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统计学原理第6章:统计指数分析
统计学原理第6章:统计指数分析
2)狭义指数: 反映不能直接相加的复杂现象综合变动程度的相 对数。 例如,零售物价指数,消费价格指数、股价指 数。
三、统计指数的种类 按指数化指标分 数量指标指数 质量指标指数 按对象的范围分 个体指数
某规格型号产品的价格指数、总成本指数等
销售量指数、产量指数、工人人数指数等
价格指数、单位成本指数等
香 肠 斤
万 尼纶布 米
万
40 50
—
30 60
—
6 10
—
7 12
—
240 500
860
210 720
1110
180 600
940
合 计 —
五、实例分析
K
q
q q
1 0
p0 p0
940 860
1110 940
109 . 30 %
K
p
q1 p1 q1 p 0
118 . 09 %
3. 4. 5.
生产价格指数的上涨反映了生产者价格的提高 通常是按月公布 我国的生产者价格指数正在编制过程中,目前尚未 公布
第五节:指数体系及因素分析
一、指数体系
二、指数体系的作用 三、因素分析
一、指数体系 指数体系的含义 由总额或总量指数及其若干个因素指数构 成的数量关系式。 解释: 1.总额或总量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的乘积。 2.总额或总量变动的绝对差额等于各因素指数变 动差额之和。 3.两个因素指数中通常一个为数量指数,另一个 为质量指数。
'
是对数量指标的个体指数以基期的价值指标加权平均。 需要数量指标的变动情况和基期的价值指标即可。
三、质量指标总指数编制方法
p1 p0
q1 p1 q1 p 0
K
' p
K
q1 p1 q1 p1
p
p0 p1
q1 p1 q1 p1 K
' p
p q1 p1
q1 p1 K
w w
即
Pq Pq
,
某个经济发展较稳定时期的产值或销售额的结构。
五、实例分析 根据下表的有关数据,计算单位成本总指数和产量 总指数。
商品 名称 甲 乙 丙 计量 单位 件 台 箱 总成本(万元) 基期 报告期 成本个体 指数p1/p0 1.14 1.05 1.20 产量个体 指数q1/q0 1.03 0.98 1.10
根据综合指数的计算方法来推导平均指数的计算方 法
但两者不是严格意义的互导关系:平均指数需要的 资料少。
二、数量指标总指数编制方法
q1 q
0
K
' q
K
q1 p 0 q0 p0
q1 q0
q0 p0
K
' q
q0 p0
q
q0 p0
q0 p0
q K q q0 p0 q0 p0
q1 q0
p1q1 p0q0
p0q0
1 p1
p1q1 p0 p1q1
p0q0
p1q1
q1 p0q0 p0q0 q0
p0q0
p1q1
1 p1
p1q1 p0
二、指数体系的作用
•
进行指数之间的相互推算 即根据有关现象的变动程度来推算另一现象的变 动程度。
质量指标指数编制方法采用派氏物价指数公式:
K p
’
q1 p1 q1 p 0
K
p
q q
1 1
p1 p0
四、价值指标指数的编制 价值指标的个体指数计算采用两个时期的价值指 标直接对比的方法。 价值指标的总指数计算方法采用先汇总两个时期 的价值指标,然后再对比的方法。
K
’ qp
'
q1 p1 q0 p0
物量指数:Kq=q1/q0
物价指数:Kp=p1/p0
价值指数:Kqp=q1p1/q0p0
一、统计指数的来源与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需要反映多种出口商品的综合变动: 有两个问题: 1、不同商品的数量、价格不具备可加性如何综合? 2、两个时期不能综合如何对比反映变动? 出口金额由于是价值现象(指标)可以直接相加 并对比。 出口数量和价格不能直接相加和对比。 从19世纪到20世纪这个问题一直在解决中。。。。 。
K
qp
q q
1 0
p1 p0
q q1 p1 q 0 p 0
q q1 p1 q 0 p 0
五、实例分析
计 量 单 位 销售量
基期 q0 15 报告期 q1 20
单价(元)
p0 8 p1 9
销售额(万元)
q0p0 120 q1p1 180 q1p0 160
商品
万 棉毛裤 条
用消费价格指数缩减序列
100000 80000
ú Ú ú ú Ü µ ¹ Ä É ² ×Ö
