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业大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城乡规划学 0833
一、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城乡规划学科主要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高研究开发能力、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城乡规划理论研究、城乡规划与设计、城乡规划管理等领域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学制及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学习年限2.5-3年。
原则上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最长修业年限(含休学)为4学年,全日制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最长修业年限(含休学)为5学年。
三、主要研究方向
1. 城乡规划与设计理论
2. 城市设计
3. 居住区规划与设计
4. 古城与历史街区保护更新
5. 城市景观设计
6. 城乡防灾减灾规划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的基本学分要求为26学分)
五、学位论文工作的安排
1. 开题时间一般于第三学期11月-12月进行。
文献阅读量应大于40篇(中文30篇,英文10篇),研究生须与导师确定论文选题,完成5000字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会评审委员会应由3-5名具有本专业高级职称的专家组成。
开题报告会秘书应由校内具有本专业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
2. 中期检查时间一般于第五学期9-10月进行。
重点检查论文进度和质量、科研成果发表、学术活动参与、课程学习完成情况。
学生提交论文的详细提纲或论文初稿,中期考核分数占毕业论文总分的20%。
中期报告会评审专家须具有本专业高级职称,包括学生本人导师在内不少于3人组成。
中期报告会秘书应由校内具有本专业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
3. 研究生应于第六学期3月15日之前独立完成论文全稿,并经导师审阅后约请校内外两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同行专家进行盲审。
4. 第六学期4月30日-6月5日之间进行研究生论文答辩(具体时间视实际情况确定)。
研究生须在答辩一周前办理相关答辩手续并将论文送交答辩专家。
答辩委员会应由 3-5位具有高级职称的同行专家组成(学位论文作者的导师不参与答辩),答辩会秘书应由校内具有本专业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
北京工业大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六、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取得研究成果的基本要求
以第一作者(如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可视为第一作者)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篇(不含会议论文),论文第一署名单位为北京工业大学。
同时,参与导师科研项目3项以上,参与导师指定的高水平设计竞赛1项。
如果研究生申请答辩时未满足学校规定的在学期间取得研究成果的基本要求,但满足毕业条件,允许组织毕业论文答辩。
答辩通过者,可先予以毕业,但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暂不审议其学位,直至在规定期限内(毕业后一年)满足取得研究成果的基本要求后,由本人再申请学位。
七、其他说明
1. 申优论文必须以第一作者(如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可视为第一作者)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核心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篇,论文第一署名单位为北京工业大学。
同时,拟申优的毕业论文须于毕业答辩1个半月前提交,由校外2名以上(含2名)具有正高级职称的同行专家进行盲审,盲审成绩为优和良或均为优的方可参加申优答辩。
2. 本方案自2013级硕士研究生开始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