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形势下招商引资工作新思路探讨的调研报告
招商引资是一项特殊的工作,其实质就是向本行政区域以外的客商,推介本行政区域内的土地资源、区位优势、资源条件、市场环境、政策待遇,争取投资者到本行政内投资兴办企业,从而使得利用外来资金和开发本地项目,实现经济和财政收入的双增长。
现在,全国各地各级政府几乎都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执政兴国、谋求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
在这个大背景下,要使招商引资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只有认清当前招商引资工作的新形势,把握新规律,科学招商、理性招商,使科学发展观真正贯穿于招商引资的各个方面和每个环节,才能把招商引资工作抓实抓好,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增长。
一、青铜峡市招商引资工作情况
近年来,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及全市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紧紧围绕创建全国百强市(市)、推进青铜峡跨越式发展的奋斗目标,牢牢抓住国际国内资本流动加剧,产业梯次性转移步伐加快的机遇,以招商引资为第一抓手,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力度,创新招商方式,全市招商引资工作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推动了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自实施“两大任务”以来,全市共引进招商项目108个,协议总投资150亿元,累计到位资金110.8亿元。
招商项目中已建成及正在建设的项目按产业类型分:工业项目42个,农业项目28个,城市建设项目15个,旅游及服务业项目15个,商贸流通项目8个。
招商企业共增加就业岗位3469个。
1
招商已成为我市经济新的增长点,并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构建了经济发展新的格局。
二、我市招商引资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提高招商引资工作地位,积极营造招商氛围。
近年来,全市招商引资从小
到大,由弱变强,从一个微不足道的领域变成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成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全市上下充分认识到了招商引资是抢抓发展机遇的客观需要,是加快我市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切实增强了招商引资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浓厚的招商引资氛围已逐步形成。
这主要得益于:一是加强组织领导。
为了加强对招商引资工作的组织领导,市委、政府专门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的招商引资领导小组,加大对招商引资组织领导力度。
各镇和有关单位也成立了由一把手任组长的招商引资领导小组,把招商引资工作当作工作中的大事来抓,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
二是领导带头外出招商。
市委、政府主要领导抓联络洽谈,抓关键环节,亲自带队赴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经济圈等经济发达地区,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招商成效。
三是召开会议促招商。
在近几年全市各类大型会议上,市主要领导逢会必讲招商引资、必讲优化投资环境,在每年全市的综合考核中,招商引资工作占有一定的比例分值且奖项最重,引起各单位对招商引资工作的普遍关注,充分调动了社会各界参与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是落实责任,建立健全了一整套较完备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
近两年来,吴忠市连续开展了招商引资和项目引进“两大任务”活动,在吴忠市下达招商目标任务的基础上,我市结合实际,将“两大任务”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将任务层层分解下达到各镇、
各部门、单位,落实到具体项目,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个个都有引资责任”的理念。
并把招商引资纳入了年度目标管理综合考核的重要指标,实行奖优罚劣、绩效挂钩。
