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新报·中学生周刊》小记者站章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学生新报·中学生周刊》小记者站是《学生新报·中学生周刊》记者部的驻外机构,是在各地教委(教育局)及学校具体领导下的以学生记者(即小记者)为主的组织:是小记者深入生活、学习写作、锻炼自己、培养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场所。
第二条:小记者站的任务是:为小记者提供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广泛发动小记者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争当优秀学生;积极读报、评报,反映教师和同学对报纸的要求、建议;积极组织投稿;积极参与本报组织各项活动。
通过活动使小记者得到锻炼,增长知识,得到全面发展。
第二章组织
第三条:凡积极订阅《学生新报·中学生周刊》、热爱写作的中学生经本人申请或教师推荐,学校同意,本报编辑部批准,均可成为本报小记者。
小记者的人数原则上每个班级2~3人。
特殊情况,经本报编辑部同意,可适当增加人数。
第四条:小记者人数达到30人以上的学校即可成立记者站,定名为“学生新报XX中学记者站”。
各地(州)、市、县(区)的“学生新报XX中学记者站”由云南教育报刊社《学生新报》在各地、州、市、县(区)的报刊通联站统一管理。
第五条:小记者站设名誉站长一人,聘请学校领导担任;站长、副站长各一名,负责小记者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指导老师4~5名,负责小记者新闻和作文的指导,协同站长和副站长管理小记者站的日常工作。
第六条:各小记者站成立时举行挂牌仪式,由本报编辑部派人参加并作首次培训讲课。
第七条:各小记者站的成立及人选、数目均须统计到本报编辑部备案。
第三章权利与主务
权利:
第八条:小记者持本报记者证有权在当地和所在地学校对各种社会新闻及校园里开展的各项活动、新人新事等进行采访报道。
各中学记者站应积极开展各种活动。
活动包括:
1. 采访。
各小记者站,既是本报的群众性组织,又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开展课外活动培养特色人才的一个基地。
各校应把记者站工作与本校各种课外活动组织(如文学社、广播站、科技小组等)结合起来,组织小记者参
与学校各种活动和有关社会新闻的采访。
采访成果可以通过墙报、广播稿等多种形式在校内展示,同时将其优秀作品(包括摄影、绘画等)推荐给本报。
2. 培训。
各小记者站应积极开展对小记者的培训活动(包括实习)并将记者站的工作计划、总结上报本报编辑部备案。
3. 本报编辑部每年将根据实际,利用寒暑两个假期组织小记者参与全省或全国的相关活动。
4. 各记者站可自行聘请作家、社会学家、教育家、艺术家等专家、学者给小记者作报告。
本报编辑部也将适时邀请有关专家、学者为小记者作辅导和专题报告。
5. 每月组织一次,每学期至少组织三次记者站活动,内容包括采访校领导或参加当地有关社会活动,进行新闻写作、摄影、热点策划等。
部分活动亦可邀请本报编辑参加。
6. 凡小记者来稿,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用。
第九条:小记者有权将自己采写的新闻稿件投寄给本报发表。
义务:
第十条:小记者有义务宣传、发行《学生新报》并收集和听取各种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编辑部。
第十一条:小记者要维护本报的良好声誉,不得做有损本报社名誉的事情。
第十二条:小记者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使自己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小记者站挂牌仪式议程
一、主持人发言,介绍出席挂牌仪式的领导和来宾;
二、报社负责人或编辑讲话,寄语小记者;
三、学校领导讲话;
四、报社负责人或编辑为小记者站授牌,学校领导代表小记者站接牌;
五、报社负责人或编辑为站长、指导教师颁发聘书;
六、报社负责人或编辑、学校领导、站长、指导教师为小记者颁发小记者证;
七、小记者代表发言;
八、主持人宣布挂牌仪式结束;
九、报社负责人、编辑、学校领导、站长、指导教师、小记者合影。
十、报社负责人或编辑对小记者进行上岗培训。
建议:小记者站挂牌仪式放在全校性活动上举行,这样有利于扩大校园文化活动在老师、学生中的影响,促进小记者积极宣传学校,推动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学生新报》小记者简况登记表
所在地:_________省_________地区(州)_________市(县)NO:_________ 学校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讯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邮政编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1.每位小记者需交两张半寸照片,一张贴在报名表上,另一张办小记者证用。
2. 每位小记者需交10元钱的小记者证工本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