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景观的概念与效应

景观的概念与效应

景观的概念与效应杨 帆(国家林业局中南院,湖南长沙 410014)摘 要:分析了景观及相关概念的关系,介绍了景观构成的内容和结构,并论述了景观效应中境界、意境、人景效应的联系,有助于加深对景观的认识,为设计中科学地运用景观效应打下基础。

关键词:景;景观范畴;景观构成;景观效应中图分类号:S759.9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3-6075(2000)02-0040-04 景观规划设计的核心是景观资源的调查、认识、评价、开发、组织。

景观资源是由景观、景点、景物等组成的,这些概念都是由景产生的。

因此,我们必须先弄清楚“景”及其相关术语的内函。

1 景的概念什么是景呢?它是作为客观存在的物体,必须有可以引起兴致、意趣的光、形、色及其内函对人产生信息刺激,即客体除自然属性外具有较多的社会属性,并易从背景中分离出来,跃入人们的眼帘;其次是人们接受这种外部刺激时能够作出认识反映,在头脑中形成具有审美情趣反应的形体图象,才能构成“景”。

所以,景是具有一定形体的外因和可以感知的内因所产生的刺激与反应,二者缺一不可。

如张家界的金鞭岩,为高达300多m 的石峰,其高大挺拔,气势雄伟的形象,是景的外因。

石峰的科学内含是石英砂岩经大自然千万年的风化所形成,石峰因形似古代鞭子而附会上秦始皇“赶山鞭”的神话传说等就是景的内因。

与“景”相关的有景物、风景、景象、景致、风光、景观、景色等概念,它们是由于景所处的环境和周围介质的变化,以及景的内函中所具有的色、象、趣等要素所引起的形式心理效应所产生的。

景与所在大环境联系成一体构成风景、风光;在环境景物相互烘托下呈现的景物,常称作景色;景物随时空媒体的变化显现的风貌称作景象;其所含情趣之多少称作景致;景观则泛指具有审美价值的景物。

如金鞭岩石峰与岩下的金鞭溪,旁边的神鹰护鞭、醉罗汉石峰以及天空天象等环境联成一体就是风景;在溪流、树林、远山、天空等衬托下金鞭岩峰显示的雄伟秀丽便是景色;金鞭岩及环境随季节、晴雨、早晚时间变化所呈现的不同风貌,如晨昏的霞彩辉映、秋日的红叶点染、雾天的虚幻漂浮等就是景象;金鞭岩形似古代鞭子,隐含的神话传说及游人因此产生的文化联想,便是金鞭岩的景致情趣。

2 景观范畴风景景观的范畴包括景观资源、景物、景素、景观、景点、景区等概念。

按照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的术语解释,其定义如下。

1)景观资源:指在森林公园范围内,可构成景观并具有观赏、文化、科考价值的一切资源,内含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

如张家界的峰林、幽谷、森林、野生动物等属自然景观资源;朝天观、清风亭、六奇阁等建筑及区内的神话传说属人文景观资源。

2)景物:指具有观赏、科学文化价值的・04・第19卷第2期2000年5月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CEN TRAL SOU TH FOREST INV EN TOR Y AND PLANN IN G Vol.19 No.2 May.2000客观存在的物体。

如金鞭岩、定海神针等石峰便是景物,与其有关的神话传说便不是景物。

3)景素:指具有观赏、科学文化价值并能吸引游人的景物、自然与社会现象或意境,是构成景观的基本要素。

如金鞭岩的石峰、峰上的植被、峰下的金鞭溪流水、相关的神话传说及因此产生的联想比拟等都是金鞭岩景观的景素。

4)景观:指将景素按美学观点完美结合而构成的画面,通过人的感官获得的美的感受。

如金鞭岩石峰、森林、溪流与神话传说融为一体,并向人展示出高大、雄伟、秀丽神奇的审美特征的综合画面便是景观。

5)景点:指在一定空间,按照美学观点构成主题鲜明而完整的画面。

可以是能够吸引游人的独立景物,也可以是由多个景观要素组成的综合体。

如单一植物珙桐———中国鸽子花是一个景点,由石峰、植被、溪流、神话传说组合的金鞭岩也是一个景点。

6)景区:为便于森林旅游管理和组织游览,根据风景特点与分布状况及使用功能而区划的地域空间。

如张家界黄石寨景区便是以雄著称,面积275hm 2,有景点45个,游道约9km ,具有5h 的游赏空间的景区。

3 景观构成森林公园中可以构成景观的要素极其广泛,可以说自然环境中一切的物质因素和与其有关联的人文因素都可以构成景观。

它们包括地质、地貌、水体、植物、动物、建筑、民俗、神话传说等。

景观的构成见图。

・14・4 景观效应景观效应是指审美客体(景)与审美主体(人)所发生的相互感应和相互转化的关系,效应之高低则取决于有境界和无境界,有意境与无间境,也就是指人与景的效应。

