
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在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做最适度运用的人。
”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与材料观点相符()A . 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 . 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C .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D . 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2. (2分) (2017高一下·原平期末) 斯大林曾说:“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国家就会变成外敌用武的对象。
”为此,20世纪50年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都()A . 加快国家城市化进程B . 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C . 实现了国家富强计划D . 加快国家工业化建设速度23. (2分)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这一政策的理论创立者是()A . 亚当·斯密B . 凯恩斯C . 罗斯福D . 列宁24. (2分) (2017高一上·江西月考) 下图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三次建交高潮。
与这三次高潮成因相对应的选项是()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A . 中苏建交、尼克松访华、两极格局的崩溃B . 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上海合作组织成立C . 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重返联合国、中国加入WTOD . 实行“一边倒”外交、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中美建交公报》签订25. (2分)在1970—1980年间,联合国安理会应其成员国要求召开了129次会议,其中有111次会议是不结盟国家提议召开的,占总数的86%。
在一国一个表决票的联合国大会,不结盟运动国家所拥有的表决票超过总数的1/2,接近2/3多数,它对联合国大会各项决议的通过与否,无疑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上述材料表明()A . 不结盟运动正成为重要的国际政治力量B . 美苏两极格局趋于瓦解C . 不结盟运动成为多极世界中的重要一极D . 不结盟运动的正式兴起,二、综合题 (共3题;共40分)26. (15分) (2016高二下·石家庄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伯利克里时期,雅典国家的监察体制可分为三个组成部分:一是公民大会.它也是最主要的监察机关。
——随时可以对行政官员实行弹劾和惩罚等;二是五百人会议,在没有召开公民大会期间,承担着对国、国家印玺和政府官员的监督职责等;三是陪审法庭,一定程度上也行使着监察机关的权利。
雅典的监察制度赋予了公民很大的监督权力,在其政治经济生活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王晓天《中西古代监察制度之比较》材料二:汉代将全国分为十三州(唐设十五道),也即十三个监察区……中央设十三名刺史(唐设采访使)为监察官,各负责一州的监察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