60000 40000 20000 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00 20
GDP õ õ ó Ä Ë ¼ º µ GDP
ê Ý Ä ·
19
19
19
19
19
19
19
19
ú Ú ú ú Ü µ °ä õ õ ò Ð ¹ Ä É ² ×Ö ¼ Æ Ë ¼ Ð Á
2.其他方法: 马-埃公式(马歇尔-埃奇沃斯): 理想公式(沃尔斯-庇古)
q1 q0 p 0 p1 p0 2 p1 2
Lq Pq
扬格指数(固定加权综合指数)
p1 q c Ip p0qc
q1 p c Iq q0 pc
二、统计指数的概念 1)广义指数: 任何反映现象数量差异或变动程度的相对数。 例如,动态相对数,比较相对数、计划完成程度 相对数。
总指数
所有产品的价格指数、总成本指数等
三、统计指数的种类 按总指数编制方法分 综合指数 平均指数
先综合、后对比
先对比、后平均
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应相同
两种方法的应用对象有差异: 能用综合指数计算的就能用平均指数计算; 能用平均指数计算的未必能用综合指数计算;
四、统计指数的作用
(1)反映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综合变动; (2)测定现象总变动中各个因素的影响;
甲成本上升了14%,乙上升了5%,丙上升了20%, 平均上升了14.88%。
第四节:常用经济指数的编制方法介绍
一、股票价格指数
二、零售价格指数
三、消费价格指数
四、生产价格指数
股票价格指数
1. 反映某一股票市场上多种股票价格变动趋势 的一种相对数,简称股价指数 2. 其单位一般用“点”(point)表示,即将基期 指数作为100,每上升或下降一个单位称为 “1点” 3. 计算时一般以发行量为权数进行加权综合。 其公式为
消费价格指数的作用
1. 反映通货膨胀状况
通货膨胀率 报告期消费价格指数 基期消费价格指数 基期消费价格指数 100 %
2. 反映货币购买力变动
货币购买力指数 1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0 %
3. 反映对职工实际工资的影响
实际工资 名义工资 消费价格指数
4. 用于缩减经济序列
• 深交所的成分股指数和综合指数
零售价格指数
1. 反映城乡商品零售价格变动趋势的一种经济指数 2. 它的变动直接影响到城乡居民的生活支出和国家 财政收入,影响居民购买力和市场供需平衡以及 消费和积累的比例 3. 是观察和分析经济活动的重要工具之一 4. 零售价格指数资料是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取得
即在全国选择不同经济区域和分布合理的地区、以 及有代表性的商品作为样本,对市场价格进行经常 性的调查,以样本推断总体 目前,国家一级抽选出的调查市、县226个
第三节:平均指数的编制
第四节:常用经济指数介绍 第五节:指数体系与因素分析
第一节:统计指数概述 一、统计指数的来源与发展 二、统计指数的概念 三、统计指数的种类 四、统计指数的作用
一、统计指数的来源与发展
300多年前的对外贸易: 以金银为结算工具;
单一的商品;
需要反映出口数量、出口价格和出口金额的变动;
p0 q0
200 50 120
p1 q1
220 50 150
五、实例分析
产量总指数
=(1.03×200+0.98×50+1.10×120)/(200+50+120) =104.6%
甲产量上升了3%,乙下降了2%,丙上升了10%, 平均上升了4.6%。 单位成本成本总指数
=(220+50+150)/(220/1.14+50/1.05+150/1.20 114.88% =
一、指数体系
例如:销售额指数=销售量指数×销售价格指数
q q
1 0
p1 p0
1
q q
0
1 0
p0 p0
0
q q
1 1
q
1 1 0
0
p 0 ) ( q1 p1
q
1
p0 )
一、指数体系
再如:销售额指数=销售量指数×销售价格指数
(3)研究事物在长时间内的变动趋势;
(4)对复杂现象进行综合评价。
第二节:综合指数的编制
一、数据资料及分析任务
二、数量指标指数编制方法
三、质量指标指数编制方法
四、价值指标指数编制方法
一、数据资料及分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