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素质教育作业题参考答案

素质教育作业题参考答案

《素质教育》作业题参考答案作业一1. 素质教育是指:以促进所有学生共有和(特有)的精神品质和谐形成与不断提高为(目标)的整个教育活动。

2. 只要不是揠苗助长,对特殊学生实行特殊教育是(因材)施教的表现。

3. 只有激活每一位学生的(个性)潜能,才能真正促进他们自觉、深刻地(内化)知识。

4. 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

5. 国民法纪责任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国际(形象)乃至国际(竞争力)。

6. 只有在掌握现代知识面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才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7. 思维素质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通过长期、反复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过程而形成的基本稳定的精神品质。

8. 健康素质不仅能提高(人生)价值品位,而且能提高社会的和谐进步程度。

9. 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未必都有良好的(素质),但具有良好(素质)的人必具独立人格。

10. 独立人格素质作用于社会生活,又来源于社会(实践)。

11. 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开发智力。

12. 教育机会平等最(重要)的也是最高的要求是教育结果的平等。

13. 社会文化的核心包括社会(价值)体系和社会(规范)体系。

14. 政策、(法律)被称为“看得见的手”,它指引着素质教育目标的方向。

15. 成熟的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操作)和(理念)的同一性。

16. 提出着眼于素质发展的课程观,是针对当前课程观念在学生发展、学科体系和(社会需求)三者之间的某些失衡现象而言的。

17. 校本课程,指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的以学校、教师为决策主体的课程。

18. 教科书一般须经(课程审议机构)审议,由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出版,供学校采用。

19. 一个人的高素质形成,(进取心)和(自信心)是前提条件和动力源泉。

20.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情感对个体的认知过程具有组织或(瓦解)的效能。

作业二二、判断题71. 从严格的定义来讲,素质教育是指以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为关键。

(判断)?正确错误b72. 学校教学安排应充分考虑学生对知识的个性化要求。

(判断)?正确错误a73. 学校只承担向学生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的重任,无须促其对知识的深刻内化。

(判断)?正确错误b74. 激活学生个性潜能就是让学生接受和继承知识、经验或技能。

(判断)?正确错误b75. 任何素质的形成都必须建立在丰富而有价值的知识素材基础上。

(判断)?正确错误a76. 现代思维在具体思维中应当注意在归纳中融入演绎。

(判断)?正确错误a77. 道德素质即人格素质,是指一个人具有的基本稳定的独特心理和生理品质。

(判断)?正确错误a78. 精神审美是一种比科学文化、道德法纪等更远离具体事物和经济基础的社会现象。

(判断)?正确错误a79. 教育活动的直接结果是形成人的思想。

(判断)?正确错误b80. 在人的多种学习器官中,大脑是最重要的学习器官。

(判断)?正确错误a81.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结果。

(判断)?正确错误b82. 德育具有全面发展个性品德的功能,也具有促进个体智能发展的功能。

(判断)?正确错误a83. 课堂教学的素质教育目标,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随时进行调整。

(判断)?正确错误a84. 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是认知发展理论(判断)?正确错误b85. 一项教育目标常常需要借助多方面教育内容才能实现。

(判断)?正确错误a86. 提出着眼于素质发展的课程观,是针对当前课程观念在科技发展、学科体系和社会需求三者之间的某些失衡现象而言的。

(判断)?正确错误b87. 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判断)?正确错误a88. 教育可以给学生提供优秀的精神食粮,也能保证人人品德高尚。

(判断)?正确错误b89. 教育要使学生全知全能或无所不能,是明智的,也是可能的。

(判断)?正确错误b90. 有多少教育者,就可能有多少种教育模式。

(判断)?正确错误a(简答)?作业三三、(简答)?91. 什么是素质教育?(简答)?答:素质教育指:以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为基础,以促使知识深刻内化为关键,以激活每一位受教育者的个性潜能发展为核心,以促进所有学生共有的特有的精神品质和谐形成与不断提高为目标的整个教育活动。

92. 素质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什么?(简答)?答:其基本任务是坚持以人为本,使每味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各项共有素质全面形成,成为社会的合格成员,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保证学生顺畅溶入社会而不带来任何负效应,为社会健康和谐发展创造条件,为每个人顺利走向成功奠定基础。

93. 简述课程管理的任务。

(简答)?答:1、明确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2、起草有关课程文件3、审议起草的课程文件4、公布通过的课程文件5、教科书经课程审议机构审议,由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出版,供学校采用6、监督和检查7、评价课程实施结果8、作出改进课程决策。

94. 素质教育思想与以往教育思想的最大区别是什么?(简答)?答:对学生的培养,不再强调有教育一方独自完成,而主张发挥教学双方的积极性,尤其受教育者主观能动性,通过必要的教,激发学生个性潜能释放,积极主动探索研究,学会自我更新完善,从而实现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

事实上,激活每位学生个性潜能发展,使之明确自己正确的发展方向,要比教给他们任何具体知识本身更重要。

95. 素质教育的基本职能有哪些?(简答)?答:一、促进个体自然成长。

包括1、适应受教育者的天性。

2、开发受教育者的身心潜能。

二、促进个体社会化。

三、促进个性发展。

作业四名词解释:1、教育2、遗传素质3、智育4、教学二、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5分,计50分)1、()教师教育包括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两个方面。

2、()德育即是道德教育简称。

3、()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4、()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性作用。

5、()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6、()“班级授课制”不利于因材施教,必须取消。

7、()教育是“人类社会的遗传基因”,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8、()人的遗传素质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可塑性。

9、()人的本质是一切现实社会关系的总和。

10、()校长负责制的核心是校长全面负责。

三、简答(每题6分,计18分)1. 教育的基本职能是什么?2. 如何认识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3. 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答案一、名词1、教育:教育就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和人的体质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就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教育者的积极主导和受教育者的主动参与,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全面系统地影响的社会活动过程。

教育具有如下特点:专门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特点;对人的影响具有全面性与系统性;教育活动具有双边性及其相互制约性;教育作用的发挥是自觉性和强制性的结合;教育效果是现实性和未来性的统一。

2、遗传素质:遗传素质是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征,主要表现在人的机体构造、形态、感觉器官以及神经系统的特性等。

人的这些生物特性是通过遗传获得的,故称之为遗传素质。

遗传素质是个体发展的重要生物性前提,但它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3、智育: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以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武装学生,发展学生的智力。

智育是各育的认识基础。

4、教学是指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

二、判断(判断正确3分,说明理由2分)1正确。

2错误。

3正确。

4正确。

5正确。

6错误。

7正确。

8正确。

9正确。

10正确。

三、简答1、教育有三大基本职能:促进社会延续和发展的职能;加速个体身心社会化进程的职能;传递知识经验和创新知识的职能。

2、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和阶段;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的个别特点的发展。

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是人发展的内在根据之一,对遗传素质的作用不能否定。

但也不能因为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可能性,就因此夸大遗传素质的作用,把人的发展完全归因于遗传因素。

遗传决定论是错误的。

3、教育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着主导性作用。

同其他因素相比较,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教育是有明确目的的影响人发展的活动过程,它对人的发展方向起着制约作用;教育是有计划地全面系统影响人的过程,可以大大增强对人影响的效益性;教育是有特定的教育者负责组织的教育活动过程,可以使人的发展不走或少走弯路。

此外,人的遗传素质的开发要靠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培养塑造离不开教育;对环境中各种积极和消极因素的筛选利用要依赖教育;人的各种实践活动要获得成效,必须要依靠教育来培养正确的实践目的和掌握有效的实践手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