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肺结核PPT课件

肺结核PPT课件


1883年後发现了霍乱病原菌是形如逗号的霍乱弧菌及其经过水﹑食物﹑衣服等用品的传播途径。 同时还发现了阿米巴痢疾和两种结膜炎的病原体。
1890年他提出用结核菌素治疗结核病。
1891~1899年,他还在埃及﹑印度等地研究了鼠疫﹑疟疾﹑回归热﹑锥虫病和非洲海岸病等。
1905年发表了控制结核病的论文,并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肺结核致病菌 90%以上为人型
• 特点:抗酸性——耐酸染色呈红色(称抗酸杆菌)
生长缓慢——培养时间2-8周
抵抗力强——对干燥、寒冷、酸、碱、抵抗力强
湿热 80℃ 5分钟
95℃ 1分钟
煮沸 100℃ 5分钟
酒精 70% 2分钟
紫外线 0.5-1m 30分钟
阳光直射
2-7小时
菌体结构复杂——类脂质、蛋白质、多糖类 12
1910年因患心脏病逝世。
20
复发(内源性) 再感染(外源性)
浸润型肺结核
纤维硬结
结核性胸膜炎 亚血播结核 干酪肺炎 形成空洞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21
继发性结核
原发性结核感染时期遗留下来的潜 在病灶中的结核菌重新活动而发生的 结核病。
特点:临床症状明显 易出现空洞、排 菌—需治疗
22
基本变化
病理学
这种再感染引起局部剧烈的变态反应,但易于愈合,且无全身 播散,都是豚鼠对结核菌已经具有免疫力的结果。机体对结核 菌再感染与初感染不同反应的现象称为科赫(Koch)现象。
17
koch现象:
机体对结核菌再感染和初感染所表现出不同 反应的现象。
大量T.B菌 小剂量T.B菌
10-14天
iH
豚鼠
红肿溃烂、不愈
27
体征:
• 取决病变大小,似胸水及肺炎体征 • 结核性风湿症:类似风湿热样改变,
多见年轻女性,四肢大关节 受累,结节性或环形红斑
28
肺结核诊断
一 、诊断方法
1. 临床表现 病史 症状 体征 诊治过程 接触史
29
– 集中人群年齡25歲以上 – 500萬人屬於活動性肺結核 – 150萬人屬於涂陽肺結核 – 每年死亡人數:13萬人 – 死亡年齡平均:55.2歲
3 資料來自:中國結核網
4
5
6
7
93年WHO宣布TB为全球紧急状态
• HIV感染 • 耐药 • 贫困 • 人口增长 • 移民 • 治疗和控制不利
16
初感染与再感染
给豚鼠初次接种一定量的结核菌,最初几天可无明显反应。约 10-14d后,注射局部发生红肿,并逐渐形成溃疡,经久不愈, 同时结核菌大量繁殖,到达局部淋巴结,并沿淋巴结及血循环 向全身播散,豚鼠易于死亡。说明豚鼠对结核菌无免疫力。
如果用同量结核菌注入4-6周前已受少量结核菌感染的豚鼠体 内,注射后,动物高热,2-3d 后,注射局部反应剧烈,组织 红肿、溃疡、坏死,但不久可愈合、结痂,局部淋巴结并不肿 大,也不发生全身结核播散,亦不死亡。
结核病的传播
• 传染原 • 传播途径 • 易感人群:儿童、高龄、HIV、免疫低下 • 影响因素 • 化疗的影响
13
结核的原发感染
TB菌的毒力
渗出性病变
结核菌 呼吸吸入 肺泡巨噬C 繁殖 原发灶
人体的免疫力
原发综合症
进展 好转
钙化 休眠
14
结核的免疫
15
变态反应
结核菌侵入人体后4-8周,身体组织对结核菌及其代谢产物所 发生的敏感反应称为变态反应。
• 炎 性 渗 出——炎症初期或病变恶化复发
•增
生——结核结节 恢复期(抵抗力较强)
• 干酪样坏死 ——细菌毒力强、量多、抵抗
力低,超敏反应强
肉眼—淡黄色、似奶酪
镜下—红染无结构颗粒状
23
24
病理过程特点: • 破坏与修复同时进行 • 取决于细菌的量、毒力及机体抵
抗力和变态反应
25
转归
• 完全吸收或少许纤维条索 未治 液化 空洞形成
肺结核
pulmonary tuberculosis
中国医科大学呼吸疾病研究所
张放
1
全球結核病
• 全球 1/3 人口已經感染結核菌
– 每年新增病例:870萬例 – 每年死於結核病多於300萬例 – 目前全球結核病人: 2000萬例
資料來自:中國結核網2
結核病在中國
2000年資料統計
• 全人口結核感染率:44.5%
8
放线菌目,分枝杆菌科,分枝杆菌属--人型、牛型、非洲型、鼠型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9
10
结核分枝杆菌
• 多型性 • 抗酸性 • 生长缓慢 • 营养要求高 • 抵抗力强--煮沸、酒精、紫外线 • 菌体结构复杂--脂质、蛋白质、多糖

结核分枝杆菌
• 分类:人型、牛型、非洲型、鼠型
这是因为另一亚群 T 淋巴细胞释放出炎性因子、皮肤反应因子 和淋巴细胞毒素等,使局部出现渗出炎症,甚至干酪样坏死, 并伴有发热、乏力及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此时如用结核菌素作皮肤试验,呈阳性反应。注射局部组织充 血属于第Ⅳ型(迟发型)变态反应。
感染结核菌后,还可能发生多发性关节炎、皮肤结节性红斑及 疱疹性结合膜炎等。这些也是结核病变态反应的表现,常发生 于原发结核感染的病人。
• 干酪病变 治疗 病灶缩小或钙化
播散
26
临床表现
症状 • 呼吸系统症状 : 咳嗽最常见,轻咳或刺激性干咳
(内膜结核) 咳痰:少量粘痰或脓痰(并感染时) 咯血:1/3-1/2人咯血,量不等 胸痛:胸膜受累,呼吸及咳嗽时加重 呼吸困难:胸水及干酪肺炎 • 全 身症状 :发热--最常见,长期午后低热, 盗汗乏力,食欲差,体重减轻,月经不调
1880年发现了当时未能得到的纯种结核杆菌。为了大量培养出纯种的结核菌,他又改用在凝固 的血清上接种培养,并将培养出的纯种结核菌制成悬液,通过注射豚鼠的腹腔实验,4~6周後豚鼠 即死於结核病。他用实验证明结核菌不论来自猴﹑牛或人均有相同症状。并进而阐明了结核病 的传染途径。
1882年3月24日科赫在德国柏林生理学会上宣布了结核菌是结核病的病原菌。
(未感染)
2-3天
豚鼠
红肿、浅溃烂 愈合
3—6w前 iH (已感染)
全身播散死亡 无播散及死亡
18
19
科赫:德国医生和细菌学家。
1843年12月11日生於德国克劳斯塔尔。
1876年证明炭疽杆菌是炭疽病的病因并报告了炭疽病菌的生活史,是杆菌—芽孢—杆菌的循环, 芽孢可以放置较长时间而不死。他认为每种病都有一定的病原菌,纠正了当时认为所有细菌都 是一个种的观点,从而兴起了关於疾病生源的研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