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集备.

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集备.

复备
板书设计
2、拉拉手,交朋友
学科 年级第 单元集体备课记录表2
主备人
常白雪
课题
第3课 我认识您了
单元
主题
我是小学生
课型
新授
时间
9.20,9.21
教材解读
本课强调的是:师生关系。能熟悉自己的老师,愿意和老师亲近、交往。知道要尊敬老师和校园里的师长,对他们有礼貌。
对一年级学生进行尊师敬师的品德教育,是基本的文明礼貌教育。尊师需要传承。从熟悉到尊敬,实现亲近感,拉近距离
在讨论该请谁来帮帮我这个内容时,一般情况下,我们会想到找老师帮忙,但是这个答案并不唯一,可以是多样的。
P13这样做对吗
辨析型活动。两男生在办公室门口玩耍没意识到叨扰了办公的老师,女孩摘花不听从其他班老师的劝告,从反面引导学生明白怎样做才是对的。下面两幅图又从正面行为上引导师生交往的礼仪。
一年级学生通常不会有故意不尊敬老师的现象发生,教师要交给一些具体的方法,比如对不认识的老师,直接问“老师好”等。突出尊敬老师的具体表现
3.学习人际交往的的初步知识和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体验当一名小学生的愉快和自豪。
2,学习人际交往的的初步知识和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多媒体
教学流程
一. 教师和儿童互相熟悉,了解,交往的游戏活动 1 击鼓传花,自我介绍
教师先介绍自己,然后用击鼓传花的游戏让学生相互介绍。教师当击鼓者,鼓声一停,拿着花的儿童就要向大家作自我介绍。鼓励儿童用多种方法来介绍自己,如很生动地介绍自己的名字,或给大家表演节目,或带来自己喜欢的东西给大家介绍等。
2 心情树——交流学校生活的感受
在教室的一角用树枝和纸布置一棵心情树。教师先引发儿童进行讨论交流:上学这么多天,你每天的心情怎么样?是高兴的时候多还是不高兴的时候多?为什么?高兴的时候你通常是怎样表现的?不高兴的时候你又是怎样表现的?在此基础上引出主题:今天我们要来种一棵心情树,让我们的心情树上结出各种各样的心情果。发给儿童每人一张纸,让儿童把纸剪成自己喜欢的果子的样子,一面画上自己的表情,另一面画出与表情相应的具体的事件。引导儿童表现自己对学校生活的感受
右侧的留白可以指导学生回忆并交流自己上学路上需要经过的典型场所,针对有安全隐患的可以展开,不论上学方式有什么不同,但是老师应该谨记慎用对比,不同领域,不同视野,都应渗透平平安安到学校的理念。上学路上不同事情的发生,不同的上学方式需要注意不同的交通问题,要注意并避免这些问题确保上学路上的安全。也为下一个环节感受上学路上的温暖作铺垫。
2.知道常见的交通标志的含义。
3.从熟悉上学路线到能够遵守规则,渐渐具有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体验当一名小学生的愉快和自豪。
2,学习人际交往的的初步知识和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多媒体
教学流程
第1课时:P14和P15不同的上学路
编写目的:表现了学生从家到学校的快乐情景。关注到自己的上学路;感受到生活在不同地方的孩子有不同的上学路,都要平安、快乐地来到学校学习。(从熟悉自己的上学路到了解不同的上学路)
学情分析
本课侧重幼小衔接中儿童心理的入学适应。从中体会成为小学生角色的变化,感受成长与变化带来的愉快心情。能够认识书本,学习整理书包,懂得要爱惜学习用品。两课时的过渡是从角色变化到能够聚焦学习用品,实现从人到物的转变。
教学目标
1.喜欢和同学、老师交往
2.在学校情绪安定,心情愉快
教学重点难点
1.喜欢和同学、老师交往
单元
重难点突破
1,体验当一名小学生的愉快和自豪。
2,学习人际交往的的初步知识和方法。
体验集体生活的愉快。
难点:1,体验当一名小学生的愉快和自豪。
2,学习人际交往的的初步知识和方法。
教学
建议
需要特别关注的是班级交往中的弱势群体,如害羞的、过于斤斤计较的、常和人吵法制 学科 一年级第 一 单元集体备课记录表2
学情分析
本课侧重幼小衔接中儿童心理的入学适应。从中体会成为小学生角色的变化,感受成长与变化带来的愉快心情。能够认识书本,学习整理书包,懂得要爱惜学习用品。两课时的过渡是从角色变化到能够聚焦学习用品,实现从人到物的转变。
教学目标
1.熟悉新同学和新老师,体验集体生活的愉快。
2.体验当一名小学生的愉快和自豪。
2.在学校情绪安定,心情愉快
教具准备
课件,多媒体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P10我的老师
学到这课时,学生已经进入小学两周,接触到了不少老师。活动围绕“猜猜这是哪位老师”的小游戏展开,对老师由熟悉到亲近,三幅泡泡图呈现的是学生根据描述浮现在自己脑海中的老师形象。
教学建议:活动开展时不仅停留在猜出来,而应积极引导学生互动,说说这位老师给自己留下的印象,以及小故事,建构起老师与“我”的关系。拉近了距离后,唤起对老师的尊敬。
