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疗器械初始污染菌检验

医疗器械初始污染菌检验

起草人/日期 审核人/日期
批准人/日期 分发部门 品质部
1、目的
检测产品灭菌前实际带菌(活的微生物群)的数目。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产品初始污染菌的检测。

3、职责
由品管部负责执行实施。

4、检测程序
4.1检验频次:
车间生产的产品三个月做一次初始污染菌检验,至少抽取3个批次进行检测,对不同车间和材质的产品进行轮流循环抽样。

标准作业规程
标准要求
4.2取样方法
4.3试验方法
4.3.1配制洗脱液
4.3.1.1称量
4.3.1.2溶解
4.3.1.3洗脱液分装
用电子太平准确称取9gNaCl 。

用灭菌镊子于同一个批次三个大包装(三个以上员工的产品)中至少随机抽取90g 或抽取12个最小销售包装样品,1/3样品用于检测,1/3样品用于留样,另1/3样品(可就地封存)必要时用于复检。

装入无菌的塑料袋中,立即密封好(塑料袋上应标示产品的生产日期、定单编号、规格、生产车间、员工姓名、产品代号)并立即送检,送检中不得打开塑料袋,三分之一用于测试,三分之一用于留样,三分之一必要复试。

样品最小包装不应有破损,检验前不得开启。

将已称好9gNaCl 溶于1000ml 蒸馏水中,充分搅拌直至完全溶
解。

4.3.1.4洗脱液灭菌
4.3.2样品处理
4.3.2.1样品制备
4.3.2.2 样品混匀
4.3.2.3
吸取样液
4.3.2.4平板倾注法
称取9gNaCl溶于1000ml蒸馏水中,然后用锥形瓶分装,每瓶
100ml(可以根据实验的需要分装不同体积的液体)。

在 100 级净化工作台条件下用无菌方法打开用于检测的至
少3个包装,从每个包装中随机取样,准确称取l0g土1g样品.
用灭菌剪刀和镊子把样品剪碎.
样品剪碎后用灭菌镊子加入到100ml的洗脱溶液中,将装有
样品的锥形瓶靠压在旋涡混合器上的施转垫上振荡(2800次
/min)2min。

如被检样品是吸水量较高的材料而导致不能
吸出足够样液时,洗脱液量可按每次50ml,递增,直至能吸
出足够测试
在无菌操作台中,待上述生理盐水样液自然沉降后取上清液,
用灭菌移液管从锥形瓶中吸取1ml样品的洗脱液转移到无菌
平皿。

每个样品分别接种于两个平皿.
用牛皮纸或医用透析纸密封,放入高压蒸汽灭菌器中121℃灭
菌,15分钟。

4.2.3 培养
4.2.4菌落计数
阳性组
实验组
4.2.5复检
4.2.6结果报告
将冷却到45℃左右的熔化营养琼脂培养基15~
20ml倾注无
菌平皿内,立即旋转平皿,使样液与培养基充分混匀。

每个
样品应倾注两个平皿,待琼脂凝固后,翻转平皿,使底部面
向上,平皿的菌落数即为产品灭菌前的菌落数。

菌落呈片状生长的平板不宜采用;计数符合要求的平板上的菌
落。

当菌落数在100以内,按实有数报告,大于100时采用二位有
效数字。

如果样品菌落数超过4.2.3.8规定应进行复检.
待琼脂凝固后,翻转平皿,使底部面向上。

日本、美洲、欧洲
产品以及它区域产品在30-35℃下的恒温箱内培养3D~7D后
进行菌落计数,若是培养霉菌、酵母菌则更换成沙氏琼脂培养
基或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至25℃±2℃培养7D,分别于
3、5、7天观察,计算平板上菌落数,如果发现菌落蔓延,以
前一次的菌落计数为准。

两个平板中的平均菌落数为0.1g产
品灭菌前的菌落数。

在对照组的对照下数菌落数,产品初始污染菌=产品灭菌前菌
落计数乘以校正因子
[日本产品根据日本药典要求真菌≤100cfu/g, 好氧性细菌≤
1000cfu/g,欧洲产品根据EN ISO11737.1-2006要求菌落总数
≤100cfu/g,其它产品根据ISO11737.1-2006要求菌落总数≤
100cfu/g],即为产品的实际带菌数。

记录结果,出具报告。

将留存的复检样品依前法复测2次,2次结果平均值都达到本
标准的规定,则判定被检样品合格其中有任何1次结果平均值
超过本标准规定,则判定被检样品不合格。

5、引用文件
EN ISO11737.1-2006,日本药典,GB15980-2009.
6、相关记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