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八上历史与社会期末复习:第二单元《中世纪的欧亚国家》

部编八上历史与社会期末复习:第二单元《中世纪的欧亚国家》

把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和火药等重大发 明,印度的糖、稻米、棉花等传入欧洲。
“代数学之父”花拉子密 天文仪器 拉齐斯《医学集成》 伊本·西那《医典》 清真寺 《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
文学
阿拉伯国家发展的线索
阿拉伯的分裂→阿拉伯国家的统一→阿拉伯帝国的繁荣→阿拉伯 帝国的衰落 建立者:穆罕默德
伊斯兰教的促进作用
D
• 6、大化改新的措施中,把农民从氏族贵族的占有下解放 出来的措施是( ) A.公地公民制度 B. 班田收授法 A C.租庸调制 D. 改革统治机构
当堂练
背景
1、将信息表中的序号填入相应位置 过程、内容 影响、意义
大 化 ④ 改 ⑤ 新
时间

② ⑥


①成为天皇制中 央集权国家
①成为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 ②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 ③646年,大化改新 ④社会矛盾尖锐 ⑤皇室和改革派渴望学习中国的先进制度 ⑥编订了第一部律令法典 ⑦土地收归国有
伊斯兰教创立: 时间:7世纪初
地点: 阿拉伯半岛 创始人: 穆罕默德
伊 斯 兰 教
教义: 放弃其他信仰,只信奉唯一的真主安拉 经典:《古兰经》 教徒: 穆斯林 伊斯兰教具有其他宗教没有的特点: 政教合一 伊斯兰教教历元年: 622年,出走麦地那
阿拉伯半岛统一的特点: 与伊斯兰教创立、传播同步
位置: 西亚的阿拉伯半岛
第二单元 相继兴衰的中古欧亚国家
第一课 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最强大的是: 法兰克王国 查理曼加冕: 查理曼帝国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进入“中世纪” 三分查理曼帝国:法兰西 意大利 德意志 日耳曼人的另一支: 英吉利王国 基督教: 时间:1世纪 地点: 巴勒斯坦 教义: 耶稣是救世主,忍受苦难, 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中世纪占统治思想:基督教 文化教育: 被教会控制 基督教经典是《圣经》
中 世 纪 与 基 督 教
西欧封建制度的建立
5世纪后期,法兰克王国建立 8世纪中叶,丕平献土取得教会支持。
800年 教皇为查理加冕,查理曼帝国建立
843年 查理曼帝国分裂(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
法兰克王 国建立
丕平献土
帝国分裂
5世纪后 期
8世纪中 800年 843年 叶
西欧封建制度的建立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 西欧奴隶社会结束
日尔曼国家的兴起
法兰克王国向 查理曼帝国的转变 查理曼帝国的分裂
—— 封建制度逐渐形成
—— 法、德、意等国 逐渐形成
庄园经济特点: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庄 园 庄园里的关系: 农奴依附于庄园主 和 城 欧洲政治、贸易中心: 伦敦和巴黎 市 对外贸易繁荣的城市: 意大利威尼斯和热那亚
手工业享誉欧洲: 佛罗伦萨 保护同行手工业者利益不受侵犯: 行会
伊斯兰教关于只信仰真主安 拉,不再信仰别的神的主张,对 于打破狭隘的氏族界限,促进阿 拉伯的统一,起了重要作用。
巩固提升
• 1.穆罕默德的历史功绩在( B )
①创立伊斯兰教 ②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
③使阿拉伯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④建立了地跨三洲的大帝国
A.①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③④
2.每个国家走向统一的方式各不相同,其中阿拉伯半 岛走向统一的主要依靠是( C ) A.战争 D.外族征服 B.改革 C.创立伊斯兰教
622年
半岛的统一: 632年
麦地那—穆罕默德 (伊斯兰教纪元的开始)
阿拉伯半岛统一
阿 拉 伯 帝 国
建立: 8世纪中叶
地跨欧亚非三大洲 定都:巴格达
帝国 衰落: 10世纪,分裂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文 化 传 播 文 化 创 新
文学
数学 其他 数学 天文学 医学 建筑
翻译、传播欧洲著作
改进并传播阿拉伯数字
4.对罗马天主教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评述 不对的是( B ) A.既是宗教领袖又获得世俗权力,还控制 着思想、文化。 B.在政治生活中,教皇必须服从国王的领 导。 C.教皇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可以凌驾各国 君主之上。 D.天主教还占有大量的土地,居西欧封建 社会的中心地位。
第二课 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
• 4、下列属于大化改新内容的有( ) ① 土地属于国家,实行“班田收授法”② 承认土地私有和土 地买卖③ 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④ 强制普及初等教 育 • A、① ③ B、② ④ C、② ③ D、① ④
A
5、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很大,主要表现在( ) ①典章制度②儒学和佛教③城市建筑④服装、文字、生活风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日 本 的 大 化 改 新
646年
5世纪,大和统一日本 7世纪中期,日本社会矛盾尖锐。 日本周边国家强大 背景 日本留学生力倡改革 645年,皇室和改革派发动的宫廷政变成功
政治上: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
内容 土地收归国有,并定期分给农民 经济上: 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法律上:编订了日本第一部律令法典 推动了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积极性: 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局限性:国家分配田地的方法逐步遭到破坏, 武士阶层形成并不断壮大。
庄园物品: 绝大部分自己生产,盐和铁等需购买
1.西欧进入封建社会的时间是(B ) A.4世纪末 B.5世纪末 C.6世纪末 D.7世纪末 2.不属于由查理曼帝国分裂发展而成的国家是( B ) A.法兰西 B.英吉利王国 C.德意志 D.意大利 3. 西欧最大的封建土地所有者( C ) A.贵族 B.封建国王 C.教皇 D.农民
影响
1.模仿与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以 下能体现这一特色的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大化改新 C.奴隶制民主政治 D.种姓制度
2.古代中国光照四邻,日本的大化改新,其实是仿照( A.中国秦朝制度 B.中国汉朝制度 C.中国隋唐制度 D.中国明清制度 3.下列属于大化改新内容的是( ) ①建立天皇制封建国家 ②建立县制 ③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④农民转化为 国家公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世界三大宗教
创立 时间
佛教
公元前6 世纪
地点
创始人
作用
悉达多 统治者统治人民 古印度 乔达摩· (天竺) (释迦牟尼) 的工具
古罗马统治 基督教 1世纪 的巴勒斯坦 地区 伊斯兰 610年 阿拉伯半岛 教 (7世纪) 的麦加
相关主题