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个原因让我如此坚定:第一,我自己想成为一个阅历丰富的人就必须去磨练自己,那么捷达是我的必经之路。
在这里我可以学习技能,磨练自己,学会与人相处、合作等等。
我跟自己说,虽然我的第一反应是逃避,但我的第一选择不能是逃避,迎难而上才是一位勇者的所为。
第二,作为公司先进典型发言的张景春——张总是我的校友,可以亲切的称呼一声”学长”,他这12年来的成绩以及对公司的坚守,让我很感动也很振奋。
我们的工作是枯燥辛苦的,但是前辈的坚守,现在获得了大多数人尊敬与认可。
记得《火影忍者》里有一句话,”你那波澜壮阔的人生成就了现在的你,而你的生存方式给了众人希望”.我就是那众人之一,张总是我的榜样,鼓舞了我的信心,坚定了我前进的方向。
对此,我深信不疑。
此次培训的内容很丰富,对我们新人的建议很诚恳,让我们对未来充满期望,可以更好地融入以后的工作。
就我自己而言,要端正态度,准确找到自己的定位,从头开始。
校园的时光让我感觉美好,这种美好源自于父母与老师的呵护,甚至是溺爱,这对于我的成长是极度不利的。
我应该做好吃苦的准备,主动去学习知识与技能。
能力才是立足之本,勇敢的尝试才能有机会获得成功。
机会就在面前,我应该抓住这次机会,戒骄戒躁,全身心
投入到这个项目中去,学以致用。
我回忆起唐书记说的”拿得起,放得下,看得开”.我认为这句话意义深远,有着极高的境界,我自己把它定义为三种境界,我希望有一天我可以做到。
我的理解是:”拿得起”说的是勇气,面对新的事物,未知的甚至是已知困难的等等,我们是否还有勇气去做选择,去做到欣赏自己的选择,没有精彩与糟糕之分,这是我认为的境界之一。
”放得下”说的是魄力,对自己的过去放下,愿意从头开始的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到。
如果从前的成绩很优秀是否可以放得下,我认为优秀是阻止一个人迈向卓越的敌人,忘记过去,从头开始,这是我认为的境界之二。
”看的开”说的是胸怀,是我认为最高的境界,这体现了一个人的底蕴涵养,也是一个人阅历丰富之后的完美沉淀。
就像我们公司说的那样”看淡世事沧桑,内心安然无恙”,这是我认为的境界之三。
我会把这句话,九个字作为自己一生境界的追求,我希望我可以做到。
“士有百折不挠之真心,方有千变万化之妙用”,现在万事俱备,做一名勇者,从头开始,解决问题的方法一定比问题多。
我
认为,要有所为的愿望要比受到恐惧煎熬的念头更能使我振奋,高尚的希望要强于内心的恐惧,这是我能克服瓶颈的重要工具。
最后,我谢谢给我带来幸运与幸福的人,我祝你们比我更加幸运与幸福,我相信世界没有那么大,总有一天我们会遇见我们想遇见的一切。
对此,我深信不疑。
此刻,我的眼睛眺望着高空,双脚站在地上,臂膀张开着。
(郑晨)
一、现如今的就业形势和经济形势
12015年全国毕业生总数达到749万,较2014年的727万相比,人数再创新高。
就在11月28日,由东北师范大学承办的2016届毕业生教育人才招聘会在会展中心举行,全国3万多名毕业生在零下15度的严寒中等待入场的画面,更是让腾讯新闻等媒体争相播报。
这样的求职场面让我们不禁担心,连续几年来严峻的就业形势,今年是否会继续加剧?人们盼望的转机能否出现?新的动向又在哪里?
22015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速6.9%,经济下行压力仍在。
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何时能发力?政策调控措施在稳增长、降杠杆和去产能之间如何协调平衡?
3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对生活在象牙塔中的孩子们,我们这些学生工作者能做的到底是什么?难道只是告诉他们招聘会门口如龙的长队?或者是告诉他们社会竞争的残酷?还是仅凭年复一年的工作经历传授着所谓的”经验之谈”?我们究竟怎样才能给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就业指导”?