同时,在实行重大项目领导负责制、项目跟踪联络制、重大项目联系会议等一套工作机制外,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并实施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青铜峡市招商引资政策规定》、《青铜峡市招商引资奖励办法》等6个配套文件,形成了招商引资整套工作机制。
(二)优选储备项目,夯实招商引资工作基础。
项目是招商引资工作的基础。
近年来,我们重点抓了项目开发、资源与市情摸底,宣传资料、客商档案、招商网络和项目对接等基础性工作。
在招商引资项目开发上,适应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和外商投资重点方向的需要,立足我市的现有资源和产业优势,我们积极到各企业、相关各部
门征集和搜集项目,认真筛选,及时更新,加大项目开发与包装力度,做好项目储备库的建设,共编制各类项目61个,其中,工业项目30个,农产品项目20个,旅游、教育、商品流通项目9个,园区建设项目2个。
在招商引资对外宣传方面,不断创新求精,精心编辑印制了投资指南、招商引资项目册等宣传资料3000余册,设计制作了招商引资宣传光盘,并刻录2000余套,在招商活动中,大量发放宣传资料,推介储备项目,努力提高青铜峡的知名度。
充分发挥网络招商的优势,建设开通了青铜峡招商网,按照针对性、可行性、及时性的原则认真整理各类项目资料,向各类招商网站发布我市招商信息,收到较好的招商效果。
(三)创新招商方式,逐步拓宽引资渠道。
近年来,面对越来越激烈的招商引资竞争,我们始终注重把握招商态势,研究招商规律,逐步实现了由粗放式招商向专业招商,高层次招商的转变。
一是坚持“请进来”以情招商、以诚招商,以文化、旅游和特色产业为载体,借助举办西交会、黄河旅游文化节、葡萄酒节、宁夏经贸文化旅游活动周等节庆活动,广泛邀请区内外有影响的企业家和客商来我市考察、洽谈项目。
几年来,共接待各类考察团的参观考察共60多批次350余人次。
二是主动“走出去”上门招商,坚持以团队招商和专业招商相结合,多次组织招商代表团到上海、江苏、浙江、福建等发达地区开展招商活动,选择优势、优质项目进行产业对接,通过走访企业、实地考察,举办、参办各类招商洽谈会、项目推介会等形式,千方百计寻求招商机遇,引进项目。
自实施“两大任务”以来,我们共参加各类洽谈会30多场次,举办项目推介会10余场,签约大项目20多个,一批招商项目先后落户我市。
如在葡萄产业招商上,我市充分发挥葡萄产业独特的自然条件优势,将其转化为产业招商优势,强化葡萄产业招商。
通过外引内联,开展产业招商,青铜峡的酿酒葡萄基地和葡萄酒企业的“磁场”效应进一步显现,与张裕公司、王朝集团、香港龙特公司等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并达成投资意向。
在新能源产业项目引进上,我市紧紧抓住自治区大力推进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机遇,对2009—2020年风力光伏发电做了重点规划,分别与大唐新能源、大唐国际、中电投、国电宁夏分公司、宁夏发电集团、中广核等大型企业达成框架协议,新
签订风电开发项目(牛首山区域)协议总投资55亿元,装机容量达62万千瓦;
签订光电开发项目协议,装机容量达60
万千瓦。
三是“抓住老板”以商招商。
服务好已有的招商企业,发挥它们上下游产业链条需要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优势,实行以商招商。
我们真诚地为已落户的招商企业做好建设、生产、经营等全方位服务,让企业老板在自己的企业圈、朋友圈、老乡圈中现身说法,吸引了不少客商前来投资。
近年来,我市通过以商招商引进了山东圣花味精公司、中国国电宁夏分公司、华能新能源公司、上陵集团公司、上海骏马化工公司、上海崧瑞公司、秦皇岛市通大实业公司等100多个投资建设项目,这些项目的建成投产,对改善我市投资结构,扩充我市经济总量,实现全市经济的大发展、快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
(四)强化服务意识,不断优化投资环境。
项目的签约并不是招商过程的终结,
只有合作双方得到了合理的回报时,招商才算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
近年来,我们牢固树立了“招商就是服务”的理念,进一步转变职能,转变作风,满腔热忱地为投资商提供服务,让投资商满意。
一是致力改善投资软环境。
实行了招商引资签约项目跟踪服务制、全程代办制。
强化“育婴式”服务,以感情为纽带,努力营造和谐温暖的“外来投资商之家”氛围;进一步完善了招商引资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全程代办制和责任追究制,强化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联系工作,在部门职责权限范围内的审批事项,简化程序,能快则快。
在接洽重要客商、引进重大项目时,市主要领导亲自召集土地、建设、工商、环保、经贸等相关部门集中协调,现场办公。
解决好企业的问题和困难,为外来投资企业保驾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