411 境界境界一词源于禅宗,在佛教意义中指六识所辨别各自对象,如眼识能视色,色即成为眼识的境界。

境界一词后来为我国文学艺术所运用,用以指诗文、图画及思想、道德等的意境高度。

对于景观艺术来说,境界的意义则更为复杂。

境是指疆界、领域,具有一定的空间与时间性,有宽、窄、大、小、深、浅、季节之分。

表现于物者,称为物境;表现于人者,称为情境。

物境是以客体所涵纳的内蕴、空间性与时间性、信息量与异质性的景观特征来表现的。

以自身所存在的势与形,与人所形成的相位关系和历时感应的程度来评价。

情境是以主体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欣赏能力与其形象思维水平来评价的。

物境是一种客观存在,对任何人都具有同样的信息刺激,情境则因人而异,不同人有不同的反应。

但是,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要想以物境促成情境,人需要亲临其境,主客体发生接触,使人在审美过程中加入自己的理解、想象,生成各种各样的情境反应。

因此,境界就是外在景观经人的感受,由于象形、联想等思维方法对客体产生的衍生形象。

金鞭岩,石峰的高大挺拔谁都可以感知,此为物境;但石峰形状似秦始皇“赶山鞭”,则不同人会有不同的看法,此为情境。

412 意境意境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意境同时也是一个园林艺术的用语,是我国景观艺术的独有概念。

意境亦源于禅宗中“顿悟”的直觉体验方式,在审美过程中追求一种超功利、超时空、无思虑、精神绝对自由的审美境界。

但是,景观艺术中的意境概念舍弃了禅宗人世一切皆虚幻的主观唯心思想,并融合老庄哲学的“有”与“无”、“虚”与“实”统一的“道”的思想。

因此,意境是主观与客观,虚与实,情与景,也就是意与境的高度统一,是从有限达于无限的体现宇宙生命之道的艺术境界。

简单地说,也就是客观景物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效果。

如张家界的六奇阁,建于森林公园核心景区黄石寨的最高处,阁名“六奇”,阁建六层,结构精巧奇特,与优美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

阁上景观更是神奇秀丽,几乎能观赏到张家界的所有主要景点,很好地表现了张家界山奇、水奇、石奇、云奇、植物奇、动物奇的意境。

4.3 人景效应人景效应是指人与景所发生的相互感应和相互转化的关系。

人是风景的创作者,也是风景的欣赏者,任何风景都要由人来接受、认识、理解、欣赏和享受才有价值和效益。

造景,首先必须造境,而造境要从造情出发,造情则要根据人的需求、兴趣、审美能力、文化水平,地域及民族特征、心态等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为依据。

追求“身之所容、目的所瞩、意之所游”,使人在观景时达到悦其形、逸其情的效果,并可能因此进入物我皆忘的“畅神”的境地。

如在观赏金鞭岩景点时,大多数游人都能感知到其雄秀之形,挺拔之势,有如金鞭的形象特征,产生初步的比拟联想;一些富有文化和艺术修养的人,会由此进一步联想到秦始皇“赶山鞭”的传说,为自然造化与神话传说的天然结合而感叹;当一个人为此风景所陶醉时,不仅惊叹自然的造化,感叹人类与自然的神奇现象,还可能因此激发观景者产生・24・“山川有灵”的神游状态,想象自己挥动此鞭驱逐山河的浪漫情怀。

5 小结本节讲解了景、景观、景观范畴、景观构成、景观效应等基本概念,这些概念是景观设计最重要的基础知识,只有准确、全面、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它们含义,熟悉它们相互间的结构关系,在景观设计和开发中才能得心应手地加以科学合理的组织运用,从而创造优美的景观,取得良好的景观效果。

主要参考文献:[1] 刘永德等.建筑外环境设计[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6.[2] 吴楚材等.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研究[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1.10.(上接第39页) 逻辑关系等内容,系统设计图表应该包括系统设计过程所有的有关功能、流程、信息流向、逻辑描述、数据结构等所有图件和表格。

3 结语系统设计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技术,本文仅就林业地理信息系统建立时所需要做的普遍性原则与方法进行了探讨,具体开发时,应结合具体项目,进行分析设计。

Discussing on Methods of System Design of Forerstry GISZHENG H ong TAN kuan -xiang(Central South Forestry Inventory and planning Institute ,Changsha ,410014,China )Abstract :Aimed at the universal laws of system design while exploiting forestry GIS ,this articledid a concrete research to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system design.K ey w ords :Forestry GIS ;System analysis・3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