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伴成长课堂精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学习是个人成长的需要,它能使我们()①掌握知识②发展智力③形成良好的品质④形成良好的个性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2、我国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先生93岁生日时,还公布了他的最近研究成果。
他以此为乐,认为自己每天都在感受着最美的学问。
这给你的启示是()A.人到老了才能有所发现,有所成就B.数学是折磨人的学科C.学习中有许多乐趣D.学习是件苦差事,90多岁还要研究3、下列行为符合终身学习理念的是()A活到老学到老B学无止境C温旧知新D水滴石穿4、下列属于在学校中学习的是 ( )①小红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发言②小强课后与同学探讨、交流问题③小丽放学后认真打扫卫生④小刚暑假随父母一起去远足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 D.②③5、在当代,终身学习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之所以要把学习作为我们的终身活动,是因为()A现代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越来越快,单纯靠学校学习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B是国家提倡的,我们要积极执行C学校学习已经学不到社会所需的知识D活到老就要学到老6、一个上了年纪的木匠准备退休了,雇主要他再建最后一栋房子。
可是,木匠的心思已经不在干活上了,他偷工减料,草草完工。
雇主来了,诚恳地说:“房子归你了,这是我送给你的礼物。
”木匠感到十分震惊:早知如此,我应该拿出最精湛的手艺,使用最好的材料……这则故事启示我们面对学习应该 ( )A.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B.树立远大的理想C.树立主动的学习态度 D.制订恰当的学习计划7、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最终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木桶效应”。
观察右图,说说“木桶效应”对我们学习方法的启示有()①学好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就行②积极参加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培养实践能力③各科要均衡发展,不能偏科④学习上注意劳逸结合,独立思考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8、全国十大杰出学习青年张立勇曾经是清华大学的一名食堂切菜工,他自学成才,考上了北京大学。
回首自己的成长经历,张立勇说:“人在任何环境下,从任何起点学习都不晚。
”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学习是成才的阶梯B.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应是我们一生的追求C.逆境是成才的最佳环境D.成才的关键是靠自己的勤奋努力和不懈奋斗9、“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这些古训主要告诉我们要 ( )A.努力学习,掌握全部知识 B.树立终生都要学习的观念C.抓住在学校学习的机会 D.以学习知识为终生目标10、“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
这句名言告诉我们()A.只要学习,就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B.学习可以增长才干C.学习可以提高品德修养D.只要学习,就一定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11、河南滑县农民李官奇为了让大豆变成衣服,自学高分子化学、生物化学等,经过努力终获成功,被誉为“世界植物蛋白纤维第一人”,并创办了河南李官奇大豆纤维服饰有限公司,实现了人生价值的自我提升。
这说明 ( )A.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B.学习能够增长才干,提升智慧C.要想有出息,唯一出路就是学习D.学习可以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12、右面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有()①信息时代知识急剧增加,我们要有紧迫感②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③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充实自己④积极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和渠道进行学习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13、美国著名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一岁半时即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但她不屈不挠地与命运抗争,在家庭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盲文,还学会了说话。
在20岁时,考进哈佛大学女子学院,她用自己的毅力缔造了“知识改变命运”的神话!海伦·凯勒的传奇经历说明( )①家庭学习要比学校学习更重要②知识改变命运,学习点亮生命③学习有助于自我更新、自我提升④学习给生命添加养料,造就自己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14、“学到老,做到老,活到老”是钱伟长的口头禅。
他认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不会老化,人们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他说:“我36岁学力学,44岁学俄语,58岁学电池知识。
不要以为年纪大了不能学东西,我学计算机是在64岁以后,我现在也搞计算机了,当然不像年轻人那么好,不过也吓不倒我。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因为他是科学家,所以能做到,普通人做不到B.钱老为了追求新闻效应C.钱老认为只有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他活到老,学到老D.钱老为了出风头才学到老15、“一个人可以没文凭,但不可以没知识;可以不进大学殿堂,但不可以不学习。
”这表明,终身学习是()A个人价值的唯一追求B个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C人们一切物质需要的来源D提高生活质量的唯一途径16、对初中毕业后各有各的打算,有的同学可能选择继续升学,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有的同学可能选择就业,走入社会。
不管怎样,我们都要()①把握正确航标,拥抱美好未来②完全立足于自己的愿望与要求③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④有报国之志、奉献之心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下列对“学习”认识正确的是 ( )①学习主要表现为接受和掌握②带着学习的心态,生活处处都是学习③只要努力学习就会拥有一切④学习点亮生命,学习伴随我们成长A.①⑦③ B.①②④ C.①④ D.②④18、人非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仍有人对此持不同看法。