二、培训的心得体会
这次的培训正是在这种大形势下,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就业部门的不懈努力下应运而生的,并且得到了广大学生工作者的积极响应。
通过三天的培训,真心觉得受益匪浅。
1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早做比晚做好,越早做越好,不同年级可以有不同做法。
我们的就业指导课程是在大四才开课的,其实这个时候再培训学生如何制作简历,如何从容的应对面试,已经为时已晚了,因为这个时候的很多学生已经凭借并不敏锐的就业直觉开始找工作了,可能有的已经参加过一些面试了。
不仅如此,就业指导不仅是具体方法的指导,更是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这就需要我们在学生大一一入学的时候就唤醒他们的求职意识,让他们可以有一个初步的目标。
2增强了理论知识的学习,让我明确了就业指导不仅是一个概念,更是一门学科,有科学的方法可以依据,有很多工具可以利用。
比如说职业定位这一概念,很多学生对于自己以后能做什么根本不清楚,这就是职业定位失焦,这样我们在指导学生做职业定位的时候,就可以先帮助他聚焦,即确定一个内在的标准,然后帮助他梳理个人能力,这个时候就可以借助”职业锚”这个工具来帮助他梳理内在的求职标准;又比如学生在做职业生涯决策的时候,可以使用CIP决策理论模型来帮助学生做决策,做好决策以后再去执行;而具体的决策工具可以使用决策平衡单、SWOT分析等工具帮助学生初步的有倾向性的做出一个选择;再比如我们可以运用USP建构四法则指导学生制作个人简历,即可以通过描述个人技能关键词、多使用实意动词、用数字说话、用具体业绩证明能力等四法则制作简历,这样制作出的个人简历
很容易引起用人单位的注意。
3掌握了一些就业指导方面的很实用的技巧,这些技巧很快就可以运用在现实工作中,并且能很快让学生受益。
比如说,如何指导学生解决考研、考公务员、就业三者之间选择的困扰;如何根据不用的用人单位以及不同的岗位,有针对性的制作一份标准的求职简历,而不是一份简历”打天下”,制作简历的时候有什么技巧和注意事项,面试官在看简历的时候会注意哪些细节;如何指导学生进行面试,在面试提问中面试官会愿意采取哪种方式来考察学生,在面试过程中应该运用那些技巧更能打动面试官等等。
4解决了很多一直困扰我的问题。
比如,学生投了那么多的简历为何总是石沉大海;我们的就业分析应侧重分析哪些因素;我们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如何才能更有效等等。
5让我再次深刻地体会到了育人工作无处不在的道理。
这次虽然是就业指导工作的培训,但李枢老师的讲解却处处渗透着育人的理念。
育人工作是个润物细无声的工作,人格魅力的感化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育人工作又是个轰轰烈烈的事业,没有全员参与形成合力就会发生事倍功半的事情。
育人工作应该贯穿于教育始终,贯穿于教育的每一环每一扣,贯穿于学生的起居行走,贯穿于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那个种树的故事,那个船票的故事,还有那个求职达人李彦君,难道不值得我们教育者深思吗?
此次培训中有一件让我印象深刻的事件,在指导面试这个环节,培训老师找来了一些在校学生,让我们一起进行模拟面试。
在后来的信息反馈中得知,我们组面试的一个男同学,原本没有任何职业规划,他的任务就是读完大学回家继承祖业。
但是在最后的发表感想的环节中,这个男孩无限感慨的说,这次模拟面试让我知道,我的未来不是只能回家继承家业,我也可以走向社会去求职,我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一份很好的职业,而不仅仅是依赖家里。
这番话在我心中激起了千层浪,我们面试中的一些指导和一些鼓励,竟然可以改变一个孩子根深蒂固的想法,可以改变一个孩子的择业观和人生观,让我的内心无比震撼。
身上的责任更是重了几分,才明白”立德树人”不是说说而已,人生导师真的可以发挥作用。
学习时间是有限的,但带给我们的益处以及思考是无限的。
学习只是行动的开始,真正的行动是实践。
我们是教育者,学习一方面是自我提升,但更重要的是如何转化为生产力,那就是满足学生的需要,让广大学生受益。
如何让广大学生真正从我们的培训中受益,如何有效提高我们自己的就业指导能力,我有几点想法希望能和大家一起探讨。
一是尽快梳理学习笔记,按照自己的学习习惯重新整理一遍,温故而知新;二是挑选几个学生比较欠缺的就业知识和技巧开展头脑风暴,和学生一起提高;三是可以根据不同年级就业指导工作的特点召开主题班会,最好是以分组讨论并由小组成员总结发言的形式,最后由辅导员老师进行综合评判和指导;四是各学生工作办公室(人数较少的可以联合进行)可以在一起交流一下学习心得和工作体会,互相促进,互相提高;五是可以将给学生做就业指导的班会录制下来,将效果较好的在全院范围内播放并讨论学习,类似公开课的性质,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又起到了教育示范作用。
当然,这只是个人的一些浅显认识和体会,还是希望能和大家多交流。
真心希望这样的培训再多一点,让我们的就业指导工
作和学生工作不仅有经验,更有科学的方法和实用的工具。
让我们一起努力,切实将就业指导工作做到实处,落到实处,让学生的未来不再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