全班儿童按出生的月份从1月到12月排成几列,让每个儿童用一张小纸条写上自己的名字,并贴到自己生日所在的相应月份栏里。教师与儿童一起整理一个全班的生日表,提醒儿童以后向当月过生日的儿童表示祝贺,让儿童体验到来自集体的温暖与祝福。
第二课时
一, 让儿童体验上学真快乐的活动
1 故事列车:我的新朋友——介绍新书和文具 教师先用猜谜语的形式引出新书的话题:“一个朋友真稀奇,扁扁的身体长方衣,里面装着新知识,每天教我学本领。”再用充满欣喜的语气向儿童介绍新书,并提出故事列车的主题和要求——说说你的新朋友的故事。儿童除了介绍新书外,还可以说说笔,本子,书包等其他新朋友。鼓励儿童说得和别人不一样。游戏结束是,再次引导儿童体验新书,新本子,新文具带给他们的快乐,并让儿童说说如何来爱护自己的新朋友。
2 百宝箱
让儿童用废旧纸盒子做自己的百宝箱,把自己喜欢的东西装在里面,并用颜色或彩色笔按自己的想法装饰百宝箱。让儿童相互介绍自己的百宝箱,出示盒子里的东西,向大家讲讲自己的爱好。同时,要让每个儿童都知道,别人百宝箱里的东西是不能随便拿走的。此游戏配合击鼓传花游戏进行。
二. 让学生建立起集体的信念 1 班级的生日表
临沂行知实验学校
道德与法治 学科 一 年级第 一 单元集体备课记录表1
主备人
常白雪
时间
9.1-9.30
地点
教师发展学院
单元
主题
我是小学生啦
同伴互助
单元
解析
单元
目标
1.元单解析:主要针对学生学校生活的开始这一重大事件,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适应学校生活这一新的生活形式。实现了从家庭到学校的空间转换(二者并列关系),隐含着孩子身份的重大转变,包括对自己角色的认同与适应。 关于同学相伴的相关主题有一上(适应学校生活)——我是小学生啦;一下(乐群、分享、合作、互助)——我们在一起。
P11我还想认识……
了解更多的老师(其他老师和校工)。文中插图依次呈现了少先队辅导员指导鼓号队演奏,校长在国旗下讲话,高年级老师在上课,门卫叔叔帮家长递东西等场景,调动学生发现自己周围还有很多师长(校医、水电工、油印室老师工作时照片),留白处引导学生从本校实际出发,发现自己眼中的其他老师和校工形象。曾强与他们的亲近感,形成积极愉悦的校园生活情绪。
(2):引导学生说说怎么解决这些困难,如何使自己变得快乐起来。
第二课时:P8好友大搜索——活动
绘本给我们很好地阐明了它所具有的童话故事性,有体验式也有说明式。当然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灵活运用,可以作为教学的情境线索,也可以作为学生独立阅读的素材,还可以帮助学生反思自己生活范例。
P9认识你真好
本页是通过两幅插图和一首儿歌(开心——伤心两个层面做引子)来唤起与好朋友相处的美好友谊,感受友谊,体会主动交往的快乐。组织学生交流生活经历,表达同分享,共分担的真挚友谊,表达真情实感。《交朋友》这个童话故事既可以在第一课时中作为引入环节,也可以放在本课学习结束时作为总结环节,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学情分析
本课侧重幼小衔接中儿童心理的入学适应。从中体会成为小学生角色的变化,感受成长与变化带来的愉快心情。能够认识书本,学习整理书包,懂得要爱惜学习用品。两课时的过渡是从角色变化到能够聚焦学习用品,实现从人到物的转变。
教学目标
1.熟悉自己的上学路线,了解在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下的小学生有不同的上学路。
教学建议:不同的上学方式也是不同生活方式的反映,图中小男孩走出家门和妈妈说再见,高高兴兴地去上学,让我们感受到快乐上学的信息。然后是辐射开来的5幅图表达不同的上学路:有和小伙伴一起步行的,有在家长带领下走在斑马线上,有乘校车的,一路上要经过小桥、铁道口、工地等不同的上学路,引导学生认识多元的上学环境,通过多媒体展示几幅不同的上学方式,尤其是大山深处的孩子,通过“天梯”、水路等方式上学,让学生知道上学路的不易,从而也能扩大视野,认识到外面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环保的出行方式。一年级学生对不同环境下的上学路一般了解很少,建议有条件的教师补充一些图片或者视频资料,帮助学生学习。
二.单元目标:1.感知角色的转换,体验到上学的快乐,能尽快地适应、喜欢上小学生活,并融入到校园生活里。
2.喜欢和同学、老师交往,初步树立安全及遵守规则的意识,学习保护自己。
课时目标
第1课《开开心心上学去》——入学适应,第2课《拉拉手,交朋友》——乐于交友,第3课《我认识您了》——师生关系,第4课《上学路上》——安全自护。通过熟悉校园生活,尽快适应角色转变。
复备
板书设计
第3课 我认识您了
老师,名字 同学
学科 年级第 单元集体备课记录表2
主备人
常白雪
课题
第4课 上学路上
单元
主题
我是小学生啦
课型
新授
时间
9.27,9.28
教材解读
本课从安全、自护角度,如从学生每天的上学道路入手,引领学生了解大家是通过不同的道路,采用不同的方式来到学校的。相应地渗透安全教育、环保教育、感恩教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