下面的说法你不赞同的是()A.人的高尚品德是在后天的学习和生活中逐渐培养起来的B.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C.学习可以使我们明辨是非美丑,塑造健康人格,培养高尚品德D.学习是丰富知识,增长才干的主要途径19、学习是人类的基本活动,下列属于学习活动的有()①小刚记英语单词②李明参加电脑培训③王彬练习用筷子吃饭④小赵在阅览室读报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20、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智慧,演算使人深刻,伦理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这句话告诉我们()①学习可以使我们增长才干②学习可以提高我们的品德修养③学习是丰富知识、增长才干的唯一途径④学习是我们成才的阶梯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二、简答题21、2016年4月23日,中国迎来了第21个“世界读书日”,为弘扬中国朗诵文化,维护传统文学地位,由50余位朗诵、表演、主持、播音、文化界具有影响力的艺术名家打造的“朗诵会”23日在京举行启动上线仪式。
(1)设立“世界读书日”的目的是什么?(2) “朗诵会”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帮助?22、“作为一名工人,起点低没关系,但一定要坚持学习。
”这是全国劳模周树春不懈的追求。
上班第一天,从未见过的机械构件,激发了他不服输的劲头。
白天忙工作、晚上学理论,20多年来,他自学并熟读了几十本专业书籍,读书笔记达数十万字,先后掌握了 2种国际国内前沿焊接技术。
他研发的X60管线钢焊接工艺,填补了国内该类工程焊接技术的空白。
他成功由一名普通焊接工人成长为我国焊接领域里的领星人物(1)材料体现了周树春具有怎样的学习态度?(2)为什么周树春将坚持学习作为不懈的追求?23、某校七年级(2)班同学合作探究学习时,小刚同学认为,我们所学的知识都来自学校,因此,从学校毕业之后就可以不用学习了。
你赞同他的观点吗?为什么?(1)学习给莫言带来了什么?(2)请你列举一个“学习点亮生命”的事例。
24、代旭升,中国石化胜利油田东辛采油厂工人、胜利油田首席技能大师,39年来扎根采油一线,先后自主完成技术革新80多项,其中1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3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累计创造经济效益1.06亿元,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第九届中华技能大奖、山东省十大工人发明家称号等。
他刚参加工作时,由于文化基础差,工作中总是遇到“拦路虎”。
于是,他把学知识、练技术当做头等大事,用3年多时间,自学了高中课程和《采油工艺》、《采油地质》。
长期的知识积累和生产实践,使他的知识结构发生了质的飞跃。
他说:“开发油田要先开发心田,多采知识才能多采原油。
”参考答案9.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材料中的“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等关键信息,启示我们要终生学习,因此B符合题意;其余三项与题意不符。
10. 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一知识。
学习可以提高品德修养,增长才干,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名言中的“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体现的是提高品德修养,可见C 项正确;A项说法绝对化;B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项说法绝对化。
11.B【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学习的意义。
分析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自学高分子化学、生物化学”“世界植物蛋白纤维第一人”等可知,8符合题意;A、D观点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符;C观点表述错误,应排除。
12.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终身学习观念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关键是读懂漫画和看清题干的要求是“启示”,漫画中不同年龄段的人去不同的培训学校,说明在信息时代的条件下,每个人都应通过不同方式进行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①②③④都对。
故选C。
13.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学习的意义。
分析题干中的关键信息“著名盲聋女作家”“知识改变命运”等可知,②③④是对题意的正确理解;①观点错误。
14. 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的认识和运用。
材料中钱老认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不会老化,人们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体现了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这一观点。
可见C项正确;A、B、D三项说法错误。
15. B【解析】面对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具备学习的能力,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因为终身学习是个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B是正确的,A是错误的,实现个人价值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终身学习不能是唯一追求,还有如奉献、做公益事业等等;C是错误的,终身学习满足的是精神需要,满足人民物质需要的应该是经济活动;D是错误的,提高生活质量的途径有很多,终身学习不能成为唯一途径,故选B。
16. 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选择希望人生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
②错误,在面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时,我们既要立足于自己的愿望与要求,也要考虑客观的社会需要;①③④正确,故选B项。
正确的择业观能促使我们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尽快转换角色,并激励我们在任何职业领域爱岗敬业、勤奋刻苦、踏实工作。
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我们正确择业观在实际工作中直接的反映,是对每个人基本素质要求,它要求就业者上岗后,与单位同甘共苦、荣辱与共。
17.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学习的理解。
学习不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而且表现为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①观点错误;③观点绝对化,应排除;②④分别是对学习态度和学习的意义的正确表述,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