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水泥余热发电的现况及市场前景
摘要:随着十一五期间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的迅速发展,我国水泥余热发电也达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水泥市场需求日益增加,相应地带动了水泥行业外的广大市场。
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水泥余热发电的现状,并结合国外水泥余热发电的成功经验,说明我国水泥余热发电市场潜力大,值得大力开发。
关键词:水泥余热发电现状市场前景
一、水泥余热发电的概述
水泥工业作为一种资源性产业,是最具节能减排潜力,最能消耗各类工业固体废弃物、最能体现发展循环经济的行业之一。
水泥工业余热发电主要采用水泥窑发电的原理,就是利用生产水泥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的余热,利用窑头窑尾排放的废气进行余热发电,这样可以提高水泥生产的综合利用率,节能减排的效果非常明显。
我国主要是利用新型干法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这是一种将水泥窑中低温废气转化为电能的新型节能技术,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减轻工业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
目前,我国新型干法生产线已达到1000条以上,如果这些生产线全部配套余热发电,那么我国将实现节电近270亿千瓦时,等同于节约1000万吨的煤炭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约2300万吨。
由此看来,水泥工业利用余热发电在节能减排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未来几年水泥业利用余热发电项目会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水泥工业节能减排的指导意见》,其中出台了“十二五”节能
减排的目标。
在我国有关政策的推动下,加快水泥产业战略重组,推进节能减排,改进落后生产技术,使工业生产向更为环保、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中国水泥余热发电的现状
1、国内外水泥余热发电市场
根据我国第二次经济普查以及全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的统计数据,2008年我国水泥熟料生产能力达到13亿吨,其中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能力为8.1吨,立窑等其他熟料水泥的生产能力为4.9吨;水泥水泥生产能力将达到21亿,仍有4吨的淘汰空间。
到2009年底,我国有近1000多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生产能力9亿吨。
我国新型干法生产线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是“十一五”期间,也是余热发电发展最快的时期。
“十二五”期间,新型干法熟料生产高峰期已过,但是还有4亿吨要淘汰的生产能力,需要将近200多条生产线进行弥补。
如果“十二五”期间,每年投运60条生产线,那么按照每年2%的速度增长,新增的生产能力将近1亿吨,前三年的生产余热电站可以保证。
除此之外,国外水泥市场的发展也要引起我国水泥工业的关注。
国外水泥市场除了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以外,其余国家的水泥余热发电普及率不高。
我国很多大中型企业承接了国外水泥余热发电的工程,例如海螺、中材节能、阳光基业、中信重机等,在埃及、越南、菲律宾、韩国、希腊、马来西亚等国家均洽谈了水泥余热发电工程,并且发展速度很快。
海德堡、拉法基等著名的水泥公司均选
择我国公司承担余热发电系统的建设任务。
2、水泥余热发电存在的问题
2006年起,应国家发改委的号召,我国开始大力建设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余热发电技术在“十一五”期间可谓是突飞猛进,遍地开花。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进,余热发电技术暴露出很多问题。
俗话说:爬得越高,摔得越惨。
我国的水泥余热发电技能技术作为十大节能技术之一大力推广,一路高歌猛进,由于发展的太快,在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各种问题开始显现,例如水泥工业未能与余热发电技术真正结合,从而导致电耗、煤耗升高,熟料产量下降;水泥窑纯低温发电机组经过几年的运行之后出现了发电效率低、运行故障等诸多问题,后期面临的维修、技术改进等大量工作;有的余热发电机组实际运行功率到不到装机功率,很多设计单位设计较为保守,致使吨熟料发电量跟不上,因此很多企业为了追求发电量,选择了牺牲熟料热耗。
最重要的问题还是“并网”问题,甚至将问题反映给省级单位都得不到解决,形成了水泥余热发电热量消耗下不来,发展效益上不去的尴尬局面。
三、中国水泥余热发电的市场前景
1、节能技术未来前景广阔
水泥企业纷纷转变了企业发展的方式,重点推进技能减排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并取得了很多成效。
例如海螺集团投产了68条生产线,日产5000吨以上。
该公司力推水泥余热发电技术,不断拓展节能减排的新途径;通过对国内外实地考察和研究,凭借高温废气
处理技术领域的研究和经验的积累,自主研发了利用新型干法水泥窑处理生活垃圾的系统,解决了城市垃圾填埋、污水处理等众多问题。
此外,亚东水泥公司的余热发电技术采用了目前使用不多的闪蒸技术,是一种通过蒸汽和热水带动汽轮机工作从而产生电能的节能技术,闪蒸技术可以回收很多蒸汽,可以利用更低温的热能降低余热锅炉的排烟温度,以提高热能的使用效率,从而提高发电效率。
这种技术很适合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的应用。
2、带动水泥行业外市场
近年来,我国提供水泥余热发电技术的很多设计公司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积累了经验,服务对象已经不局限于水泥行业。
例如中材节能在化工、钢铁气、焦炭等行业均承担了余热电站的建设。
中科节能将水泥窑余热发电技术应用于玻璃窑炉余热、垃圾废气等发电项目。
由于我国水泥余热发电起步较早,利用废弃进行余热发电的技术、装备等较为成熟,加之钢铁、化工等行业的废气温度也较高,因此可以肯定的是我国冶金、化工等行业的余热发电市场潜能很大,值得大力开发。
四、结束语
节能减排、清洁发展是我国对世界的庄严承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也是我国大力推行的基本国策。
发展具有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技能减排技术,对于加速我国实现节能减排战略目标具有重大的意义。
因此,政府相关部门、节能企业、能耗企业、科研单位等都要广泛参与到余热发电的行业中来,提高余热发电的
技术,从而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我国节能减排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陆秉权,刘桂林.中国余热发电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建材,2010(12)
[2]庄春来.水泥工业余热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水
泥,2004,(12)
[3]田悦.余热发电映照行业发展亮点[j].中国水泥,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